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红楼同人)[红楼]男装(82)

作者:则美 阅读记录

司徒越愁的已经四天三夜没敢合眼,要找出这批粮食,没有任何的动静是绝不可能的,刑部的人还没来,司徒越只好让江南地区的皇商汇集到了与金陵相聚三百里的大永州,这里就是江南大仓的所在地。

司徒越的要求很简单,让皇商走访,凡是粮油商户,今年开春以来,所在地的大户人家,哪一家没有买卖粮食,若是买卖了,数额多少,三日之内飞马来报,若有不实,后果自负。

司徒越想的很简单,让各路行商注意,近来在商路上,有什么人运了粮食或是车辙印子明显不同的,都要上报,凡是来报的,不管真假统统免一年的税收。

因为暗卫也在查这件事,司徒越不敢让秦二他们出动,一旦出动两方一交手,方云必会放弃查粮也要查出谁养了这么一支影卫。司徒越不得不防着点。

夜晚,夏日的星子落了满天,司徒越让程掬举着灯笼,走进了其中的一间仓室。北方的直隶大仓,建立之初,先在地上挖好一个大坑,这个坑最少六丈深,地下铺厚厚的石灰,石灰三尺厚,然后用砖头垒,细黏土烧砖,砖头个个巴掌大小,方方正正的放好,混好了特制的土,前期用清水把土混成稀泥砌好砖墙,这种墙上下左右都要覆盖到,再修螺旋状楼梯通向底部,半干的时候用糯米汁浇灌,干了之后用极薄的刀片插进缝隙里面去,若是插的进去,再浇灌一层糯米汁,直至插不进去刀片为止。粮食入库前除了一番检查自检的规矩,还要用当年新麦子的干燥麦秸秆铺在底部一丈厚,上面放油布,油布上面倒粮食,直到新粮食掩盖了楼梯,与地面齐平,这算是一个仓室。

北方干燥,放入地下定期晾晒不怕潮湿,南方就不能这么做,南方用极大的瓮,再用高粱杆子变成围栏卡在瓮上,粮食从上面倒下去,一间仓室放十只大瓮,但从外观上看,直隶大仓的规模远远比不上江南的,然而,直隶的存粮才是最多的。

司徒越在大瓮之间走来走去,外边众侍卫点了火把,驱赶着原来江南大仓的官吏们干活,到了今日没有一个人暗地里告发此事,司徒越有点担心。出现这种事情,要么就是大家谁都不干净,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那些官吏无所畏惧。要么就是有些事连他这个荣郡王就不一定能镇得住的,如果是后者,事情就严重的多了。想到宁国府里祠堂下的密室里藏了众多的盔甲,司徒越深吸一口气,事情要是真的是这样的,那么她也不惧跨马提枪拼杀一番了。

司徒越出了仓室,坐在外边的椅子上,斜着身子靠在椅背上,盯着这些人神色莫名,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天了,江南人心惶惶,再不拿出点实质性的进展,人心会越来越浮躁。

看来,还要让这群人吃点苦头,一日三餐改成两餐,每餐粮食减半,反正粮食找不到大家都没得吃。

吃饭......司徒越把站在一边的一个家将喊了过来,“让你们日日盯着这些官吏家里,他们这几日是怎么吃饭的?有家里有老人的吗?总有人是孝子,他们谁家的老人饿昏了?”

“王爷,没人饿昏过去啊。”

“没人,本王说过,不允许任何人......他们家里有存粮?”

“是,就是没菜,日日吃粥也可以的,腌菜吃也行啊。”

“原来是这样,哼。等皇商送来了消息立即拿来给本王。”司徒越站起来,把那些还在干活的官吏让侍卫们驱赶过来对着他们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夜诸位里面有那寒窗苦读的饱学之士,有那上有老母下有妻小的市井丈夫,如今,有人已经告诉了本王,你们玩忽职守,暗地里私吞了一部分今年的粮食,不管这么做是为了筹钱还是为了应付上官,但是这事本王已经知道了,如今,大仓再扫半天也就干净了。本王给过你们机会,你们不愿意找本王说道说道,本王也就不说多了,明日,所有人送银场去,一天一顿饭,让大伙也知道饥肠辘辘是什么世道。至于各位的家人,本王会招呼他们的。”

随后把人驱赶回去继续干活,天一亮,就要赶到就近的银场,荣郡王府的侍卫负责押送。

司徒越对刚才的那个回话的家将说“你让兄弟们出面,暗地里向他们索要银子,就说可以给他们传递消息或者是递话。他们要是给什么让兄弟们接了,老规矩,拿银子不干活,别坏了底线。还有,就是有那自尽的也要拦着,他们要是有了那念头,一天给一顿稀粥,人别死了就行,饿着吧。”

第二天一早,侍卫们分为两班,一部分驻守大仓一部分骑着马把官吏的手捆在一处,串成一串押往西南的银场。有些人被押走的时候哭哭啼啼,惹的侍卫不耐烦,直接抽了几马鞭才完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