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红楼西楼录(56)

作者:借瓷 阅读记录

两家便在初雪前将婚姻行了,各人都为其添了妆,更是贾母愧其出嫁匆忙,助添妆奁数抬,并邢夫人给的,竟叫迎春平白得了许多嫁资,倒是为其添上不少筹码来。

出嫁当日,那些个妆奁并江家先前给定的聘礼也都作了迎春的嫁妆,一齐抬到江家家里去,嫁娶的鼓乐方出贾家家门,原守在宝玉身侧的袭人便急急叫人来报送完亲的众人,正是宝玉醒了!

说着宝玉是个命里带福的,况且是个天上侍者转世,还有块石头要同他看热闹,断然是轻易死不了的。

那贾宝玉挣扎着从一片昏暗间醒过来了,只觉耳边一片大嚷,擂鼓也似敲门,吆吆喝喝的不知发生什么事情来,当下宝玉焦焦躁躁,心中左右烦躁缭乱,偏生没个计谋,只得睁开一双眼来,要叫人将喧嚷的都赶将出去。

也是袭人细心,若非她片刻不离瞧着宝玉,哪里来得人瞧见宝玉醒来之态?贾宝玉自以为是伶伶俐俐睁开一双招子,口中大声呼叫,但在他人看来无非是眼睛眯开些许,喉间不知发出些什么声音。当下袭人叫人去报过前厅送亲的人了,连忙倒来一杯温水,伏侍着宝玉饮下了。

宝玉自还恍惚呢,半点不记得先前之事,只以为是午后在家中睡了一觉,现今才醒过来。他喝了水,要叫袭人去再倒一杯来,哪知手脚并嘴一处都动不得,当是时才雷劈似的思起原先之事,身上各处的阵痛才开闸似的尽数朝他涌来,叫他一霎生不如死,生生又痛晕过去。

且说他再醒来时已是此日晚间,此时床边倒不只袭人一个了,贾母同王夫人各都在一侧坐着,便是贾政也闷闷坐在一旁,不知晓做些什么。宝玉怏怏睁开眼来,叫众人看见了,急急给他喂水喂药处处忙乱好不热闹,惊转了半刻钟,宝玉才从喉间挤出些嘶哑的字词,问道打他者谁?

一语间叫场中七嘴八舌之声都噤了,瞧见他脸色苍白来,才是王夫人哭咽着骂那个打他的男人。

原来那人家中也是个做官的,亲姐是朝中三品大员之妾,他仗着家中权势,偏又躲过了前些日子皇帝清洗太上皇势力之事,成了着京城中新兴的几号纨绔子弟,打人偏还都有计较,见到权势比他高的便谄媚逢迎,家中比不过他的便轻则羞辱重则毒打,偏偏那日叫宝玉撞上他,他打听过宝玉无非是个落魄子弟,当即下了毒手,无非留着他一条命不至于摊上人命官司。

偏偏贾家权势都还被一连根地拔起了,家中更没一个可支撑的,告上官府来,还不知晓究竟是谁人吃亏呢。那男子也是不怕,打人几日后还送来药材,言外之意叫痴儿都是知晓的。

宝玉闻言,气得将将要厥过去,单靠袭人掐其人中令其清醒起来。

这时才听得一直默不作声的贾政开口道:“故而先前我说过了,叫你用功读书,但凡你身上背个功名,难道还似现今被人当作白丁一般欺辱吗?”话语中自不免是往日说道腻烦的话,偏偏还较从前多了郁郁不得志的哀怨。

当下,宝玉再抬头看去,眼见着围着他的人各个面上写满悲哀,切切看着他,口中虽不说话,但腹中叽叽喳喳的无非纠缠个权势仕途,叫他头晕眼花。

模模糊糊间才听到一句“连迎春都为你嫁出去了”,宝玉还是迷迷糊糊,问道:“什么?”才有人再复述一番。

宝玉果然眼前一黑,昏了过去,谁知今日醒来叫他愤懑这的那些个鼓乐,正是迎春出嫁之喜乐。他脑子里头倒是悲哀般清楚了,在这世上没有权势,到哪里都活不成。

眼见他昏过去,众人不及寻出是谁回的话,相互间埋怨指摘还未说出,便有贾珍屋子里的人来报,贾珍死了!

