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西楼录(14)
当今圣上在位以来,接连派出数位有才之士整改江南盐政,至林如海已是第三任。前两任已试过整轮政策,有兴起大盐商之效,只终归治标不治本,林如海到任时,江南已有重商剥削众商之说,盐政依旧不见好转。
悟空放下手中茶杯,垂眸问道:“那现今盐政如何?其间浮糜冗费,我未见收归国库,依大人所言,江南四大盐商亦无富余,不知那卖盐剩下的钱都在何处?”
此番话落,林如海与李侍郎都觉惊异。李侍郎知晓悟空身份,只觉他果然有胆量如此直接质问林如海,果然意气风发,可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林如海却是不知晓他的身份的,觉其年轻气盛,倒也不反感他的毫不遮掩,知晓他倒是有心要了解此事。
悟空自然是懒得与他们寒暄些无用的信息,先不说他向皇帝立下了军令状,再则林妹妹孤身留在京中,叫他恨不得立马解决此间之事,好回京去。
林如海见状也不隐瞒,心知这两位圣上派来的人不知权势相较自己要大上多少,他如今拖在这个位置上已有数年,日日殚精竭虑也只勉强维持局面,不如趁此番机会将此事毕了,往后无论是上京乞骸骨接女儿回家抑或有幸右迁,都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原来整轮之法实施后,果然有大盐商行垄断之事,一时之间,江南四大盐商以甄家为首,兼其下十二盐商,渐渐形成一番势力,叫林如海也无从下手。但他在江南官场混迹多年,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也隐隐抓到了些四大盐商私贩盐引的把柄。再则,盐商间如何垄断,按理说朝廷运司一向有自己的独立财库,以收取正杂钱粮和有关杂项,白纸黑字写在账本上,每半年便交到上京户部以待勘察,左右少不得盐政税收。
然国库空虚之实多年来在太上皇与当今圣上的角逐中难以解决,朝廷征税愈发频繁严重,至江南盐税甚至有了预税之说。为凑预税,盐商愈发铤而走险,直至今日无可挽回之局面。
“要我说来,此事虽也出在盐商身上,更大的怕还是朝廷衙门之事。”悟空听罢,冷冷开口,“敢问林大人,江南官员月俸如何,实收孝敬供养又如何?”
闻言,李侍郎已是汗流浃背,有道水至清则无鱼,官场乱象自古有之,但就俸禄一事,怎生养得起这一大家子人?恐怕四皇子所指,不单是江南官场收受孝敬之事。
此事悟空哪里不了解,林如海也知他重心不在此,江南官场官员大都世代承袭,朝廷运司更是向来安置亲友,人浮于事之重地。林如海哪里不想整顿,然而官官相护,现今与盐商勾结愈发紧密,余存之银常常不行奏报, 久贮运库, 挪移侵蚀,用于官员与盐商之间的流转。养廉公费之用更是浮多,大多由无用的冗官冗员构成庞大的朝廷蠹虫。
林如海说罢了,不加保留,叫人将多年来地方的账本搬上来令两人查看。此事悟空并不在行,所幸李侍郎是个真材实料的,须臾便瞧出其间不对,失声惊叫:“江南官员一年之俸禄倒比京中还多。”难怪历年来圣上对江南官场显出的重视。
对此,林如海叹气不语。他上任以来,已借着缘由削减了许多地方私设的职位,但其中牵扯颇多,许多无用的职位甚至是在中央有过背书的,处理起来实在棘手。
三人谈论了一日上午,又叫了幕僚门客商讨,一日过后,尚无定论。
念及悟空与李侍郎的奔波,加之林如海本就带病,晚间众人用过晚膳便作别,各自回了居所。
晚间,林如海洗漱毕了,独坐书桌前思忖此后之事,忽闻悟空求见,赶忙将人迎了进来,只以为是为的白天所说的盐政之事。
却不知悟空所来虽有此缘由,更多的却是要为黛玉送信,同时与林如海拉近些关系。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
求一个收藏/评论QWQ感谢在2022-11-20 17:25:49~2022-12-03 17:33: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蒙宸宸 40瓶;看到美强滴滴我! 24瓶;斯盖 5瓶;glacier、赵某某 2瓶;轻樱落夏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章 下江南悟空初理盐政,知交情如海暗生探寻(下)
悟空此身本名宗衎,因四皇子其名并不传于世,林如海只当他是皇室宗亲,并不起疑,更哪里想得到悟空不只是皇四子,还是爱女黛玉曾在信中写到的那位悟空法师呢?
