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40)
他不可置信的看着她,放下手中的筷子,小心翼翼地向她确认:“为何这么说?”
她苦笑:“你呢,你对我的感情没有变淡吗?”
他慌张辩白:“沁儿,我只有你一个人。是不是前段时间我不在府中,你觉得受到了冷落?我一直在外平叛,没有别的心思。”
她打断他的话:“我见过感情浓烈时的样子,你从前为了我可以不顾一切,现在你心思都在军政上,心中哪里还有我的位置。”
他焦急解释:“沁儿,策兄临终将弟弟托付给我,我要为他守好江东。情义难全,前些日子冷落了你,你给我机会慢慢弥补。”
她喃喃自语:“我最近经常会想,若没有留下来成婚,我现在会是怎样。”
他眼中尽是慌乱之色,声音有些发抖:“我……你希望我怎么做,都可以告诉我,只要你说,我会做到的。”
她摇头:“什么都别做,我只是需要冷静一段时间。”
周瑜感到很疲惫,他再精明能干也不过是肉体凡胎,长期的压力和劳累让他的身体有些透支。
以前在战场上,他想着她在家里等他,就感到安心和力量。现在她对他这般冷淡,他的坚韧土崩瓦解,再也撑不下去了。
他第一反应想找孙策倾诉一下,想起孙策已经不在了,心情雪上加霜。他想找鲁肃,又想起鲁肃去东城奔丧一去不回。
周瑜在书房呆坐到很晚,半夜敲响了吕蒙家大门。
第32章 游历东城
吕蒙半夜得知周将军到访,以为有什么紧急军情,吓得披上衣服就赶紧来迎。
听周瑜一本正经地说夫人对他冷淡了,吕蒙大惑不解甚至有点想笑:“将军半夜来找我,就是因为桥夫人对你冷淡了?”
周瑜眉头紧锁:“此事很严重,情况比被敌军包围还复杂,我不知如何是好。你也一直在外随我征战,回吴郡后你夫人可有什么变化?”
吕蒙越听越迷惑,觉得靠自己解决不了长官的问题,派人去把白露也叫过来。
白露睡得正香被叫醒,听说有急事,慌慌张张过来,得知这急事是桥夫人对周将军冷淡了,也目瞪口呆。
她只听说过因为夫君薄情而求神拜佛的女子,第一次见识因为夫人冷淡就愁得睡不着的大将军。
周瑜很急切:“白夫人,你从小跟着沁儿的,应当很了解她,她最近总是郁郁不乐,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
白露了然:“二小姐怀孕生子受了不少折磨,将军忙于征战不能陪在身边,她难免有些怨气。将军没有生过孩子,不明白生孩子的苦楚,差不多是刀捅进肚子里搅几个时辰的感觉。”
周瑜吕蒙想象了一下,额头已经开始冒汗。
白露安慰周瑜:“她从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将军多哄着她些,能哄好的。”
周瑜叹气:“我找她谈了,她说让我什么都不要做,她想冷静一下。”
白露摇头:“这可不能让她冷静啊,再冷就真的冷没了。”
“那我怎么做才能让她开心呢?”
白露帮他想办法:“二小姐从小就喜欢在郊外游玩,怀孕生子这一年整天待在府里肯定不好受,不如你带她出游散散心,最好是远点的地方,就你们两个人。”
周瑜觉得很有道理。
他思来想去,觉得可以去东城县一趟,鲁肃自从回东城奔丧就音讯全无,他有些担心,正好去看看鲁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周瑜面见孙权,说自己近期身体不适,无力支撑,想放下军务出去游历休养一段。
如今四方叛乱已经平定,孙权正担心周瑜独揽军权不肯放手,一听他要出游休养简直是求之不得,欣然同意。
周瑜兴致勃勃地和小桥商量去东城找鲁肃的事,小桥有些迷茫:“鲁肃是谁?”
