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小画眉[古穿今](186)
如今他的心腹昏迷不醒,他的权势摇摇欲坠。
他周旋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有时必不可免的要做戏,做坏人。甚至想方设法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坏人,更像日本人的同谋伙伴,他的名声没了,他时而被人夸赞,时而遭人唾弃。在这些人口里如神佛救世,在那些人眼里肮脏龌龊。或许数十百年后,历史上记载的沈琛只是个虚伪胆小、与日本人狼狈为奸的人。
他不在乎。
都无所谓。
他又没有求过名利富贵,又没有想过扬名立万。
从头到尾他只是要活,活下去,后来才想留住一个沈音之。
为什么非要弄成这样呢?
他究竟做了什么才要受到这个程度报应呢?
难道是真的天生命不好?
难道他不配活着,本应该在五岁那年死掉,让更为优秀、受人喜爱的兄长陆致活下来么?
沈琛找不到答案,没有人供他发火,质问,遑论倾诉。
所有情绪堵在身体里,发馊,腐烂,散发出浓浓的恶臭味。
绝望犹如一堵墙,曾经短暂地挪开,慢慢的沉沉的又压回来。
他关着门,不开灯,不准任何人进来。
三天。
病房里三个人。
活着的,死了的,昏迷的。
有人信誓旦旦的声称听到哭声,有人听到低如咒语的喃喃。
听到悲伤,痛苦,不舍,绝望。
不过没人听到,静静的沉默的崩溃,以及死亡。
那是没有丝毫声响的,世界破碎犹如玻璃渣,划过眉梢眼角,割裂皮肤,戳进五脏六腑里。
有人担心他杀人,有人担心他自杀,还有人担心他发疯。
但沈琛什么都没做。
只是坐着。
安安稳稳地坐着,脊背笔直,姿态漂亮。
眼看着沈音之身体冰凉,指节僵硬,皮肤泛白发青,最后涌上漆黑。
眼皮缓慢地起,缓慢地落。
三天之后走出病房,他决定复活沈音之,不惜代价。
并且决定,从今往后都要死死锁着她,再也不让她离开半步。
不准她再去任何危险的地方。
至死方休。
第61章 苏醒
想复活死人,正统的医生大夫自然不管用
必须得走歪门邪道。
所谓世外高人,灵庙高僧,修行道士,以及坑蒙拐骗无所不能的江湖混混,沈琛一个都没放过。
要说这世道动荡有千不好万不好,独独好在绝大多数人食不果腹,自我者迫切希望得到庇护,忘我者不忍家国子民饱受压迫。
而大名鼎鼎的沈七爷没有家。
没有爹娘没有兄弟姐妹,连子女心腹都没有,只有手里大把花不出去的钱,似乎在日本人面前颇有面子。
这简直是块唐僧肉,新鲜,保值。
因此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足足三天时间,七十二小时,奇人异士纷纷找上门来,沈琛几乎不曾合眼,共见了三五十个。
得知他要救活一个死透了的沈音之。
有人震惊难以置信,有人当场甩袖离去;
有人摇头叹气奉劝清醒,有人抓耳挠腮地翻书刨邪方,更有叽里呱啦摆阵贴符,天灵灵地灵灵的咒语念上几十遍。
没用。
通通无用。
别说复活,他们连弄醒周笙都做不到。
沈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阴冷,一心扑在死去的沈音之身上。
什么国家存亡,什么民族大义,不管了。
左右他已死不死,活不活的。连自己的进食休息都不记得,何况城郊日日发放粮食、救济难民的事?
忘了吧。
全忘了。
直到隔天傍晚,一位达到忘我境界的高僧走进沈公馆,告诉他,自己庙中有位师叔,似是长生不老之躯,年岁过百仍然保存着壮年的模样。
“师叔精通医学药理,钻研命理,佛法造诣很高,只不过破戒杀生食肉,我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被逐出师门,独自修行去了。”
高僧白发苍苍,九十多岁的模样。
他愿意说出师叔的下落,条件是继续发放粥粮救济难民。
沈琛答应了。
当天上山找人。
暮色苍茫之下只见山腰一件破木屋,灰烟缕缕升至长空,一个老头坐在门前烤鸟儿
白头发白胡子,看着比高僧还年轻个十把岁。
侧面对着他,双眼紧盯手里反面的麻雀,缓缓道:“孤寡老头,没儿没女没媳妇,屋里没有藏特务,你尽管搜,别打翻我的碗就行。”
“我找人。”沈琛登上最后一级台阶。
“找谁?”
“本真和尚。”
老人下意识摸了摸头,镇定地眯起眼睛看他一眼,“您就是沈先生?”
不及回答,他直截了当道:“人死七日当入土为安,不该上我这来,沈先生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