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10)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是吕布带人去的吗?”小桥执意要弄明白这件事。

线人传来消息说:不知是谁带人去的,但肯定不是吕布,因为袁氏灭门当晚,吕布在天香楼喝酒狎妓,大醉,还和其他客人大打出手,这段风流韵事洛阳传的人尽皆知,那晚带人屠戮袁氏的必不是他。

小桥也不知道这对她来说算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袁夫人本就体弱,听闻叔父一家惨遭灭门,洛阳亲友无一幸存,急火攻心,当即昏过去。

袁术震怒,大骂董卓老贼欺人太甚,愤而决定举事,杀了这狗贼为亲人报仇!

袁术招兵买马准备报仇之际,荆州发生了一件大事,长沙太守孙坚误杀了荆州刺史王睿。

孙坚,字文台,本是吴郡富春人,小时候家里遇上荒年,随父亲搬到曲阿居住,以种瓜卖瓜为业,家境贫寒。

朝廷被官宦士族把控,寒门很难有出头的机会,但孙坚武艺不凡,勇猛悍烈,在战场上豁出性命拼杀,终于征讨黄巾军有功,以军功封长沙太守。

此次讨伐董卓,孙坚积极响应,带兵北上,没想到还在荆州就被小人算计了,误信了假冒的檄文,错杀了荆州刺史王睿。

等孙坚发现被骗,木已成舟。杀了朝廷命官,这人还是自己的上司,说不好就是一个谋反的罪名扣下来,最轻也是前途尽毁,再无升迁可能。

孙坚出身寒门,没有什么背景,急需攀附有关系的人摆平此事。

恰逢袁术正在南阳郡招兵买马,离孙坚很近,孙坚手下已有两万士兵,兵强马壮,袁术钱多粮足,只缺兵将,肯定乐于接受他。

想到这里,孙坚立刻给袁术去信,表示自己莽撞,误杀荆州刺史,悔恨不已,希望得到袁术的庇护,以后愿在袁术麾下效犬马之劳,讨伐董卓为袁家报仇。

袁术接到信大喜。

孙坚英勇善战,有“江东猛虎”的名声,这么一员悍将带着几万兵马送上门来,简直是正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袁术不懂打仗,但有钱有粮,孙坚没有家底,但是擅长打仗,天作之合。袁术马上回信给孙坚,应允帮他摆平此事,请他尽快带兵来南阳郡鲁阳县汇合。

满朝皆是袁氏的门生故吏,袁术稍微打了个招呼就摆平了孙坚的事,给荆州刺史王睿随便安了个罪名,把孙坚杀王睿说成不仅无过而且有功,孙坚不仅没被降罪,还新得了个中郎将的官职。

袁术迅速摆平此事,让孙坚见识了袁家的手眼通天,坚定了要投靠袁术的决心。于是孙坚引兵直上,到了南阳,杀了董卓派来监视袁术的南阳太守张咨,带着张咨的人头来和袁术汇合,作为给袁术的投名状。

袁术大为满意,马上又上表奏请,封了孙坚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

孙坚平步青云,大受鼓舞,对袁术更加尽心尽力。

袁术给袁夫人来信,邀请他们一家来南阳。

袁术现在钱粮充足,自己招募了一万兵,又有孙坚带来的两万兵马,兵多将寡。孙坚是外人,袁术并不完全放心,而桥蕤在边关多年,经验丰富,又是亲戚值得信任,袁术需要桥蕤来牵制孙坚。

桥蕤自从知道袁术起兵后就心痒难耐,每日栏杆拍遍,挑灯看剑,蠢蠢欲动,早有一展拳脚之心,接到袁术的来信后,桥蕤带上家人和仆从,驾车前往南阳与袁术汇合。

桥蕤一家到了南阳,袁术和姐姐谈起袁家灭门之祸,两人抱头痛哭。

接风宴上,袁术给桥蕤一家引见了他新得的猛将孙坚,孙坚看到二桥姐妹很有亲切感,说自己的长子孙策和姐妹俩看起来年龄相仿,一问果然不错。

孙坚感伤:“我的长子孙策和小桥姑娘同年,我常年在外征战,也顾不上管他。”

袁术邀请孙坚把家人接来南阳同住,孙坚摇头:“有家人在就有了牵挂,就舍不得豁出命打仗了。”

