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红楼西楼录(31)

作者:借瓷 阅读记录

其间眷眷关心之意,悟空自然读得,便笑起来,道:“妹妹愿让我亲近,哪里还有什么拘束的,亲友亲缘你若欣喜,我便欣喜了。”

黛玉在其怀中,感知他笑得胸腔之中皆是又稳又安定的震颤之感,将头抬起,也一同笑了起来。果真,自个儿一声之幸最大不过遇到这么一个不讲常理的妖怪。

两人哭哭笑笑这么好一会儿,外间天都晕染成浓墨色,悟空帮黛玉将眼睛敷了,又上了从太子那薅来的消肿要高,才辞别黛玉回了隔壁的王府,暗喜今日黛玉又将其进一步纳入心中,嚣张翻墙时险些被林府巡夜的家仆看见,很是一番危机。

过些时日,秦可卿便出殡了,因着昔日情谊,黛玉到底同宝钗一块儿跟着凤姐出殡。此时才知晓当日秦可卿亡故时宝玉竟也呕出好大一口血来,虽奇两人何来的关系,到底感他情真意切,劝慰几句叫他莫要过于感伤。

那日官客送殡的,不乏达官显贵的诸位夫人,四王八公勋贵众人亦设路祭为可卿送行,一路浩浩荡荡自北而南绵延数地,极尽奢华之意。叫黛玉看见了也觉沉闷,自道生前困囿于□□宅院而不得善终,死后纵使有得千万豪华送葬,于生前种种悲痛皆是全无意义的。叹息之余,只剩无可奈何。

但见诸事有条不紊,人都入了铁槛寺,凤姐一一张罗里面的堂客,面上皆是沉稳端庄,又处处不失礼仪,叫钗黛两人看在眼中,相互对视一眼,皆道凤姐难得是个脂粉里的英雄,又是主动站起的要来的主事权,能将处处皆不落下,此等难得心性属实叫人折服。

待宾客都按照次序散了,只剩下几个至亲要等做过三日安灵道场才去。那时薛姨妈带着薛宝钗便要告别。

黛玉自然有林如海派人在外头接她,因着此刻不过晌午,黛玉前些日子偶感风寒,饭后便舟车劳顿必叫她胸中烦闷发呕,凤姐便将其留下,叫她小憩片刻待心气都顺了再行归家,黛玉也便跟着凤姐目送王夫人邢夫人她们回城。

第36章 秦可卿销香魂引愁思,王熙凤初惊醒生警觉(下)

一时凤姐便带着黛玉、宝玉和秦钟辞别众人往水月庵来,四下都洗漱安顿了,凤姐便在自己床铺隔壁叫人给黛玉收拾出位置来,叫她躺着休息片刻,过了午后便送她回家。

宝玉再一侧听到了还要纠缠片刻,直言两人都是初次来乡野郊外,不若叫黛玉多留几日,也算散心,感受田野风光,衣物等且叫雪雁她们回去拿。

黛玉先前在车上便听得宝玉跑去玩弄人家的纺车,又痴痴瞧着村中几个女孩子走远的背影,便讽道:“哪里需要我留在这打搅你,如此风光你且找些乡野间的小子带着便是,可莫要再去纠缠人家村里的什么‘二丫头’啊的,魂都要跟着人飞走,平白搅了人家的安宁。”

宝玉闻言,讪讪然不敢说话,自觉讨了个无趣,便自揽着秦钟出门玩去了。

黛玉不受他打搅倒得清净,歪在净室的榻上便沉沉睡了。一侧凤姐儿也歪在旁边歇息,室内除沉沉睡去的黛玉便只剩跟前几个心腹常侍小婢,那方才与凤姐她们套近乎的老尼便趁机小声伏在凤姐的耳畔说了张金哥与原任长安守备之子的事。

凤姐一听,哪里不清楚其间关窍,似笑非笑地瞧着老尼。那老尼见她神色,只当是说的话不够诚,再者还没掏出金银珠宝,便又要开口。

恰是时,黛玉睡得不甚安宁,拧着眉转了一下身子,叫一旁的两人都是一阵心惊,那老尼尚且无事,王熙凤瞧着她风流袅娜与可卿颇有同番风采的面庞,却是被她这一惊想起秦可卿亡故当日托来的梦。

当日梦中,秦可卿只道些“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的话,又哀哀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快乐。

