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16)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小桥啐他:“没个正经的,在姐姐面前怎么不见你这么伶牙俐齿?”

她夸张的学了一下孙策在大桥面前的憨憨样,孙策气得踢她,小桥咯咯笑着逃开了。

周瑜这两年一直在丹阳跟着叔父周尚。

丹阳水系丰富,货运频繁,经常有水贼出没劫掠船货。周尚看侄子聪明伶俐,有意提携他,给他机会历练,让有经验的将领带他出战。

周瑜学东西很快,是难得的将才,熟读兵书并且能融会贯通;善用计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图和沙盘都看得纯熟,擅长利用天气和地形,行军布阵非常巧妙,每次都能用最小的代价大破敌军。

周瑜还无师自通的擅长做情报,每次抓到俘虏,他都善待然后策反,威逼利诱。对这些水贼来说,能拿两份粮饷是个诱惑,虽然抓到有杀头的风险,但做水贼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活着的时候能过好一点就行了,于是很多都变成了周瑜的线人。

周瑜把敌方渗透的像筛子一样,水贼的计划在他眼里基本是单向透明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几次水贼作乱都被他顺利平定。

在丹阳的这段日子,周瑜参过战,练过兵,管过船只军械粮草,方方面面都积累了心得,尤其水战经验丰富。

周瑜的才能让叔父周尚自叹不如,周尚对他寄予重望。

一日,孙策来找小桥:“桥小妹,既然你也认识周瑜,要不你帮我给他写封信吧。”

小桥投去嫌弃的目光:“原来大哥连字都不会写?”

孙策跳起来争辩:“我当然会写字!但是我字丑。而且我讨厌拿笔,拿刀一点都不累,拿笔一会儿我就累了,我还容易把墨搞得到处都是。”

“行行行,就属你理由多。”

小桥同意给他代笔。

孙策是个话痨,吧啦吧啦一直讲,小桥跟着写都写不过来,都是些流水账,讲他每天怎么练兵,去哪里打仗,吃了什么好吃的,问周瑜在丹阳好不好,什么时候过来寿春找他……小桥写的手都要断了,写完一看简直是废话连篇不忍卒读。

她落款时灵机一动,悄悄把落款写成“孙笨”,笨和策这两个字本就长得很像,粗心的孙策果然没有看出来,美滋滋的把信寄出去了,周瑜收到信以后一眼就注意到这个落款,笑的一口茶喷出来。

他看着这娟秀的字迹,又看着这戏弄的落款,想到了一个他认识的女子,热情大方,活色生香。孙策去投靠了袁术,她是袁术的外甥女,该不会就是她?

有了这个想法,周瑜再看这封信时就有了一丝疑虑:能代孙策写信,还这样捉弄,那两人的关系该是很亲近了。他莫名的有些惴惴不安,思来想去,他回信问孙策有没有遇见心仪的女子,是什么样的人。

收到回信他居然有点不敢拆,犹豫许久,鼓起勇气拆开。

孙策信中说他已经找到心中所爱,是袁术的外甥女桥兰,她温柔如水,精通医术,简直是个活菩萨。信中还提到他心爱的女子有个妹妹,每天张牙舞爪的,倒是很仗义,经常给他分好吃的。

周瑜反复看着信,松了一口气,嘴角的弧度高高勾起。

他发现信后面还附了一张纸,一看就是后来加进去的,小桥直接写明了这张是她桥沁大小姐偷偷塞的,里面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孙策在她姐面前是怎么样手足无措,还写了孙策从房顶跳下来表白的光荣事迹,周瑜看得嘴角止不住上扬。

又是代笔的一日,孙策找来时正在下雨,小桥看见雨很喜欢,伸出手去接雨水:“我喜欢雨天,空气清新,大地安静。”

孙策架着胳膊,一脸木然的看着雨帘:“我讨厌下雨,湿哒哒黏乎乎的。喜欢雨天的人,多少有点毛病。”

小桥深刻明白了什么叫话不投机半句多,反手甩他一脸水,“最会煞风景!你才有毛病。”

