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清穿]太子的作精胞弟+番外(104)
作者:衾寒月暖 阅读记录
“可是朕吵醒你了?”康熙忙给太子拿了件披风裹着他。
父子俩坐在床边,聊起了天。
“皇阿玛若有烦心事,不如说给儿臣听一听,左右儿臣也睡不着。”
“也罢,是关于迁界以及重开海禁的事。”
一听这个太子立马不困了。
为了让太子明白迁界与海禁的始末,康熙还细细与他说了一遍往事。
太子尽力按捺住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地开始蛊动康熙说:“儿臣觉得这位姚大人说的极对,既然有这样多的好处,皇阿玛为何还要犹豫不决?”
“可贼寇尚未除尽,万一他们借着上岸抢掠壮大自身,岂非养虎为患?”
“皇阿玛!既然贼寇未除尽,那便派兵除去他们不就行了。”太子注视着康熙的眼睛,这本就是皇阿玛之后做的事情。
“哪有这般容易,福建与台湾之间,隔着一道海峡,想要攻打过去,得有船才行。”
“那就造船啊!”太子步步引诱。
“造船得有钱,如今国库哪里有这么多的银子?”康熙想起这个就觉得头疼。
“可是开了海禁,不就有钱了吗?”太子终于忍不住勾起了唇角,露出笑来。
“……是啊,开了海禁,就可以收更多的赋税,可以收鱼盐之利,富国利民!”康熙终于想通了。
“朕的保成不愧是朕亲选的太子!好啊,那便开海禁!”
第45章
第二日,康熙召集群臣,在御书房商议开海禁的相关事宜。
既然皇上有意重开海禁,索额图便想着该如何尽量减少弊端。
“启禀皇上,之前说到,开海禁亦有弊端,其一便是没有可供出海的大船,百姓家中只有小船,不利于在海上长时间航行,无法抵御风暴袭击,臣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你说,朕听听看。”
“一家之力不足以造大船,不如令百姓集宗族之力,共同建造适合出海的船只,朝廷亲自监管,只许大船出海,同时禁止小船出海。”
做足了功课的明珠不屑地哂笑了一声。
“敢问索大人,你可知沿海的百姓有多少伶仃的散户?多年战乱,当年迁界的百姓没了赖以为生的田地,各自逃难,半数以上死在了逃难的路上,宗族?一个村子里能剩下两三户的都算是幸运的了。”
这个索额图还真不清楚,被明珠堵得没话说。
“开海禁之意,原为有利于穷民生计。若是只准大船入海,恐怕确实如明珠所说,百姓们无力营造大船。既如此,便随他们自己,海上凶险,一旦选择出海,生死有命,朝廷概不负责。”
“今年已经快要到冬日了,便等到明年开春,再正式开海禁。”
“皇上圣明!”
解决了心头大患之后,康熙的睡眠也恢复了,太子也松了一口气,又想起之前自己看过的历年赋税账册,海关也务必早日建立起来。
大清的全盛时期,海关的税额一年可高达五十万两,占大清所有赋税的六分之一,有了这笔钱,别说造大船了,便是造大炮也使得。
不过这也急不得,至少得等到明年海禁正式开启之后,才能提一提。
这还只是收些赋税,若是仿照明朝,朝廷自己生产瓷器和丝绸,将大清独有的商品运往世界其他各国售卖,恐怕获利会更多。
对了,皇阿玛不是已经让内务府的工匠研制出,该如何制造机械了吗?还可以将这些机械加以改造,变成大清的商品,再重新售卖给西洋人。
太子越想越激动,生怕自己忘了,便拿了一本空白的册子,将自己想到的点子,全都记在上面,等日后有机会,一一将它们变为现实。
有了钱,保宁喜欢什么样的奇珍异宝,他都能替他弄来。
重开海禁的细则还得由大臣们慢慢商议着,再一一制订好,这事需要时间。
倒是云南那边的战况有了新的变动。
“启禀皇上,前方战报,叛军吴世幡利用云南当地一巨兽助战,此兽便是大象。大象经过专人训练,听人指挥,体格巨大,冲击力强,而且皮肉极厚,表面又韧,士兵们所持的长刀长枪,还有利箭,皆不易伤害到它。我方将士损失颇为惨重。”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不妨都说出来听听。”康熙最善于听取群臣的意见,取其精华,运用到实际。
底下的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可一时之间,谁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就连平时发言最积极的索额图与明珠,都闭口不言,各自陷入沉思中。
这已经不是吴世璠第一回用大象来应对清军了,每每对上他的象阵,大清这方总是处于下风。
上一篇:[原神]复国是不可能复国的.
下一篇:贵妃翻车日常[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