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祖宗年方八岁(科举)(51)

作者:王廿七 阅读记录

“真的!”柳氏握着林毓秀冰凉的手道:“听说大哥如此争气,连长民都说要好好读书了,秀儿,林家只会越来越好。”

正是时,林砚端了个大托盘来到房中,是中午的薄饼和馅材,元祥在锅里蒸的热腾腾的,又重新熬了粥,捞了两颗腌好的咸鸭蛋对切开,蛋黄金黄冒油。

二婶见他跌跌撞撞的,忙接过来,搁在小几上。

林砚笑道:“姑母,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是啊,今日是端午节呢。”二婶笑了,又从袖中摸出一条五色绳来,系在毓秀的皓腕,口中念道:“趋吉避凶,四季安康!”

----------------------

可惜世间诸事,不是拜一拜鬼神,祭一祭祖宗就能灵验的。

周家咽不下儿子被打的这口气,上门追要逃妇和逃奴,逃妇指的是林毓秀,逃奴指的自然是孟姨娘。

林家人自然不会放人,林毓秀也不可能放孟姨娘回去。

周家又是一纸诉状将林毓秀告到县衙。

周璠夫妇这个行径,倒也在林砚的意料之中,他只耻笑周兆平窝囊,敢做不敢认的瞒着家里,哪怕事迹败落自己要跟着倒霉,也懦弱的不敢担事。

真是烂泥糊不上墙!

牛马蛇神皆有道,林砚也有。南记商号热热闹闹的开着,合规合法的贩卖着朝廷专售的食盐、生丝、茶叶,县衙上下多少人拿着好处,打点几个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此案一接下来,王知县便觉得稀奇,妻妾同殴丈夫,太有画面感了……

恰在此时,孟师爷将一本书递了进来。

王知县一看,新缝的书皮上赫然写着四个字——河工管见,他心中不由一震,那日还当林砚是婉言推辞,今日还真将它送来了。

王知县痴迷经世致用之学,可天下读书人都以研读四书五经为首要,其余学问一概引为“杂学”,能看到林庭鹤亲身编撰的“治水攻略”殊为难得。

孟师爷又道:“这小娃着实有趣,他跟我说,将祖先原稿带来,不如让家中长辈将此书抄一遍赠与堂尊。”

王知县感叹一句:“你说,这娃娃如此聪慧练达,父母是怎样教导的?”

在他的后宅也有同样大的儿子,还在逗狗撵鸡捉蛐蛐儿,天天想着逃学呢。孟师爷捻须笑笑:“我只听闻他年幼丧母,是被父亲拉扯大的,哦对了,他还有个姑母,这林氏知书达理、温良恭俭,嫁的是城南周家,林砚这般通透,八成也是受到姑母的影响。”

王知县完全不明白孟师爷为什么要跟他提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忽又觉得林氏、周家有些耳熟,便去窗边的书案上找到那张诉状,问道:“林氏的丈夫可是叫周兆平?”

孟师爷故作不确定:“大抵是吧。”

王知县遂将状纸递给孟师爷看。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林砚薅着孟师爷念叨了足有百遍,早快背下来了,可他还得装作第一次见,沉吟道:“妻妾同殴丈夫……不多见呀。”

王知县笑道:“岂止是不多见,我遍读本朝诸多案件,连个引例而决的参照都没有。”

孟师爷道:“事出反常必有蹊跷,东翁,此案还当慎之又慎。”

“怎么说?”王知县捏着眉心靠在椅子上。

“一般来说,这种奇谲的案子,都要在三堂预审后,再行公开宣判。”孟师爷道。

“夫妻打架也算奇谲?又没牵涉通奸人命,还需要预审?”王知县不以为意道:“先生过于谨慎了吧。”

“东翁身为一县之尊,有教化百姓的职责,万一其中另有隐情,直接在大堂公审,怕会有伤风化。”孟师爷又道:“如果果真是寻常夫妻打架,能够息讼是最好的,毕竟林家对县里贡献不小……”

“先生,”王知县提醒道,“一桩归一桩,岂能拿公案还人情?”

孟师爷自知“用力过猛”,忙躬身道:“县尊教训的是。”

孟师爷退下了,王知县却看着那本《河工管见》陷入思考,林砚小小年纪,便知道“以钳和之,以意宜之”,他不敢想象这孩子日后会走到哪一步,何况他的父亲林长济本就是前途无量的。

须知这世上的事,难不过投其所好和拿人手短。

王知县心想,毕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案子,打丈夫的女人多了,闹上公堂来的才有几个,这样的案子送进省里,反显得他无能。

索性出面做个调停,送个顺水人情给林家。

第29章 、和离

知县亲自出面, 周家纵有再大的谱也会收敛一二。

周兆平被叫到县衙,同来的还有林长济陪着的林毓秀、孟姨娘。

王知县劝说道:“夫妻之道,合则聚不合则散, 有必要将状纸递到公堂上来吗?林氏、孟氏, 你们出于什么原因将夫家打成这副模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