来报之人正是说怕珍老爷是今儿个白日里头便去的,偏生他院子里人照看不周,现今才叫人发觉了。语罢,只见众人都似冰水浇头,悚惧起来,只怕正是当日迎春一出门,贾珍便去了,而宝玉正醒。


作者有话要说:

1.31更新

感谢在2023-01-31 02:35:35~2023-01-31 21:36: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赵某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3章 第三十一章过元宵悟空依诏出京,过扬州黛玉游灵隐寺(上)

且说原先是个富贵公子家的贾宝玉一朝落魄,挨了现今京城里头一个纨绔好一顿毒打之后,好似醒悟了一般,到底卧病于床榻上也思量起读书之事。此举叫家中长辈瞧见了,也不似前边悬悬望着,多取纵容之意,倒亲叫宝玉到祀堂里起誓,来日定要一举登科,重耀门楣。

原先贾府中专心读书的本只有贾兰一个,贾蓉同贾宝玉多是晃晃悠悠过去的,且贾珍病后,贾蓉更是没得拘束,一任地糊涂生活。谁知现今贾宝玉要起来了,家中更将那些个金银资助过去,手里头没子女的还好,像李纨这般辛苦拉扯着独子长成的心中却不免泛起了嘀咕。

都说是小儿子大孙子,当日她嫁进贾家之时,诞下贾兰后也不见其子如何受宠,夫君还被公爹以读书为名生生逼死了,现今她专心要将儿子扶起来的,哪知小叔子却还要将那点子有定量的读书的金银也分过去了,再是淑静之人也心中不忿。

果然,当日贾政派人来要取贾珠先前遗下来的文章笔记时,李纨只说着那些个纸张她触目伤怀,早在年年贾珠忌日之时都烧干净了,屋中遗下的只剩贾兰手中那几本在读的书文。

此话一出,叫众人都讪讪然不知如何回复,她倘不提贾兰手中且有遗书还好,只此话一出,便好似痛责众人是要将贾兰亲父所遗也要一并夺取,半点儿不管其死活。

何况贾兰与其母亲近非常,事无大小,有关李纨的他便是都要探听清楚的,不出半日便知晓贾政那边来人欲夺其物,少年心性,不觉大怒起来,当着一种奴仆的面便骂道:

“吾母命途多舛,吾早年丧父,幸有母亲拉扯长大,现今一针一线但凡是合身舒适的,哪样不自吾母嫁妆中出来,只余下几本破书是公中给的,我也不理那些个遗物不遗物的道理,尽数还你你家便是了!”

说罢,大步从屋中取出那几本贾珠留下的科举用书,厉声叫人给贾政送去。

贾政等人本依着孝道,要取亡子之物用来,现今被此一闹,有理也变无理来。如此,公中倒是不削减原先配给贾兰以资读书的金银,只另外开了一份给贾宝玉,那些个课考功课也只从外头再买,另外延请一位先生教导贾宝玉,半点儿也不去寻摸李纨贾兰二人了。

转眼已是二月,当年正有童试,贾兰同贾宝玉便都下场去考,纵使贾宝玉如何敏慧异常,过目成诵,到底不是个从小打下的功课,走了一番过场,没说得了如何成绩,反倒被连日来的凝神动笔惹得未好全的身子又病一场。

也是贾府中人大多好大喜功,贾政更是望子成龙,长日间被王夫人等鼓吹着,倒也蒙蔽看不出宝玉是个如何水准来。

倒是贾兰一举过了童试,一家里边竟生出两中截然不懂的喜悲之事。

话分两头,且说另一边的黛玉悟空二人。先时已知晓了除去四王八公等诸多太上皇党后,皇帝太子二人便疑心悟空,但到底陷害计谋不成,叫他干干净净从贾薛王三家之事中剥离出来,便只好借着太上皇的名头,将他送出京城去。

悟空懒得搭理他们这些个花花肠子,有道是一力降十会,便是皇帝老儿要赶尽杀绝,他也自由一番能力叫这方小世界都变了天,便干干脆脆找皇帝要去出京去西南的通行,并得了黄金万两以做路酬薪资。

偏皇帝见其爽快应下,心中倒是难得升起几分愧疚来,情知悟空在京中只挂念一个黛玉,遂许他可随人一路游玩到西南,便是在举国之中四处游山玩水也是可以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