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山(131)
思归的外公去得很早,甚至早在外孙女出生前就撒手人寰;外婆则是在归归初一那年因病离世。
老人去世前归归在病床前见了她最后一面, 那时老太太戴着呼吸机,弥留之际的呼吸声艰难得像是呼哧呼哧的风箱, 让她好好学习,说以后的日子就是你和你妈相依为命了。
相依为命。
余思归看着窗外交错景色, 忽然呆呆地开口:“妈……”
柳敏嗯了声,从后视镜望向女儿。
“你当年喜欢上爸爸,究竟是什么原因呀?”
思归好奇地问。
柳敏愣了下,似乎没料到女儿会问这问题,紧接着她用一种非常酸涩的眼神望向女儿,很柔软地问:“怎么了?”
余思归慌了一瞬,道:“没、没什么。我就是突然有点好奇……”
柳敏从后视镜里酸涩地看着闺女,忽而一笑,很清淡地道:
“不告诉你。”
“……”
归归愤怒地哦了声,将脑袋靠回了窗户上。
窗外风景变幻,车内母女二人间流淌着一种默契的静谧,白菊散发着淡泊清香,另外还有初夏的水果随着路况轻微颠簸。
“这也不说那也不说,”
思归脾气很大,瞪向妈妈:
“怎么喜欢上的也不说,怎么遇见的也不说,为什么会离婚也不说。什么都瞒着我,妈妈你也太过分了点。”
柳敏听了嗤地笑起来,通过后视镜看着女儿,饶有趣味地问:“妈倒是更好奇你为什么突然想知道这个。”
归归直截了当地问:“我告诉你的话你会开口吗?”
她妈想了想,笑眯眯地告诉自己的女儿:
“应该不会。”
余思归很愤怒地切了一声,把脑袋贴在窗户上,看向车外飞掠而过的街道。
-
柳敏总是这样。
她表面上是个开明的母亲,大方向上从不隐瞒,余思归晓得那个千里之外、赋予了自己姓氏的父亲的长相和地址,知道他已经再婚、有了一个儿子;却不知道他和妈妈离婚的始末,更不知道属于妈妈的那部分故事。
那故事像是被妈妈封存起来了,却更像是不把她当成大人。
因为是小孩,所以对对方缄默不语。余思归感觉自己都没被尊重过,不是母女俩相依为命吗——为什么连这个都不肯告诉我?
下一秒思归心里冒出熊熊鬼火,心想把这事儿干得更登峰造极的,还另有其人。
“……”
余思归点开盛淅的微信,想骂他两句解解恨,可是手机触及键盘的瞬间,却突然卡住了壳儿。
“妈妈,”思归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
“‘光刻’是什么?”
柳敏一怔:“啊?”
“就是,”思归茫然道,“妈妈,你博士论文里其他的概念我都在你现在研究的东西里见过,但是‘光刻’那俩字就和你现在做的半点不搭边了。我实在是没太弄懂。它究竟是做什么的?”
——《基于MEMS及UV-LIGA技术的激光光刻精度研究》,思归那天晚上查到的、柳敏被CNKI藏匿起来的,博士毕业论文。
柳敏似乎也没想到女儿查了她的毕业论文,顿了下,答道:“光刻……光刻是一种技术,和蚀刻相对。蚀刻更多时候是化学方法;光刻则更偏向物理方式一些,操作上严格来说是用激光在硅片上打下痕迹,再进行下一步加工的、一种属于微型集成电路的刻蚀方式。”
余思归一愣:“这个技术很尖端吗?”
“怎么会。”柳敏笑起来,“这技术已经非常非常久了,普及度也非常高。归归你想了解?想了解的话暑假可以来我们学生实验室看看,我们本科专业实验课里都会用到光刻机,用来了解原理是很好用的。”
思归完全没料到这答案,呆呆地问:“非……非常久了?普及度也非常高?”
普及度高。
高到连本科的实验课都能配备一台必需的仪器——可是为什么妈妈现在的研究方向和这个半点不沾边了?
……成本高,过于尖端,寻常学校难以支撑。
那个甚至需要靠科技部之上的人士来统筹、来调配资金,金贵得需要靠真金白银一点点呵护、一点点垒就的项目。
竟然年代久远,而且普及度高,是件让人很难理解的事情。
“光刻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技术,”柳敏很温和地道,“至今经久不衰,历经数代改良,我博士期间做的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这个,也确实是拿这个毕业的。”
绿灯亮,车停在公墓前的支流里,然后她又笑起来,提醒女儿:“你还记得妈妈抱着你,给你带护目镜,看仪器里劈劈啪啪的激光吗?那也是光刻程序的一部分,当时是在给硅片曝光,是光刻技术里最关键的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