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崽成长计划(299)
“你啊,就是年纪太小,不知事儿。这些知青的心本来就不在大队上,当初来的时候,穿的体体面面,又是读过书的,根本看不上我们这些村姑庄稼汉。后来,年纪大了,才不得不和村里人结婚。要是真回去了,怎么可能回来?”
“陶老师肯定不会,还有蒋老师。”朱福星说道。
朱老太太看着这两个单纯的孙子,摇摇头,那可是大城市,还是大学,里面男男女女的,想想就不成样子。
“但是他们这样拦着也不行的吧?就算去考,也就最近两年来的知青和老师们有希望,其他人,两三年没读书,怕是忘得差不多了。”小生觉得这事儿不好办。
“你管他们做什么?回去吃饭。”朱老太太招呼几个孩子回屋。
小生看了眼外面,其实奶奶说的也有道理,外面的诱惑太大,一般人很难抵抗。
说起来,知青下乡的政策可还没取消,高中的时候他也要下乡?
随即摇头,他现在不就在乡下嘛,庸人自扰、庸人自扰!
第120章 农子小生22
◎朱家弄村日常。◎
高考恢复后, 知青们踊跃报名,复习课本,参加高考, 可惜, 大部分知青已经把知识忘得差不多了, 只有极少数的知青, 得以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两年后,国家决定不再搞上山下乡, 以前下乡的知青,可以返回自己的故乡城市。
这样一来,各个大队又乱了一阵, 城市也是这般, 它们要迎接消化大批知青, 但现在一下子也没有这么多岗位,但总要经历这些的。
此时, 小生刚刚高二,明年,他们就能参加高考了。
桂浦镇没有高中, 小生他们是在岑县上的高中。岑县现在有三个高中,小生和兰花的成绩最好, 上的是岑县高级中学。
朱福星他们去了另一所稍微差些的高中, 朱福运本来是想上中专的,在高中能考大学后,中专的分数线下来了一点,他勉强能上, 但那是大学, 他不想放弃。
在一年多前, 大队什么的取消了,包干到户,交了农业税后,剩下的都是自家的,拿到的钱比以前多多了,足够供几个孩子读书上学。
至于大学,听考上大学的知青说,大学不用出学费,还有钱拿,而且孩子都考上大学了,砸锅卖铁也得让他上啊。
这是所有孩子家长的心声,至于老太太,咳,她勉强同意。
小生他们等在岑县前往朱家弄村的大路上,等下村里大人们会赶着牛车过来接他们。
朱家弄村在县城读书的学生都是这么回去的,这也是几户人家商量好的,一家接一次。要是让孩子们靠两条腿走回家,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去了。
“车来了,我们快过去,成阳叔,这儿!”小生背着书包,先跟哥哥姐姐说了一声,随后朝牛车挥手。
“哥,你等等我。”朱福星拉着小生,他带的东西多,这时候收拾起来,有些麻烦。
“就算是农忙,放半个月长假,你也不至于拿这么多东西呀。”小生和朱福运帮着他拿,朱福才帮着兰花拿。
朱福星嫌弃地看了一眼五哥的包,不用猜,里面都是书本。二哥的也简单,就几身衣裳。
“毯子、枕头什么的,你们都不换洗吗?”
“我在学校已经洗好晒干净了,可不用像你这样,还带回家让婶婶洗。”
“……哥,你还是不是男人?居然洗衣服。”
“洗衣服怎么了?总比你一条短裤穿五天强。”小生默默远离这个弟弟。
“哥,你这就过分了,我又不臭。”朱福星闻了闻自己。
小生坐在牛车上,直接问道:“你上不上?不上我们走了。”
“我这不就来了嘛!”朱福星笑着说。
几人回到朱家弄村,遭到了村里所有人的欢迎,这可是他们朱家弄的高中生,以后说不定能上大学呢。
随着高考的恢复,读书在百姓的眼中又变得重要了。
-
回到家里,小生几人舒坦地喝了口水,松松筋骨,牛车是快,但也晃,但他们现在的条件,有牛车坐就不错了,拖拉机什么的想都别想。
至于自行车,现在的自行车还是这么贵,而且自行车只能带一个人,他们家在县城上学的有六个。
除了小生五个,去年,朱福贵终于考上了一所高中,虽然现在能高考了,但招生指标就在这,不管大学还是中专,只要能进,那就是一件大喜事。
为了这,朱老太太还来劝过小生和兰花一次,他们成绩好,完全可以报个中专,少读两年书,毕业后能多赚几年钱。
当然,两人都没听,依然报了高中。
自从去了县城的高中后,朱福贵放飞自我了,很少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一个月能回来一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