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42)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小桥开始给他讲孙策当时在寿春闹的笑话,她本来是想劝慰孙权的,结果想起和孙策的情谊,又想起父亲和舅舅,触动心事,自己反倒泪流不止。

“别哭。” 他伸手想去为她拭泪。

她惊慌避开。他的手悬在半空中,又默默缩了回去,喃喃解释:“我心有所感,不慎失礼冒犯了。”

她没有在意这个小插曲,继续劝解他:“你别妄自菲薄。策大哥有他的好处,你也有你的好处。他为人粗略,总是冒犯别人,你会笼络人心;他总是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你谦逊虚心,博采众长。大英雄也是慢慢成长起来的,再过几年,你也会是一番新天地了。”

他认真看着她:“其实你不用这么努力安慰我,你肯陪在我身边听我抱怨,我已经感觉好受多了。”

她挂着泪珠真诚地对他笑笑:“知道你艰难,我和公瑾会一直在你身边,你不是孤立无援。”

送走孙权,小桥回到房间,头发上笼罩着一层湿润的水汽,裙摆底也湿了一截。

周瑜已经回来了,看见她湿漉漉的样子,伸手拂了拂她发上的水珠:“下雨天还在外面乱晃,当心着凉。”

小桥笑笑:“孙权躲在我们府上不愿意回去,我劝解了几句。”

“他真不容易,还没到弱冠之年,就担起这么大的家业,我们要多帮扶他。”周瑜叮嘱:“你以后别直呼其名,恭敬一些,称他为主公。如果连我们都对他不恭敬,其他人更要放肆无礼了。”

小桥口气带些妒忌:“你就宠着他吧。”

周瑜搓搓手:“天气有些凉了,让下人拿个炉子来,我们温点酒。“

廊外风雨大作,屋内围炉煮酒,暖意融融,她和公瑾依偎着,裹在柔软的绒毯里听雨,只觉得岁月静好。

这以后小桥在府中常常遇上孙权,她起了些疑心:“我为何总能碰见你?”

孙权笑眼弯弯:“也许我是垂涎姐姐美貌,故意找机会相见。”

他这么理直气壮,她倒是不会应对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怎么这么巧,我们总能不期而遇。”

孙权偏过头去不看她,眼睛盯着一枝火红的榴花:“姐姐不会在自作多情吧,纵然姐姐国色天香,总不能天下男子都惦记着你。”

听他这么说,她松了一口气,看他神情自若落落大方的样子,倒是显得她小人之心了。

不久,小桥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有周瑜一直陪伴在侧,感觉比上次轻松了不少。

周瑜给次子起名为周胤。

孙权带着妹妹来探望。“我小妹想学环首刀,桥将军当年以刀法闻名,家学渊源,姐姐自然也是善使刀的。今日先带小妹来认个脸,等你身体恢复了帮我教教。”

小桥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不得空,你这么多弟弟妹妹,全要我教,我哪有工夫。”

“就这一个,我唯一嫡亲的妹妹,孙尚香。”

孙尚香好奇地打量着卧床的小桥,小桥也好奇地打量着她,伸手捏捏她的小脸。

孙尚香瞪圆了眼睛:“你居然敢捏我脸,你怎么不怕我?”

小桥感到很稀奇:“你这个小家伙,个子还没姐姐腿长,我怕你什么?”

“我二哥是江东之主。”

“哦,我认识你二哥的时候,他就跟你一般大,也是十岁。”

“我大哥是孙伯符,他名震天下。”

“啊对对对。”

“我家宅子好大,特别华贵,我还吃过好多你吃不到的东西。”

“哦,真的吗。”

“姐姐,我挺喜欢你的。”

“喜欢我什么?”

“喜欢你对我冷冰冰的,一副小看我的样子,感觉你肯定有些本事。”

小桥扶额,孙家血脉越往后越不行啊,怎么喜欢这种调调。

小桥收了这个神气活现的小丫头为徒,身体一恢复,就开始教授她刀法。孙尚香学的很认真,但有一日突然无故缺席。

小桥觉得很奇怪,担心她病了,吩咐下人去孙府问问,被周瑜拦下了。

周瑜告诉她:曹操突然发难,下书责令孙权送人质入朝,孙权年轻没有子嗣,曹操要求他送出嫡亲的同胞手足。

孙翊作为候选的继承人不可能被交出去,以张昭为首的文官提议送孙尚香入朝当人质,孙权和吴太夫人正犹豫不决。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乔乔 107瓶!富婆贴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4章 劝阻纳质

小桥一听曹操,心头火起:“给曹操送人质?那江东从此就是曹贼的附庸了,我们还留在这里做什么,不如去投荆州刘表!”

周瑜按下她:“一说起曹操你就急。我昨天就知道消息了,就是怕你冲动才压下来没有告诉你。此事还未定论,我看主公的意思并不愿受制于人,但他现在做不了主,得要想办法说服吴太夫人。”

小桥腾地站起来:“哪有母亲狠心把自己女儿送出去当人质的,我去说。”

他笑着拉住她:“你要是去,得当场打起来。”

她恼羞成怒想挣开,不料被他一拽,重心不稳跌进他怀里。

他箍住她,捏捏她的脸:“我去说,相信我。”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她渐渐平静下来。

两人去了孙府。

孙权带周瑜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小桥在外面等候,竖着耳朵听房内的动静。

只听吴太夫人叹气,说她也不想送出女儿,可是江东只有六郡之地,恐怕无力与曹操抗衡。

周瑜从容对答:“当年楚王刚被封时,地方不足百里,但他逐渐扩张土地,开拓疆域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霸业延续九百多年。主公统御六郡,兵精粮足,士气旺盛。而且物资丰饶,人心安定,可以说所向无敌。根本没必要送人质给曹操。”

吴太夫人不懂用兵,但她知道周瑜不败的名声,看他如此信心满满,似乎有必胜的把握,她感到安心。

她又说了另一重疑虑:“曹操如今是汉朝丞相,若我们不归附他,名不正言不顺。权儿到如今还只是个将军头衔,连侯位也没有。”

周瑜循循善诱:“若归附曹操,我们所能得到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罢了,这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

孙权听到“称孤道寡”,眼睛一亮,看向母亲。

吴太夫人当然知道儿子的心思,沉吟良久。

周瑜趁热打铁:“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如果曹操能遵守道义,拯救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玩火必自焚,我们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周瑜这番话说到了吴太夫人心里,她对孙权点头:“公瑾的话有理有据,就按他说的办吧。他比你哥哥只小一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也要把他当成兄长。”

孙权点头称是,两人行礼退下。

小桥在外面听得一愣一愣的,公瑾平时话不多,今日却是滔滔雄辩,仿佛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却又逻辑缜密有理有据,句句说到点子上。

回府的马车上小桥很兴奋,搂住周瑜亲了又亲:“全靠夫君出头劝阻才平息此事,我夫君怎么这么能言善辩。”

周瑜被夸得不好意思:“其实我从昨天开始一直在为此次会面做准备,在书房拟了好几版稿子背的烂熟。”

怪不得他对答如流。

她想起他打仗时也是这样,会花很多时间预先研究地图、情报、对方将领的布阵用兵习惯,外人看不到他私底下的苦功,只以为他是天纵英才,随便怎么打都能赢。

他捏捏她脸:“我是不是不该告诉你真相,若什么都没准备就能成功劝阻纳质,岂不是显得我更厉害。”

她眼里满溢倾慕之色:“我觉得认真的人最厉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