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54)
她越拒绝他,他越是无法自拔,事情说破了,他反倒没了顾忌。
“沁儿,”他轻轻唤了一声:“我早就想这么叫你,我从来不曾当你是姐姐。”
“主公不要再说这样话了,臣妇受不起。”她努力挣扎:“江东女子多的是,主公何必要苦苦纠缠,不要一叶障目,你面前有整片森林。”
“我就想要那一片叶子。”他固执的眼神就像一个不肯放开玩具的小孩,“是你先挑起事端,把我的钗子随便送人。”
“我说了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注意那钗子被拿走了。”
他不为所动:“不重要。”
她发现了,他是成心要借题发挥一番。
他的手从她领口伸进去,一阵战栗爬过她的肌肤: “你疯了!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要是公瑾知道了,你可料想会有什么后果。”
他鼻尖在她后颈上摩挲,“他不会知道的,他在鄱阳回不来,你的信也出不去,谁敢帮你传话,明天就没舌头。”
她知道他从来不是什么君子,但没想到他不顾脸面到这种程度,脑子很乱,只想尽快逃离这儿。
“公瑾总会回来的,纸包不住火。”
他不以为然:“九年前我争不过周公瑾,难道现在我还争不过他?”
她扭头直视着他的眼睛:“我不是物件,不是争到就可以的,我对你没有情意。”
她的话刺伤了他,他放开了手,“我不会强迫你,反正周公瑾一时半会回不来,我给你时间好好考虑。”
他下了车,她吓得瘫软在车厢里,好久才缓过劲来。
接下来几天,孙权倒真的按兵不动,没有再来纠缠。他没有动作,她更感到未知的恐惧,他总会再来的,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她决定去鄱阳找公瑾。
她心知单枪匹马走不了,肯定会被孙权截住,要想顺利离开,只有鲁肃有能力帮她。她辗转反侧一晚没睡着,清晨便策马去了鲁肃府上。
第44章 曹操南下
小桥到了鲁肃府,正碰上他穿着官服要出去。
她开门见山:“子敬,我有一事需要你相助。”
“桥夫人请讲。”鲁肃恭敬地听着,但神态焦灼不安,显然有急事要去处理。
小桥注意到了他的反常:“朝中是不是出事了?”
鲁肃忧心忡忡:“急报,曹操集结兵马准备南下,主公召集群臣议事。”
她听见“曹操”两个字,心中怒火重燃。
这老贼害死了她的父亲和两个舅舅,现在已经一统北方,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官渡之战以后,似乎再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她果断给鲁肃让开了路:“我没事了,你快去,别耽误了正事。”
曹操之前一直在北方活动,如今见孙权拿下了江夏郡,唯恐其继续拿下荆州全境。
荆州的位置至关重要,如果孙权成功占据荆州七郡,以后就可雄霸一方,稳据东南,再难动摇。曹操不能坐视孙权养成羽翼,果断出手干涉,要抢先拿下荆州。
时值七月,曹操集结重兵,宣布南征荆州。
江东众臣议论纷纷,有的建议隔岸观火、置之不理,有的建议联合荆州刘表共抗曹操,有的建议抢在曹操到来之前攻打荆州……
孙权没有表态,想先观望一阵再做打算。
周瑜在鄱阳也得到了线报,火速给孙权写信,建议尽快出兵,在曹操到来之前拿下荆州,他愿领兵。
孙权犹犹豫豫难以决断,让周瑜稍安勿躁。
周瑜一向循规守礼,尊重主公的决定。没有孙权的表态,他即使心中万般焦急,也只能按兵不动,继续在鄱阳训练水师。
曹操南下的消息在小桥心里掀起轩然大波。
她与曹操仇深似海,难得的报仇机会就在眼前。而扳倒曹操这样的枭雄,不是她一腔孤勇就能做到的,必须倾江东之力才有可能与之抗衡。