悟空说明了缘由,便悠悠然行了个大礼,不管林如海面色如何纠结,道:“久闻林大人之名,今日始知不假也。”又将袖子里揣着的黛玉的书信递给他,道:“这是妹妹托我带给林大人的信,路途奔波,今日终送达大人手中,实在有愧。”
林如海眼皮不断抽搐,面上还得稳着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模样,僵了片刻终于接过悟空手中的信,向他行了下官礼,道:“臣下林如海见过四皇子殿下,多谢殿下为小女送信。”
悟空哪里敢仗着身份叫他把礼行完,速速将他搀起,忙道:“林大人何必客气,我与林妹妹算是至交好友,如今你我二人不论官事地位,你只当我是上门拜访的后辈就好。”
闻言,林如海心内郁卒,敢怒不敢言,早先在信中林如海便告诫黛玉莫要再同悟空多打交道,没曾想如今看来,两人关系倒是再进一步。悟空自然是笑得春风满面,林如海却少不得愁容。
简单交代过后,悟空便将黛玉在荣国府中情形一一道出,较之前信上更添细节。悟空叹气道:“可惜我尚未建府,无法将接妹妹出来住,虽则她在府中有三两姐妹交相洽洽,贾府终归暗含隐患。”
林如海闻言,暗自冷笑,更是叹息,他女儿怎生交了这么一个“至交好友”,即使悟空真是为黛玉着想,将她接出贾府,世人又该如何看待?殊不知,这也是悟空迟迟未动的原因。
“林大人身体不佳,要多加休养啊,妹妹以后可就仰仗你一个亲人了。”悟空语气诚恳。他自生来无父无母,此番投胎也是父母缘薄,并不十分了解亲人血脉之重,只为得黛玉在乎父母,故而仔细嘱咐林如海罢了。
此事不用悟空说,林如海也自知。只他之前便暗存死志,小病亦拖成大病,后头再如何休养,也是病去如抽丝。
悟空不免要拿出身边滋养许久的玉璧,递给林如海道:“此是妹妹托我向师父求来的开过光的灵石,林大人收着,定要日日佩戴,或许有滋养之效。“玉璧是黛玉托悟空去开光的不假,却不是灵隐寺师父作法,而是悟空日日用灵力滋养着,功效自然不一般。
林如海听他搬出了黛玉,自然不可能不收,谢过悟空后当即将玉璧挂在了身上。
谈完了黛玉的事,悟空不免又提到解决盐政的方法。
“若能寻摸到各盐商之账本,或许可行。”林如海答道,顿了顿,又道:“更兼将江南盐政中之冗官冗员尽数斩除,江南官场必将为之一清。”
悟空若有所思,对他而言,获取盐商账本自然是最轻松不过的,从盐商下手再将其相护的官员拖下水,顺势消减裁员,似乎是最可行的一条路。
林如海知晓他的想法,谁人不知此路可行?但要做到可谓是难上加难,林如海盘踞扬州数年也只寻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账本,参上去或许能动摇部分盐商,然而更加打草惊蛇,最终怕是都无法叫盐商大出血。
悟空虽看出林如海的脸色,却只作不觉,面上规规矩矩的,心里头连如何潜入盐商家中调查都想得一清二楚。怪力乱神实非凡人所能及。
“此间事了,我必向父皇上报林大人的功绩。妹妹还在上京等林大人。” 悟空说道,又向林如海要了盐商与官员的调查名单,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