有了袁术做靠山,孙坚放开手与董卓一搏。董卓派吕布和胡胗迎战孙坚。

吕布良知尚存,看着董卓杀人如麻,很后悔助纣为虐,他只是想出人头地,没想到竟然为虎作伥,这不是他的本意,但他已经杀了丁原,没有回头路了,只能尽量弥补。于是吕布不肯出力,每次让胡胗带西凉军和禁军顶在前面,他的并州军在后面隔岸观火。

胡胗经常嘲讽吕布寒门出身、卖主求荣,吕布更是不忿,后来发展到不仅不出力,还暗中给胡胗使绊子。

这样一来,董卓军被孙坚军打得节节败退。

孙坚作战悍勇,打仗身先士卒,总是冲在最前面,一路凯歌打进洛阳,逼得董卓弃了洛阳逃到长安。袁术大摆酒席为孙坚庆功。

第8章 瑜策之交

自从父亲去世,周瑜总觉得自己像无根的浮萍。

周异被董卓所害,周瑜每天都在想要如何为父报仇,可他只是一个十五岁少年,有心无力,只能密切关注着各路义兵讨伐董卓的进展。

他失望的发现大部分势力虽然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实际上忙着争权夺利,只有孙坚这一路兵马是真的在坚持与董卓军作战,而且战功卓著,打得董卓节节败退。

周瑜对孙坚将军心怀感激,打听到孙家人住在寿春,他决心要当面答谢恩人,动身前往寿春拜见孙坚的家人。

孙坚有一妻一妾和八个孩子,他把大部分钱用来招兵买马,又常年在外征战顾不上家里,所以孙家的住宅衣食都非常朴素,仆从也很少,跟寒门没什么区别。

周瑜感慨英雄之子怎能屈居陋室,又想到孙坚带兵在外,而他的家眷们单独在寿春,没有人照拂,万一董卓报复就很危险。

周瑜想起父亲的惨祸,想起董卓一贯残忍嗜杀的作风,非常不放心,极力邀请孙坚的家眷搬去舒县和他同住。

孙坚的夫人吴氏觉得无功不受禄,也不想寄人篱下,没有同意搬迁。

孙坚长子孙策和周瑜同岁,只比周瑜大一个月,性格爽朗幽默,交游广阔,颇有名声,而且相貌不凡。

周瑜家境优渥,从小喜欢漂亮的东西,连家中所用的器物他都要亲自挑选一番,只有最精美好看的他才愿意用,因此他见孙策容貌俊美,立时生出好感。

周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待在寿春不肯走。眼看说服吴夫人不容易,就转而天天对孙策软磨硬泡,跟他念叨:周氏是舒县大族,广厦无数,现在只有周瑜和哥哥一家住着,着实有点冷清;孙策他们搬去舒县可以互相照应,肯定比在寿春好,也能让孙坚放心讨伐董卓,不必挂念家人。

孙策与周瑜相处一段时间,觉得周瑜人不错,很真诚。

有天孙策打趣周瑜:“阿瑜,别人对你一点点恩情,你就掏心掏肺的回报,这样太容易被骗了。”

周瑜迷惑:“策兄你要骗我什么?”

“我不骗你,怕有别人骗你。为了防止你被骗,大哥搬去舒县保护你。”

周瑜乐不可支,笑得如春风拂面。

孙策心思敞亮,知道周瑜是好意而非施舍,做主带着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搬到了舒县。

周家宅邸又大又气派,周瑜直接划出一半宅子给了孙家,一应吃穿用度都和自己一样,像对待亲人一般对待孙家母子。

周氏是庐江大族,重视教育,开了家塾,教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周瑜让孙家的孩子们都入了家塾。

孙策对读书不感兴趣,周瑜在家塾上课,他也不去,自己四处交游。只有小他七岁的二弟孙权,天资聪颖,最珍惜学习的机会,小小年纪就发奋苦学。

下学之后,周瑜会带着孙策拜访在舒县的周氏亲族以及父亲的门生故吏。孙策以前的交游大多是寒门,来舒县以后,得周瑜引荐,他终于有机会成为名门望族的座上宾,和世家大族拉近了关系。

孙策和周瑜同岁,个子却比周瑜高出一个头,还健壮挺拔,刀剑枪棒样样都是高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