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番外(342)

作者:天予昭晖 阅读记录

饭桌上,朱翊钧说起这事:“文渊阁是朝廷最重要的地方,在这里当差,可没有无名之辈,我想请父皇给踏雪封个官。”

隆庆乐不可支:“哪有给猫封官的道理。”

“有的!”这个朱翊钧可比他父皇了解,“以前,皇爷爷就把霜眉封作‘虬龙’。”

隆庆说:“那只是封号,又不是官职。”

朱翊钧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退了一步:“那就给个封号吧。”

隆庆问道:“钧儿想要什么封号?”

朱翊钧想了想:“就封它作文渊阁捕鼠大学士!”

“哈哈哈哈哈哈哈!”

隆庆觉得这趟坤宁宫没白来,他儿子都十一二岁了,平时分析国政,头头是道,说起一只猫,竟然还是这么可爱。

给猫封官只是一家人餐桌上的玩笑,朱翊钧只要来坤宁宫,总会想方设法把隆庆也拉来。他是个开心果,最擅长活跃气氛,一家人其乐融融,倒也热闹。

弟弟妹妹都已经三岁多了,朱尧媛机灵可爱,朱翊钧教她诗词,几遍她就能背下来了。

朱翊镠就傻傻的,只会跟在他后面,抱着他的腿,喊“哥哥,哥哥”。

毕竟是亲弟弟,朱翊钧也觉得他很可爱。

朱翊钧把寻来的那块松烟墨送给徐渭,本以为对方会很喜欢,仔细一瞧,徐渭的神情却淡淡的。

朱翊钧问道:“徐先生对这块墨不满意吗?”

徐渭摇头,拿着那块墨细细的看过:“难得的上品,绘须眉、蝶翅最佳。不过,我用不上。”

朱翊钧好奇道:“为什么用不上?”

徐渭笑道:“不是我的流派。”

朱翊钧更好奇了:“那你是什么流派?”

徐渭笑道:“我自成一派。”

“……”

这话虽然狂妄,倒也不假,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鼻祖,这些都是后世赋予他的诸多头衔。

朱翊钧把他手里那块松烟墨夺过来:“算了,我留着自己用。”

徐渭诧异道:“殿下会作画?”

“不会。”朱翊钧把玩着那块墨,真如石头一般坚硬,他这练武之人,使足了劲儿,也按不出来一个坑来,“我可以学。”徐渭眼睛一亮:“殿下想学作画?”

他一直觉得朱翊钧聪明,无论何时,少加点拨,就能融会贯通,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想法——将自己毕生绝技传授给他。

只可惜,朱翊钧感兴趣的也就是个兵法和书法。

朱翊钧挑了挑眉:“宣德皇帝学得,我为何学不得?”

徐渭大笑:“殿下天资不凡,自然学得。”

朱翊钧点点头,绕到书案后面:“那就从今日开始吧。”

“不忙,”徐渭说道,“作画与写字有相通之处——得先会看。”

朱翊钧说:“你的我已经看过了。”

“只看我的可不行,需博览百家之作。”

朱翊钧皱眉:“去哪里博览?”

这时候,陈炬站出来笑着提醒他:“殿下,咱们这儿可是皇城,随便一幅字画,到了民间,那也是无价之宝。”

朱翊钧明白了:“我皇爷爷的私库,不,现在是我父皇的私库里肯定有。”

隆庆不爱读书,不爱字画,不爱古玩,只爱漂亮姑娘,每年都要选一堆,留在后宫慢慢享用。

朱翊钧要紧皇上的私库,还是得先和他父皇打个招呼,隆庆都没问题他要进去做什么,就直接准了,让他喜欢什么随便拿。

以前世宗被他哄高兴了,也让黄锦带他进库房,喜欢什么随便拿。

朱翊钧那时还小,没什么喜欢的,别说随便拿,他连进都不进。

这还是第一次走进宫里的库房,太监说,这只是其中一处,用不上的金银器物,宝珠珊瑚,碑帖字画,应有尽有。

除了看管仓库的太监,徐渭、冯保和陈炬跟着他一起进来,朱翊钧可以随便拿,他们可不行,三个人就是跟着太子殿下进来看看热闹。

朱翊钧随手拿起一幅画,展开,问道:“这是什么?”

徐渭指指落款和钤印:“这儿写着呢,王蒙的《稚川移居图》。”

朱翊钧又问:“画的什么?”

“晋代葛洪携带家眷移居罗浮山,修道炼丹。”

朱翊钧乐了:“是我皇爷爷喜欢的。”他又问,“这上面是什么?”

“题诗,这是王蒙的,这些都是后人题上去的。”

朱翊钧说:“好好一幅画,都快写不下了,还有这些印,又是什么?”

冯保回道:“这个是收藏印,证明画的主人曾经拥有过他。”

朱翊钧说:“让它保持原有的样子不好吗?”

徐渭只给他看:“韩性、倪瓒、陶复初,每一位都是书画大家,正因为他们的题诗,才让此画分外珍贵。”

朱翊钧笑道:“我把这幅画赐给小野,他什么都不懂,但也想证明自己拥有了它,于是也在上面用印,你还会觉得他珍贵吗?”

“……”

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好像有些道理。

朱翊钧把画递给陈炬,让他卷起来放回原位,又去拿另一幅。

画卷展开,朱翊钧却没有第一时间询问旁边的人,而是自己低头看了起来:“我怎么觉得……这地方有点熟悉。”

冯保看了一眼题字和落款,笑道:“殿下再想想。”

朱翊钧指着一处地方:“有点像万岁山,又不太想。”

他也去看题字,惊讶的发现,这幅画就叫《万岁山图》:“哇,真是画的万岁山。”

“没错,不过……”陈炬欲言又止。

朱翊钧问道:“不过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