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纪事(257)

作者:绿梅枇杷 阅读记录

鲜红,有隐隐的腥味,皇帝虽然没有杀过人,也一直秉承君子远庖厨的传统,但是他见过血。

神不知鬼不觉,绣衣的背后,一个血染的“厉”字,鲜红到近乎狰狞。

作者有话要说:

北朝(一直到隋唐)大婚的时候,新郎新娘是红男绿女,并不像后来都穿红。

上次看到唐书,太平公主成亲和生娃都有大赦,所以皇家碰到喜事儿,大伙儿是挺跟着乐的。

第139章 谣言智者

帝后大婚,是何等重大,皇帝就不相信,陆靖华穿上绣衣之前陆家没有反复检查过。但是他也无法相信,从陆家到皇宫这一路,能有人做这样的手脚而不被察觉。

如果有,只能说神乎其技——这样的手段,便是轻入三军之中,取他项上头颅,也易如反掌,何必在妇人身上使这种不入流的手段?

如果不是人……皇帝静静地想,如果不是人呢?

辗转整夜。起初是不能入睡,后来是从一个梦里跳进另一个梦里,每个梦里都出现父亲的面孔。皇帝其实记不得他的父亲长什么样子,这是他过世的第九年,他过世的时候,他才六岁。

一个人对于六岁以前,很难有太清晰的记忆,所以对皇帝来说,父亲的面孔从来都是模糊的,宫廷画师也并不能复原他的眉目,他记忆里就只是一个男子弯腰牵着他。那手是暖的,只是过了这么多年,慢慢也就冷掉了。

然而昨晚,他不断地看见他。他知道是他,他看见他忧心忡忡的眉宇,不断张合的嘴,却怎么也听不清他在说什么。那大概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担忧,也是一个君主,对于江山传承的焦虑。

他的江山,不会在他的手上失去……皇帝在心里对父亲许诺。

大婚后的第一个早上,皇帝没有按惯例带皇后去见他的母亲,而是早早就回了式乾殿。

……

会被皇帝召见,在萧阮意料之中。皇帝信不过他的母亲,总要召人来商量。他身边亲近的人,其实并不太多。如果不是谢云然出事与陆皇后有关,皇后第一个召见的,应该是谢祭酒才对。

毕竟是帝师。但是如今这情形,萧阮微微一笑,谢礼的话,皇帝也未必会信。

这于他,是极好的机缘。从大婚上出现意外开始,萧阮就已经在考虑对策。这件事于他有利无害,他只是和太后一样,在琢磨怎样才能攫取最大的利益——利益于他,比对太后更为紧要。

保住陆家的皇后,萧阮跟在小黄门身后,步入式乾殿的时候默默地想,要怎样,才能最大化得到陆家的感激呢?

对于皇后绣衣上的血字,萧阮并没有皇帝那么多的纠结,他不信鬼神。这世上没有得到过鬼神庇佑的人,都很难有这个信仰。他相信所有的事都是人为,或者命运的驱使。而命运,也是人的一部分。

厉,那并不是一个好字,何况以这样狰狞的面目,出现在这样一个不该出现的场合。

萧阮虽然不能肯定谁是幕后黑手,也并非全无头绪——这样的意外,如果不是针对皇帝,就是针对陆家,要不,就是针对陆皇后本人。如果针对的是皇帝,那个人也许是姚太后,也许是宗室,比如……新近回京的咸阳王。

如果针对的是陆家,倒有可能是他亲爱的皇叔的手笔。毕竟陆家在边境上,一度让他非常恼火。他的皇叔,虽然表面儒雅如君子,其实骨子里就像是大多数野心勃勃的人一样,他的野心,不仅对于皇帝这个位置,也对于他治下的疆土。如果真是这样,那意味着……他有麻烦了。

但是,他也有机会了。

至于陆皇后……虽然是当事人,针对她的可能性反而最低。一个闺中女子而已,有什么要紧,能引来这样大的手笔抹黑。最大的嫌疑,无非就是谢家。但是谢家没有这么蠢——谢云然的事情过去才多久。

倒是姚太后,姚太后嫌疑一直不小。毕竟,她是最大的获益者……皇帝也会这么想。

皇帝问:“……你怎么看?”

他虽然召了萧阮进宫,其实在私心里他并不相信能从他口中得到什么,之前他召进宫的那些臣子,已经给了他很好的示范——他们退一步,恭恭敬敬地回答他:“那不是为人臣子该过问的事。”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但是他知道,只要一转身,一出宫,今儿母亲就会收到一大摞的奏折,根据他们揣摩到的风向,揣测中的他母亲的心思,决定奏折的内容,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劝他废后,或者是攻击陆家失礼。

也许还有更糟糕的……他的这些大臣,连他都摸不到他们的下限。

何况萧阮并不是他的臣子,皇帝心知肚明,他客居洛阳为的是什么,他这么多年来,与彭城长公主,与他,与他的母亲,与燕朝上下,宗室权贵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为的是什么。他做的每件事,看起来都这样完美……他怎么舍得戳破这张完美的面具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