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王(153)
夫妻这几句话又勾起了于太太的心事,一时沉默了。慎年兄妹却没有察觉,仍坐在琴房的小沙发里,并着头喁喁私语。他们两个向来比别人亲近些,大家早都看惯了,也没人去打扰,忽然听令年提高了声音嗔道:“你胡说八道。”于太太等人话头一停,都疑惑地扭过去头,令年这才察觉失言,顿时脸上红透,瞪了他一眼,垂头拿起一本小说,佯做专心地看了起来。
大少奶奶一心二用,把年夜饭的菜单拟好了,呈给于太太过目,一边笑道:“咱们家里,就两个人能和二弟说到一起,一个是小妹,一个是大毛,连妈尚且靠后。”
康年道:“你又没上过学堂,跟你有什么好说的?”不理会大少奶奶睨他的眼神,康年套上了袍子,说要再去衙门里应年前最后一个卯,这时听差送了衙门的条子来,康年看完就皱起了眉。
何妈送他到门口,催促了一句:“大少爷,还走吗?”
康年摇头,把条子折了起来,一边摘帽子,走回来说道:“坏得很,果然上海也闹鼠疫了。”
众人立即惶然了。于太太很厌恶:“大过年的,怎么闹这种事情?”
“报纸上没听说呀?”大少奶奶还不信。
“报纸上哪敢讲?百姓要乱的。”康年道,“租界工部局派了医护去城郊挨家挨户检疫,乡民不肯,又闹起来了,巡捕房才抓了十二个人。这个年是过不成了。”
于太太心情很不好,说:“你们都跟我回溪口,躲一躲疫情好了。”
康年苦笑道:“这个时候,我哪能躲?朝廷要设立临时医院,收治所有染疫的病人。东北疫情已经压下去了,上海不要个把月,大概也能控制住。年后我得去趟衙门看看。”大少奶奶原本就要带子女回湖州去拜年的,康年道:“我看小妹年后也不要回南京上学了,先跟妈在溪口住一段时间。慎年在这里和我有个照应。”
令年已经在琴房里侧耳聆听了一会,闻言放下书,走来说道:“南京没有疫情,过完年我还要回去上学的。”于太太便把心思都放在了芳岁姐弟身上,细细地叮嘱卢氏,在湖州要紧闭门户,切忌和东北疫区来的人打交道,而何妈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收拾行李了。
康年想了起来,问慎年:“你是不是发一大笔财了?现在市面上药材短缺得厉害。”
卢氏一听家里还在做药材生意,眼睛都亮了,忙说:“那肯定了。从秋天东北闹鼠疫那会开始,上海的捕鼠笼、老鼠药都翻了好几番了。”
慎年坐在令年身边,说:“这种生意是碰运气的,刚好碰上了。不等疫情结束就要收手了,囤货卖不出去,亏得更厉害。”
于太太点头,对卢氏道:“可不是,你看当初那个程先生……”
康年因为陈四那件事,对宝菊心存了芥蒂,这会因为家里生意有了转机,算是个喜讯,他说:“宝菊还不错。他年后要回来盘账吗?”
慎年说是,话到这里,他正好告诉康年:“年后我打算在小东门、十六铺和洋泾浜这些地方开几个铺面,做银行。总号租给了汇丰,其余分号也可以把钱庄的牌子摘了,出租也好,转手也好,以后都用不着了。”
“银行?”康年愕然,“你在小东门这种下九流的地方开银行?朝廷敢给你生意做吗?”
令年正在和卢氏说笑,闻言也转过脸来,看着慎年。
慎年道:“于家自己的银行,跟朝廷没关系。”
康年笑道,“哦,我险些忘了,你看不上跟朝廷做生意。那你什么打算,跟那些黄包车夫、堂子里的妓|女,小摊小贩,还有帮会里的街痞流氓打交道?个个口袋比脸面还干净,你指望他们捧着银子来找你存?”
慎年也笑了笑,说:“他们穷是穷,一块银元还是拿得出来的。”
“一块钱,”康年不断点头,“你靠一块钱开银行。”
面对康年的挖苦,慎年还很坦然,说:“大哥,一块钱是不多。庚子年的时候,洋人给朝廷算赔款,四亿五千个人,每人头上摊一两,就是四亿五千两,这一块钱微不足道吗?到现在朝廷都还背着债,全大清的人都为了这笔债起早贪黑地忙活。中国什么不缺啊?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车夫□□,小摊小贩,兜里只有一块钱,还得绞尽脑汁地找地方存起来,生怕被朝廷盘剥了,被强盗打劫了。”
“住口!”康年气得脸色铁青,厉喝一声,他指着慎年,“朝廷被洋人羞辱的时候,你在哪里?你是在船舰上浴血奋战了,还是身负骂名,替朝廷和百姓奔波斡旋了?但凡是个人,提起这事心都要滴血,谁给你的脸面,整天把它挂在嘴上,用来耻笑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