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霍当我爹,汉武帝追悔莫及/迷人的老祖宗都是我爹(汉)+番外(269)
霍光沉默了。
事实上,他跟忧儿之间才是最不需要演的,主要是为了演给陛下您。
君臣二人进了殿中,又说起旁的事情,相谈甚欢。
应和着屋外雨声风声,似乎从未为何事忧心过一般。
……
季夏之间,黄河水最易决堤泛滥。
大农令郑当时被刘彻派去河南郡亲自瞧了一趟,回到长安城,已经是月余之后。
治黄是大事儿,丝毫耽误不得。郑当时当即便入了未央宫,将黄河决堤,百姓流离失所之事汇报给了刘彻。
末了,加上一句:“陛下,您看怎么着?”
刘彻恨不得一竹简敲他脑门上,给他开开瓢,看看这人到底有没有脑子能不能思考。
郑当时好歹也是九卿之一,可这个大农令做的却是人云亦云,没什么自己的观点,向来是君上指哪他就往哪头倒。
刘彻也是图用着顺手,才调他做了大农令。
这几年,靠着卫无忧的诸多小发明,郑当时兢兢业业实行,竟也做了不少事儿。
可是这回黄河泛滥,刘彻把他独自派出去,这人就歇菜了。
他虽然摸得清治黄的门路,却不懂黄河口上的官场才是真的贪腐之地,得在这帮地头蛇不成文的规矩里找到漏洞,追回府库银钱、赈灾粮、治黄的用材等之后,才有真正去“治黄”的机会。
刘彻头疼,挥挥手道:“你先回去,将查到的一一写成奏章递上来,朕另寻他人。”
郑当时有些羞愧,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拱手退下去。
要治河,先治人。
刘彻琢磨了几日,瞅准了霍光。
别的不清楚,这小子弄人确实有一手,连他这个皇帝都不得不承认。
……
秋老虎的威力并不比夏热要少。
正巧逢上休沐,猪猪陛下打听到了卫无忧和霍光都在庄子上,说是忙着收麦子。
自打上回试探完卫无忧,与霍光密谈之后,刘彻就再没见过无忧了。
他也
说不好自己什么时候又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便暂时减少了与这小子见面的频率,想着忙起朝政来,心也就静下来了。
这回正好是个机会,刘彻决定去瞧瞧。
刘小据听说是秋收,一脸跃跃欲试,拿渴望的眼神示意他父皇。
刘彻自己也没收过麦子,索性答应了,皇家父子轻装上阵,换了身利落的短衫,便出发去了京郊。
庄内,气氛热闹极了。
从夏收到秋收,在小农经济下,自然就是百姓们最欢喜和盼望的事情了。
操劳了半年的成果终于在这一时段得到检验,若有比去年更为富余的屯粮,能叫农家们欢欣许多日子。
刘彻的玉辂停在庄外,父子下了车,径直往西边田埂间寻去。
果不其然,卫无忧正挽了袖子,在树下教着庄户们使用一种新型收麦子的工具。
这东西长相很奇怪,它用一个长长的右木把手,链接起一个大竹编筐,另外的左把手则用细绳连结在长刃片刀的竹筐侧。
这两个木把手,卫无忧称之为“钐子”;
而整个工具,则被后世的关中、山西等地农民称为“钐镰”。
这是一种使用了上千年的割麦工具,比起镰刀效率高出不少,直到后世,在许多现代农业割麦机无法工作的地方,还有农民使用着这种农具。
卫小四觉得它制作简单,上手虽然有些慢,但只要学会了,便能体会到大片大片收麦子的快乐。
小萝卜丁耐心演示讲解着:“你们看,使用时,只需要将这个钐子放在身体右侧,右手握纯把手的一边,左手拉绳那一侧,用力向左一抡……”
萝卜丁劲儿太小,压根没能挥舞起这个相对于他来说的庞然大物。
众人善意笑着:“小公子,我们能听明白,您不用费劲,伤着手了可咋整。”
卫小四不好意思笑着:“那大家就意会一下,反正这个东西一抡,靠着惯性那股力,就能让钐子呈弧线将一片麦子割下,然后都给倒在竹筐里。这时候,咱们把钐子反方向往身体左侧抡,抡到空地上停住,割下的麦子倾倒在地上,再割下一轮。”
他讲的很细致,农户们完全都能听的懂,一个个领了新发下来的钐镰,便
开始慢慢试探着在田间做活起来。
初时,他们还觉得有些难。可是农户们力气大,耐力又足,常年泡在田埂上,叫他们对农具的适应性都变得很强。
没一会儿,许多农户就摸到了窍门,兴高采烈互相分享着,加快了速度。
刘彻默默围观了一会儿,见霍光与南风发现了他,还特意比了个手势,叫他们噤声不要打扰。
卫小四自然是最后一个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