其所言字字句句皆是不详之兆,最后临了散了,秦兼美尚慨叹未曾料想今时贾府所散竟比自己预料地更为快些,嘴里呢喃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才渐渐隐去了身形。

王熙凤记起这些,心下倏忽大惊,冷汗直冒,且看今日睡在她身侧的好一个鲜妍小姑娘,本以为自是贾府囊中之物了,没曾想如今宝归于匣,倒真是曲终,人散之兆。

如此,王熙凤再看老尼,便失却了心中本来那点子蠢蠢欲动,心中暗想,兼美只叫我多置田舍房屋于祖茔处,又叫多备薪资于学堂,字句不提别处的赚钱法子。

我当日只以为她做鬼了还是胆小,没曾想如今连太太都不干此等事来,只怕是恐东窗事发,我要也做得,日后事情败露了只怕都得将错处栽在我的身上。

凤姐自惊出一身冷汗,蓦地才知晓自个儿辛辛劳劳为贾府日夜做的这些不过是个管家婆的职责,想着揽权却将自己揽成了管家娘子、替罪羔羊!想罢,凤姐眸底神色一冷,依旧巧笑倩兮地跟老尼说这话,却是在兜着圈子,好半晌不说道正题。

那老尼急得头上直冒汗,所幸头顶僧帽兜着,不至于当众出丑,嘴上回着凤姐儿的话,心里头却叫苦,这位琏二奶奶真不愧也是王家出来的人,跟王夫人似的不好对付。

“那姑娘可也愿意退亲?”王熙凤问道,小心将黛玉身上的被子盖严实了。

“这……”老尼愣了半晌,还迟疑道:“谁知她小姑娘家愿不愿意,这还不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况且她再与李衙内定亲,也是门顶顶好的亲事。”

王熙凤闻言,心中已知晓八九分,只怕这个张金哥是个不同于其父女的知义多情之女子,如今事情闹得这般,倘若她出了手,真叫一女许两家,那张金哥怕是要自证清白一命呜呼了。何况另一头李家公子还执意不让,要娶她为妻,两个小儿女只怕将来得是一对儿好鸳鸯。

想罢,念着黛玉也将要醒了归家去,她便不再跟那老尼兜圈子,只道:“你素日也是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私地狱报应的,奈何今日恰是我侄媳妇停灵之日,我昨日夜间还遭她托梦,只道世间姻缘难得,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我不为自己积福报,也要为她积些来时功德的,此事我看不妥。”

老尼听得,面上一片灰败,只觉遭了戏弄,奈何她们三姑六婆本就靠这些个走动谋生,暂且还不好跟王熙凤撕破脸皮,左右不过一事未成,虽可惜那些银子,到底也勉强收拾好那起子不情愿,恭恭敬敬除了净室,此事也便作罢了。

待老尼走后,凤姐儿自个儿歪着休息片刻,便将黛玉推醒过来,吩咐雪雁她们将自家小姐洗漱收拾了,便和人一同将黛玉送到铁槛寺门口,正见得一辆画有林府标识的车已停在那处了,对过信息,见雪雁她们也都认得马夫,凤姐儿便将人送上车去。

待人走得稍微远些了,其余人皆为瞧到,独独凤姐眼睛好,又专注地送黛玉,便能发现有人骑马靠在了林家马车附近,悠悠然一同往城里走去。

凤姐还困惑是何人,宝玉便携着秦钟匆匆从郊外跑回来,见着凤姐了,忙问她可见到悟空,原来他们方才正在村子里头逗猫找狗,突然发现有人驾马飞驰而过,宝玉前些日子方见过悟空,认得他的身形,正惊异着要将人叫住,那人便一阵风似的飞驰而过了。

宝玉还在困惑那人是否真是悟空呢,思来想去到底琢磨不出来,若真是他,倒是不知道其人为何也出现郊外,况且来去匆匆了。

凤姐听他们这么一说,几乎是瞬间便确信刚刚飞驰而过赶到黛玉身侧之人便是悟空,又见宝玉和秦钟跃跃欲试的样子,不知怎得想起方才自个儿推拒老尼的话:“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凤姐便不由得摇摇头,劝说宝玉两个,道只怕是他们眼花看错了,所幸宝玉两个也没有追究,叹叹气又自个儿找乐子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