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清穿]太子的作精胞弟+番外(103)
作者:衾寒月暖 阅读记录
于是朱笔在折子上批了一段字,批阅后的折子被送回了索额图府上,跟折子一道送去的还有一位太医。
那太医替他诊了脉开了方子,便回宫复命去了。
“索额图当真病了?”康熙语气淡淡的,听不出是喜是怒。
太医回道:“启禀皇上,索大人确实得了风寒,身子有些虚弱,不过只要按时吃药,好生休养几日便可痊愈。”
送走了太医以后,索额图立马回到书房,将其他人都打发了出去,屏住呼吸,缓缓打开了那本自己写的折子。
“卿辅弼重臣,勤敏练达,自用兵以来,翼赞筹画,克合机宜。望卿早日痊愈,政务繁多,须卿助朕。”
这三行字,索额图来回看了十几遍,终于放下了压在心中的那颗沉重的大石头。
“多亏了那日太子殿下提点,否则失了圣心,老夫这头顶上的乌纱帽,怕是真的就要保不住了,赫舍里一族的荣耀也会就此断送。”
索额图又休养了七八日,这才重新回到朝中,第二日,便被康熙提为领侍卫内大臣。
“臣领旨!多谢皇上圣恩!”
内大臣掌管统率侍卫亲军,护卫皇帝,地位颇为尊崇,非皇帝十分信重之人,万万是触碰不到的。
这意味着皇上是将他索额图看做最信任的臣子,这如何不让他激动?索额图顿时挺直了背脊,觉着今天的天儿都比平时更蓝了。
不过他一直谨记着太子那句“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
在皇上询问朝中政事的时候,主动推荐了不少有能力的人,即便有些是依附明珠那边的。
这段时日观索额图的所作所为,康熙还算满意,在□□一事上,他确实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如今厦门已收复,福建的沿海诸岛也基本在大清的控制之下,里边自然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又过了一个多月,康熙将索额图任命了议政大臣,在用人吏治,出征用兵等事情上,多采纳了他的意见。
近来朝中还有一件大事,大臣们多番争议,一直未能最终决断。
事情的起因是给事中李迥条上了一本有关出海贸易的折子,本来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毕竟从顺治朝开始,一直实行海禁,索额图也看过这本折子里写的内容,还是他亲自打回去的,给了个再议。
谁知过了几日,明珠突然上奏说:“启禀皇上,出海有利于民生,如今福建已尽数收复,且福建除鸟船外,也有不少其他船只,虽不是特别大,但也可以用于出海,臣以为可以开海禁。”
“你们怎么看呢?”康熙询问朝中诸位大臣,想再听听他们的意见。
偏于保守的保和殿大学士兼太子太师李霨上奏:“皇上,船若太小,虽能冒险出海,但毕竟不安全,危险太高,海面时有风暴,小船压根抵挡不住,如此更容易折损沿海人口。”
机敏圆润,资历更深的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却说:“出海贸易,确实对民生非常有利,我朝实行海禁几十年,沿海地区人丁迁移,如今更加贫困,若能出海贸易,当地人可以此为营生,有了生存之本,才能长久地居于此地,繁衍生息。”
索额图看了一眼明珠,知道他是想以此博取皇上的另眼相看,开海禁确实有利有弊,端看皇上怎么决定了。
他又抬头看了一眼龙椅上端坐着的天子,却发现自己根本不能从皇上的表情中,分辨出他的心中所想。
这段时日,他确实主动提出了不少建议,可每一条建议都是回家之后深思熟虑过的,今日议论的海禁一事,他并未细细研究过,此时多说,非但不能在皇上面前展示自己的有用之处,反而还容易出错。
倒不如不说,静静听着,这样的大事,总归也不是一两日便能下决定的。
不日,福建总督姚启圣上了本密折,其中提及开海禁相关的“还界”一事。
当时郑成功盘踞在台湾,台湾不适合播种谷物,无法自给自足,他便率领手底下的寇贼,时不时上岸侵扰百姓,烧杀掳掠。
彼时,三藩作乱,朝廷无力出兵清缴寇贼,只得强行下令,命沿海百姓往内地搬迁,在海边留下了宽度约为三十至一百里不等的区域,不许任何人居住。
此时三藩之乱大致平息,贼寇不足为惧。
姚启圣认为若迁回原界,重开海禁,不但可以增加朝廷赋税,还可以遂民生,甚至朝廷还能够做一些鱼类和海盐的营生。
看完了姚启圣的这封折子,康熙连着两个晚上没有睡着,一直在思考,两者的利弊与得失。
“皇阿玛这几日为何失眠?”跟他睡在一起的太子被他弄得也睡不好,便主动问了一句。
上一篇:[原神]复国是不可能复国的.
下一篇:贵妃翻车日常[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