周瑜这才想起两人还不认识。攻打皖城前夕,鲁肃就已经赶赴东城处理祖母的丧事,一去不回。顾及鲁肃在守丧,婚宴也没有给他发喜帖。
“子敬是我当居巢长时结识的好友,想带你见见。”周瑜抛出诱饵:“东城县风光秀丽,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游历一番。”
小桥果然抵御不了出去玩的诱惑,犹豫一会同意了。
天朗气清,两人骑马出行。
周瑜一路上给她讲他当居巢长时发生的事:如何找鲁肃借粮,如何与他一起剿匪赈灾,如何弃官投奔孙策。
小桥听得津津有味,心有所感,也给他讲了当时她在寿春如何目睹舒邵截粮赈灾,如何陪袁术微服私访灾民。
周瑜又聊到他和鲁肃孙策平定江东的种种,小桥也提起孙策以前在袁术麾下的往事,话题越聊越多。
从吴郡到东城县有三天的路程,两人一路上聊的十分投机,并没有觉得路途遥远,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
正好碰上集市,东城街上到处都是叫卖的摊贩和买东西的人,热闹喧嚣,有一种久违的烟火气。
小桥被这热火朝天的气氛感染:“这场面让我想起当年去洛阳,和舅舅一起在阖闾街驰马,那时阖闾街繁荣昌盛,自从董卓之乱以后,很久不曾见到类似这样的景象了。”
她突然想起当年周瑜应该是带着居巢县和东城县百姓一起渡江投奔孙策的,那东城应该是空城,怎么会如此热闹。
周瑜告诉她:当年百姓渡江是为了躲避袁术的苛政,后来仲朝覆灭,东城和居巢归了江东,孙策善待百姓,免掉了赋税,援助他们粮食,还派兵帮他们修补房舍,所以百姓又逐渐都搬回来了。
周瑜欣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最美不过人间烟火,为守一方太平安定,我辈当奋不顾身。”言辞间流转一股英雄气。
看着身边英姿飒爽的他,她感觉心好像又砰砰跳动起来,开口称赞:“公瑾力挽狂澜,平定叛乱稳住了局面,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免受战乱流离之苦。”
他看向她,目光中满是歉疚,“可我心爱的人却受了不少苦,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陪在身边,每每念此,我就心疼的无以复加,不知要如何才能弥补。”
她有些动容。
他轻轻牵住她的手,她没有抽开。
东城县山清水秀,两人去令狐山狩猎,在花园湖泅水。
她没有孩子在身边分心,他也没有军务烦扰,两人仿佛回到了初相识那柔情蜜意的时候。
晚上两人吃了些东城美食,她兴致很好还喝了点酒。
他趁着气氛不错,慢慢拉近着距离,她没有再拒绝他,两人缱绻温存,重修旧好。
周瑜久旱逢甘霖,沉醉在温柔乡里,过了好几天才想起这趟是来找鲁肃的。
去鲁肃家一看,家中只有老母亲,说鲁肃前段时间去曲阿的宅子里整理行装了,不知要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周瑜想当然的觉得鲁肃整理行装是要回吴郡,就先把鲁肃的母亲一起接了回去。
其实鲁肃的目的地并非吴郡。
他听说了孙策的死讯,也听说了继任者是孙权,觉得孙权年纪太小没有前途,准备北上另投其他势力。等鲁肃整理好行装回到东城,发现母亲已经被周瑜接走了,哭笑不得,只得先去吴郡见周瑜。
到了周府,寒暄一番,周瑜给小桥鲁肃互相引见。
鲁肃看到小桥颇为惊艳,妙语连珠把她夸得飘飘然,逗她笑得脸都酸了:“子敬也太会聊天了,嘴像抹了蜜似的。”
周瑜期待地问鲁肃:“什么时候带你去见孙仲谋。”
鲁肃迟疑。
周瑜支走小桥:“夫人帮我们温些酒来。”
等小桥出去,周瑜问鲁肃:“子敬可是有话要说?”
鲁肃直说了:“我准备北上去投奔郑宝,就不见小孙将军了。”
周瑜没听说过这个人:“郑宝是谁?你了解他吗?”
鲁肃直言不了解,是因为朋友推荐才打算去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