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红楼西楼录(12)

作者:借瓷 阅读记录

纷纷雪而白日曛,近些日子连宝钗并三春无要紧事也少出院子来,如今难得邀了香菱出来,几人便细细说些话,黛玉问过了王夫人并宝钗的身子,又道:“我问你们,若有一件事,与你们自个儿相关得很,只如今不知晓,倘若某日有了得知的机会,你是听还是不听?”

黛玉问着,又补充道:“此事算不得好,也算不得坏,只是知晓了终归会打破你今日局面,破了你往日认知的世界,你们是愿意与否?”说罢,便将手里头拥着的手炉攥得紧了,面上也难得泄出些紧张神态。

紫鹃问得此言,心中已有了猜测,她们三人中,雪雁与自己一人是林府的家生子,一人是贾府的家生子,断没有何事一下说出来能打破了生活的,只就香菱一个忘了来处的,倒是合了此话。她便斟酌道:“若是我,是愿意知晓此事的,明明白白地活着总比浑浑噩噩地活着好。”

雪雁闻言,也道:“是这个道理,若有此事,我也愿知晓。”

黛玉听了,笑道:“糊涂倒还有糊涂的好呢,有时清醒了反而见到不愿知晓的,往后日日要生活在无能无为的痛苦中,不若糊糊涂涂生活,反而欢喜。”说罢,偏头看向香菱,问她:“香菱姐姐又待如何?”

香菱早在黛玉问出话来时便知晓其人指谁,很是沉思,见黛玉望过来了,不免微微一笑,柔声道:“倒如姑娘所言呢,无论清醒与否,苦厄总会来的,我不知其要来,虽能保持些许喜悦,却要失去唯一能反抗的时机了。奋力一搏而后的失败,总好过直接的失败。”

这一番话,很不似香菱平日里的天真浑融,可她到底是一路苦难过来的,被拐为奴时不曾想过放弃,被两男争夺后亦还温和守一,又怎会为了逃避可见的灾祸闭耳塞听?可见其性不负其本名,是乃出淤泥而不染之英莲也。

黛玉自然喜悦,心中一块隐忧也放了下来,暗想,果真如悟空哥哥所言,“山高自有客行道,水深自有渡船人,且尽人事、听天命。”如今她与甄英莲说了此事,叫她知晓,也便是尽人事了。

“看来你们个个儿都是清醒人呢!”黛玉不免露出笑颜。

“姑娘来打趣我们呢?”雪雁回着,也笑了半晌。

笑闹过一阵,黛玉叫雪雁去看外头雪小些没有,若是停了,便同紫鹃去外头折几枝梅花回来。雪雁紫鹃两人对视一眼,知晓黛玉有话要对香菱说,便退出去寻梅去了。

见内室的门被关严实了,黛玉方才将昨日好生收到匣子里的书信取出一封来,知晓英莲自被拐后不曾识得字,便一字一句将信中内容一一道来。待信念完了,英莲早已泪流满面,泣涕不止。黛玉不忍,扭过头去亦落下泪来。

半晌,英莲缓过神来,庄重叩跪,哑着声音道:“幸得姑娘大善之恩,奴婢今日方得知晓身世,不至一生背弃父母,令我父母终生不得供养。”

黛玉忙将她扶起来,仔细宽慰,连道:“不过举手之劳,英莲姐姐不必如此。”

英莲听她称呼,心内更是百感交集,更对黛玉千恩万谢。她本已为水上飘萍,风中柳絮,便快将自己终身托付给一强夺自己之人,怎知峰回路转,有幸知晓身世,尚能寻得母亲在世得以供奉。

黛玉扶着英莲坐下,问道:“此后,英莲姐姐当如何?”更说:“如若姐姐要去与母亲团聚,我自当奉献一力,且莫担心日后前程,我父亲在扬州也算有些许能力,你们母女投奔他去,纵不能富贵,也不必潦倒。”

甄英莲闻言,更是感激,思及自己一生,与人皆不过露水一场,偏就一个薛蟠与她山盟海誓,她曾不愿堪破,只当真话来听。如今新的出路自在眼前,她便狠下心来,咬咬牙,道:“但凭姑娘做主。如若能与母亲简单过得此生,我便抛却如今所有,日日清苦度日,也无不可。”

