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APH/黑塔利亚同人)「红色组」长冬如许+番外(73)

作者:以沫 阅读记录

他老了,激情已经褪去,记忆也开始模糊不清。往事如镜花水月,纵然留下美轮美奂的残影,但要是走近去探究——事情记不全了、细节也对不上了,水中月影一碰就碎。他有时候疑惑,在中国的事情真有那么美好吗?还是他因为生活不顺,经年累月将回忆改造成了现在的样子?

其实只要细想,就会发现其中的荒诞之处。王耀与他的交往从头到尾都浸透着虚伪和算计,王耀欺骗并利用了他,或许早将他抛诸脑后,他却深陷其中念念不忘。即使找到王耀又能怎么样,他会去质问王耀当年为什么要骗他吗?这又有什么意义,只是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可悲,明白自己确实从未被爱过。

回忆本就是主观而多变的东西,同样一件事,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主观感受来记住它,而这件事本身在发生的一刹那便流入奔腾的历史长河。脚下是浑浊而真实的生活:他想要逃离的家庭生活、和女儿紧张的关系、无法理解的剧变中的祖国。所有这一切让伊万把记忆改造成如今的模样,成为他寄托感情的精神故乡。

精神故乡的宝贵之处正在于我们永远都回不去,因此可以尽情声称它比一切真实存在的事物都更好。我们因此相信这个世界上仍有一片净土,从而心怀光明地活下去。

不要试图回到那里,也不要去找他。这是最明智的做法。

可娜塔莎不相信,她执着地认定伊万去中国是为了找王耀,说要是伊万去中国她就再也不认他这个哥哥了。何况她的朋友和社会关系都在莫斯科,娜塔莎也不想离开这里去一个文化和语言都截然不同的国度。

伊万并非一定要得到娜塔莎的同意,尽管血脉将他们连接在一起,但他们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可当伊万回顾往昔,娜塔莎是唯一陪伴他度过漫长岁月的人。

1993年底俄罗斯发生宪政危机,叶利钦强行解散议会,几乎要演变成内战;1994年政府颁布了新的经济改革方案,但经济仍然不见起色。伊万明知俄罗斯的情况在一天天恶化,他不能把娜塔莎一个人留在这里。

伊万与中国的实验室保持联系,期间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去过几次哈尔滨。伊万曾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待过两年,过去的友谊仍旧没有被遗忘。一位旧识现在是系主任,他真诚地邀请伊万来他们学校工作。

伊万告诉娜塔莎,去中国就不用担心吃不上饭了。每次他去中国总会带些东西回来,最常带的是方便面,和其他零碎满满地塞一整个皮箱,回来还能换别的东西。

渐渐地娜塔莎也有些动心。她犹豫许久,最终向伊万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说:“那你不要去上海。”

伊万答应了,于是他们在1994年底一起来到中国。

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并没让他们觉得离家太远。这座由俄罗斯人奠基的城市仍然保留许多俄式建筑,尤其是中央大街,常在不经意间给他们带来家乡的气息。

最大的不便是语言不通。和过去不一样,现在中国的学生都不学俄语了,英语才是毋庸置疑的第一外语。伊万英语还行,但他和他的中国学生口语都算不上很好,有时候因为口音问题重复几遍也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不得不拿纸把单词写下来。

既然有这样的困难,伊万原本也很愿意学中文,他便开始学了。他的学生中不少也会把俄语课作为二外,实验室里中英俄三种语言混着用,交流还算顺畅。

娜塔莎一开始不想学中文,但语言不通总是诸多不便。她想将来能不能开个诊所,便也开始学了——当然后来她意识到她的医师执照在中国用不了,这是后话。但自从能简单地用中文交流之后,她便与邻居熟悉了起来,经常相约晨练、逛街,也不觉得无聊了。

鸡飞狗跳的一两年后,他们都逐渐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伊万重新得到研究经费,实验室的工作步入正轨。娜塔莎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其中还有本地的俄罗斯族人,现在中文说得比伊万还好。朋友们知道娜塔莎原来是医生,要是身体有点小毛病都会来问她。娜塔莎总是乐于帮忙,很高兴自己多年的医术还用得上。

和在莫斯科时一样,他们仍然时常为琐事而争吵,但这不就是生活本来的面貌吗?

伊万并非从没想过要去上海,但每当他这么想的时候,他总是同时感到希望和畏惧。当他学会中文里“近乡情怯”这个词语时,他觉得这再贴切不过了。尽管上海并不是他的故乡,心情却完全是相通的。

他的内心仍在追问当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王耀要对他如此决绝。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去探究。也许他从来都没弄明白真正的王耀是怎么样的,即使找到王耀,也许他最终得到的只有嘲笑和不屑。他的愚蠢和痴心让他念念不忘,他咎由自取,这是再好不过的嘲笑他的理由。他害怕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样他连那个美好的影子都要失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