北朝纪事(474)
作者有话要说:
三娘姐妹是一开始就按着房中排行,行三行六,然后昭熙兄弟就只有自己家里排行。
呃,主要是叫大娘子……不好听。
反正红楼梦里四个春也是两府一起排,但是宝玉和贾琏又各自排行,所以……嗯嗯,大家谅解一下,元大娘实在太挑战作者君的习惯了TAT
这个时候叛乱才起,消息还没到洛阳。
古代的交通和通信情况很糟糕的…
冀州是在河北。六镇在山西和内蒙,幽州就是北京那块儿,南北朝时候还挺荒凉。平城也在山西。三娘从平城到洛阳是从山西搬到河南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194章 春游春宴
嘉颖年长,还算沉得住气,嘉媛整个人都在兴奋中,虽然远来疲惫,却怎么都睡不着。总觉得天光还早,想去找姐姐说话,想唤个婢子带路——始平王妃拨了四个婢子给她们姐妹先使着——只不知怎的,瞧到那些光鲜气派的婢子,先自怯了,也不敢使唤,自个儿提了鞋,悄没声息溜了出去。
原道姐姐住得不远,谁想出了门就晕头转向。这始平王府原是极大,明明记得有丛蔷薇开在粉垣下,不知怎的就不见了,院子里一棵两棵玉兰倒是开得好,碗大的花坠在风里,香得醉人。
不知不觉就走得偏了,这时候翻悔想回自个儿屋里,却忘了来路。
月色是极好,在脚下铺成银亮的路,嘉媛慌归慌,倒也不怕,寻思总还在府里,实在走迷了,还可以找个婢子问路,一时竟起了游园的心。初夏的花开得极多,浓如茉莉,月光也是香的。
面前忽又阔了,是——不,不是海,是湖,湖面波光粼粼,月光也粼粼,湖上有桥,曲折雅致,在月色里宛然如白玉。虽短短不过十余步,风也宜人,月也宜人,桥那边是竹林,潇潇生寒。
下了桥还有些依依不舍,瞧着左右无人,一时生了趣,蹲身坐在岸边,去了鞋袜,伸双足浸于水中,水凉,有小的鱼游来游去,咬得脚底痒痒的。
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啊,她想。
正惬意时候,忽有脚步声近来,嘉媛心里一喜:正好问路。忙着就要起身,却听得一个清脆的声音笑道:“……也是平城来的!”“平城”两个字让嘉媛住了脚,不自觉往阴影里藏了藏。
“那怎么能比,三姑娘是正儿八经的主子。”另一人笑道。
前头那人偏爱抬杠:“怎么能这么说,要没有平城的大娘子、二娘子、四娘子、五娘子,咱们家这两位,怎么就行三、行六了呢,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这话让嘉媛心里慰贴不少。
要说这回上京,投奔十余年从未见过面、也没有过往来的伯父,他们兄妹三人不忐忑是不可能的,要是伯父不纳,或者根本不认……他们该怎么办呢,平城的房子已经卖了,已经没有退路了。
只是兄长做了这个决定,她和姐姐做妹子的,原本就没有说话的余地。
从前在平城也听说过洛阳的贵人如何讲究,也隐约听说过始平王,那时候并不知道竟是自己的伯父——她也不明白这样一门贵亲,为什么却被父亲瞒得这样紧,一直到父亲过世。
总是老辈手里的恩怨,嘉媛这样寻思过,她相信姐姐也猜过,但是都没有出口,就像是一说破,就会带来多大不幸似的。哥哥是知道的,但是哥哥哪里肯跟她们多话。嫂子也不好问,闷在心里头,可有些日子了。
她今儿看王妃的样子,猜想她也不知道。后来来的堂兄、堂姐和堂妹,也不像是知道的样子,难不成就只有伯父和父亲——最多加上哥哥——知道?
但是既然伯父家这两个姐妹能够行三、行六,说明伯父还是惦记着自家的。不然,满可以关起门来只论自家排行。
这思忖间,又听两个婢子嘀咕道:“这两位娘子可没三姑娘气派!”
“那是你没见过三姑娘刚来时候的情形——要不是有贺兰……”
“作死!”
前头那位吐了吐舌头,左右观望片刻,方才把话说下去:“……如今连翘姐姐是有福了,就是薄荷都越不过她去,赶明儿要跟着三姑娘去李家了,我们还说要凑点份子摆上几桌贺上一贺呢。”
“这你又傻了,人家出阁是去婆家过活,咱们三姑娘是公主,公主开府,是驸马上公主府来,不是三姑娘去李家……”
两个人说说笑笑,渐渐就走远了,嘉媛还在树下没敢起身——要早起身倒好,到她们提到“贺兰”就不合适了,听口气那像是王府里的禁忌,和三姐有关,她要是撞破了,可不见得有好果子吃。
这点事她还懂。
原来三姐封了公主,许了李家郎,总不会是小门小户。想是赵郡李氏?她从前也在平城吗?嘉媛零零碎碎拼起这些消息,也不知道是羡慕更多,还是疑惑更多。洛阳这么好,她想,为什么祖辈要留在平城呢,要当年她父亲也像伯父一样来了洛阳,会不会眼下被封作公主的就是她们姐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