黛玉便点了头,道:“如此,我必想办法叫你与你母亲团聚。”

说得如此,便听见屋外细碎的脚步声,想得是紫鹃同雪雁两个回来了,两人便不再多说,只黛玉叫英莲也好生思索日后生活,英莲应下,告了退,又与紫鹃她们两个告别,依旧回梨香院去了。

其后几日风刮得小了,连雪也不再下,天晴雪霁。黛玉小憩过了,歪在榻上读悟空前些日子送来的游记。

忽听得屋外传来脚步声,接着便是一双素手微微掀起门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清脆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只道:“妹妹可是有空?”待脸探出来了,原来是薛家宝钗。

黛玉将书收好了,唤她坐下,才道:“我有没有空你都进来了,还问这些有的没的作甚。”说完,将怀中的手炉递给宝钗,道:“你且暖暖吧,一身霜风寒雪的。”

宝钗倒不推辞,将手里头抱着的东西转给了黛玉,接过手炉,含笑道:“我分明在外头将披风都换了,暖了一回身子才进来的,雪雁那丫头都说只闻得冷香丸的味儿,怎么到你这却成了雪片冷风的寒气?”

黛玉不理她,仔细琢磨手上的匣子,见还有机关,更是喜上眉梢。

“果然,我素来知晓你最爱这些机关巧技,不知被谁带左的性子,见了奇物便忘了人。”宝钗点点她的眉间。其实哪里是不知道呢,她日渐日与黛玉熟识,便常常到碧纱橱中来,眼见得她摆在明面上的机关奇物都是那位悟空法师送来的。

匣子不难解,须臾黛玉就将其开了,见得里头两支堆纱的珠花,都是素雅的颜色,叠出来却很是好看。黛玉笑道:“多谢宝姐姐了,我瞧着是用心得很。”

想这贾府中,连老太太赐下的首饰头面都是红石翠玉的,虽她还有几月就除了孝,见了心里头还是难受。难得除悟空外还有如此一个细心周到的。

宝钗笑笑,与她坐得更近了些,道:“不过偶然寻得,你喜欢便好。”

又闲谈两句,黛玉想起英莲的事,琢磨着是否要先从宝钗这说起,无论如何,英莲如今还是薛家的奴仆,依薛家的权势,若执意不放人,少不得有一番周旋。好在依她同宝钗的相处来看,她实是个宽阔的人,又是个主意正的,想来不难沟通。

思罢,黛玉少不得斟酌着将英莲的事说与宝钗听。

“我倒说嘛,近日见得香菱神色不对,我只以为是连日里受了风寒,叫她喝了几副药,没想到是如此大事。”宝钗道,“既然她能寻到父母,自有一番福报,我薛家有什么可拦的,待我回去了与母亲说,也助香菱去大如州也罢。”

黛玉瞧她神色不像作假,连忙称谢。

“哪里来的话,我不过抬手的事,此番机缘却是妹妹之善。”宝钗握着黛玉的手道。她这话更不作假,外人瞧着总觉宝姑娘如何亲近宽厚,却不知晓她是懒得周旋,兄长纨绔早令其步步不肯行差踏错,处处小心谨慎,自觉是个不折不扣的冷心之人。

她进贾府后冷眼瞧着,几个姑娘倒是难得出落的外慧内秀,男子却无甚本事。今日来黛玉这知晓了此事,更是心中直道,有情有义真女子也,便更愿时时与黛玉相处。

第16章 柔情英莲狠心离贾府,多情宝玉迷心富贵乡(下)

既然商定了甄英莲之事,宝钗便欲先一步告退,恰在此时,又见得有人打起了帘子走进来。

是一身猩红的狐皮披风,并左右坠了两个熠熠的宝珠,进来便觉满室生辉。不必多思,便知道是这贾府最受宠的少爷贾宝玉来了。

宝玉打头一进来,先是瞧见了黛玉,再是看见了坐在她身侧的宝钗,不由惊喜道:“却是巧的很,早知宝姐姐也来了,我也早到一步才好。”说着,径自走到两人身边。

未及坐下,就见袭人匆匆也进了来,连连道:“我的小祖宗,这一身披风被雪吹得如何冷了,怎么还穿得。”说罢,忙帮他换下了那身猩红狐皮披风,裹上一件刚取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