若她想办法去到鄱阳,把孙权的非分之想告诉公瑾,她固然不用再担惊受怕,但以公瑾珍爱她之心,很有可能与孙权决裂。
领兵打仗靠公瑾,稳定后方靠孙权,双方兵力本就悬殊,他们若不齐心,面对曹操就毫无胜算。这个节骨眼上,她不能影响他们二人的关系。
她冷静下来想了想,觉得孙权那边有可以周旋的余地。
以她的了解,孙权很偏执,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手,不然就总惦记着。越拒绝他,越刺激他的征服欲,不如稍微顺着他些。
他说不会强迫她,那她倒不用刻意躲着,只要把握好分寸,也许事情可以和平解决。
她想着孙权是个喜新厌旧的人,她只要顺从配合,他很快就会厌倦的,到时候他的执念也放下了,一劳永逸,再无后患。
她决定去找他谈一谈。
午后她去袁曦院子里等着,孙权果然出现了。
“你总能给我惊喜。”孙权饶有兴味地打量着她:“本以为要玩一番你逃我追的把戏,正布下天罗地网等你逃呢。没想到你居然会主动送上门。”
她态度和顺地向他示弱:“阿权,我们多年的情分,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好好商量,何必把我逼到如今的地步。”
他正色:“我也想好好商量,是你之前躲着不肯见我。我现在和你好好说,我想要你,你跟我吧。”
她耐心给他分析:“我若真的跟了你,公瑾迟早会知道的。现在曹操南下荆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你会需要大将的,这种时候真要为了一个女人跟公瑾闹翻?”
“跟他闹翻又怎样?这江东到底他是主还是我是主?”
孙权话说的强硬,但明显底气不太足。他过了一段安逸的日子,觉得不靠周瑜也能坐稳江东,现在曹操南征,形势突变,他才又想起了周瑜的好处。
他当然不想和周瑜反目,但他控制不住自己,就像他差点葬身虎口却还是忍不住去猎虎一样,情难自抑。
她看出了他的犹豫,趁机劝导:“你以为自己倾心于我,其实只是对得不到的东西耿耿于怀,真正相处一段时间你就能发现我不过如此。公瑾回来之前,我可以和你在一起,等你腻了就好聚好散,谁也不会知道。公瑾回来,你们还是君臣和睦。”
他满脸疑惑,思考着她在玩什么把戏。
她观察着他的态度,觉得有希望,开始谈条件:“但你不能碰我,你说过不会强迫我的。”
他哑然失笑:“不能碰?那怎么算跟我在一起。”
她认真地看着他:“阿权,你知道什么是情投意合吗?”
他被问住了。他的婚事从来都不是自己的意愿,全由母亲一手操办,后来的妾室也都是见色起意,他没有和女子正常交往过。
她一本正经地忽悠他:“你常说有遗憾,没能遇见让你倾心的女子,那是因为开始顺序就不对,要先培养感情,才能有肌肤之亲,不然再难动心。我愿意陪你试试,换一种开始的方式。”
他听着觉得很新鲜:“好,不妨试试。”
他们像模像样地相处起来。
孙权很守诺,没有再动手动脚,她是他年少时的憧憬,在他心中毕竟有些不同。
孙权挺难相处的。他性格乖戾,喜怒无常,幼稚好胜,敏感多疑,需得哄着他,捧着他,偶尔开点玩笑逗逗他,鼓励他一些奇怪的想法,还要时不时打压他一下以免他太过分。
她也是养了两个儿子的人,但她两个儿子加起来都没孙权磨人。
她小心翼翼与他周旋,身心俱疲。她现在才体会到当年貂蝉在董卓府中当细作有多不容易,对这位故人多了几分钦佩。
好在没过多久她就掌握了要领,如果顺着毛捋,孙权还是可以很温驯的。
他想见她的时候,就让袁曦给她递条子,她就借着看望表妹的由头来与他见面,陪他谈天说地。他特意找来江陵的厨子放在袁曦院子里,给她做家乡菜,她看见桌上的鱼糕,有些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