孙策翻了个白眼,抹掉脸上的水,懒得理她。

这天小桥在信中写:“雨滴打在芭蕉叶上沙沙作响,听着雨声喝茶,别有一番风味。”

周瑜回信:“雨声让人心静,院子里的残荷我没有让仆人拔去,留着它们听雨。”

小桥默默感慨,和周瑜聊天真是享受,比孙策这个草包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从此小桥经常在孙策写给周瑜的信里夹带私货,有时写点自己看到的趣事,有时像打小报告一样写一些孙策干的出格事情或者闹的笑话,周瑜看得津津有味,把这些信都妥善的收了起来。

孙策发现有人代笔真的很方便,他频繁给周瑜寄信。

接下来的信里,孙策大肆吹嘘自己的功绩,把自己夸得天花乱坠,小桥写得直翻白眼。

她故技重施,寄信时悄悄加了一张纸,写了真实情况,还加了很多对孙策的吐槽。

两张纸对比着看,周瑜忍不住笑出声。

叔父周尚感到好奇:“怎么每次收到孙策的信就这么开心?”

周瑜眼带笑意:“寿春城中非常有趣。”

周尚捋了捋胡子:“喔?如此甚好,我不久就要解任丹阳太守去寿春任职了,你既觉得有趣,就跟着我同去寿春吧。”

周瑜心中隐隐期待。

第13章 再逢周郎

孙策已到弱冠之年,行了冠礼,起字“伯符”。他想求娶大桥为妻,双方长辈都同意了这门亲事,袁术也点头了。孙家准备下聘,袁夫人却突然病逝,婚事暂时搁置,要先等大桥出了孝期。

孙策寻思着这期间可以出去征战一番,搏点军功,回来风风光光迎娶心上人过门。于是他向袁术主动请缨,想带兵去征讨占据江东的刘繇。

有谋士劝袁术不可放走孙策,若孙策打下江东以后拥兵自立,成了气候就难以控制了。

袁术不以为意:“让他去吧,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我们打了几年都没有把江东打下来,他个毛头小儿能成什么气候。等他碰点壁,知道外面多艰苦,自然会哭着回来。”

于是袁术只给了孙策一千兵,放他去打江东。

孙策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大桥悄悄溜出来给他送行。孙策见到大桥万般不舍,他平常口齿伶俐的很,面对心上人竟说不出话,千言万语涌到喉间,不知该说哪一句。

还是大桥先开了口:“你的衣服怎么是乱塞的,不叠好会皱的。”

她自然的从孙策手里接过包裹,拿出揉成一团的衣服,一件件认真叠了起来。

孙策在一旁安静的看着她,心中一股暖意升腾,此刻仿佛她已经是他的妻,正为要出征的丈夫收拾行李。他终于开口:“兰儿,你等我,孝期结束我就回来娶你。”

孙策离开寿春前往江东,他名声在外,军纪严明,深得百姓拥戴,一路上都有人来投军,兵马不断增加,等他走到长江边上的历阳,队伍已经从一千多人增加到五千多人。

孙策即将东渡长江,给周瑜写信述说自己的近况。

好兄弟要打江东,周瑜决定帮帮场子,他星夜驰骋,带了丹阳的精兵和许多战船、武器、军粮赶来见孙策。

孙策大喜:“阿瑜,我有你,事情就成了!”

孙策擅长武力强压,周瑜善用情报和计谋,两个人天作之合,势如破竹,迅速逼走了刘繇,平定了江东。

袁术对孙策的战绩很满意,上表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

孙策打拼多年,终于当上了将军,有种苦尽甘来的激动。

他跟周瑜感慨,说他在袁术手下这几年一直不顺,袁术只知道给他画饼,从来没有兑现过:袁术先答应让孙策任九江太守,等他打下九江之后却改用其他人担任此职;后来又允诺让他当庐江太守,结果利用他打下庐江以后,再次食言,让没什么能力的亲信刘勋上任了。幸而袁术这次终于良心发现,给了他一个将军当当。

周瑜听了,心中鄙视袁术言而无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