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王(131)

作者:绣猫

慎年本来就有点吓唬她的意思,他忍着冲动,把她的盘扣系了起来,手按在她胸口上,那颗心,想必已经提到嗓子眼了。慎年说:“以后再不听管,我就使劲拽一拽绳,给你跌个大跟头。”

令年恨死他了,把他的手狠狠打掉,生怕有人此刻闯进来,她手慌脚乱地整理裙褂。慎年替她把脖子后头的绒线系起来,她那里有点零碎的小细发,他亲了亲,柔声说:“我去南京看你。“

令年忙道:“你别来。”

“那你回来看我?”

她仍旧说不,两人正在喁喁低语,外头突然有人叩门,说卞公子来接三小姐了,让二少爷出去见客。令年脸色都变了,慎年答应了一声,等听差脚步声远去了,他抱着她,在耳边低语:“我现在不方便出门,不送你了。”把令年的脸转过来,他看了她几眼,意味深长:“卞小英如果真对你很好,那你更该好好想想了。”

令年心烦意乱,把他推开,等脸上的潮红都褪去了,匆匆离开书房。从见面到一起出门,她都没有去看卞小英,脸色显得异常凝重。于太太等人乘车送她到码头,上了船,令年回首去看渐行渐远的江岸,洁白的芦苇花絮和船尾荡起的水汽像蒙蒙细雪,漫天飘舞。

令年倚着甲板上的栏杆,沉思了一会,她忽然叫了声小英。

卞小英还在琢磨教案,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

令年踯躅许久,又把那个念头暂时克制了:“没什么。”

码头上的人影已经瞧不见了。卞小英思忖说:“你要去南京,二公子也不来送你,我是不明白,你真的从小就跟他最好吗?”

“是呀,” 令年别过脸去,江风拂动着鬓边的头发,她在风里轻声说:“比谁都好。”

第49章

令年很幸运,刚进江南女学,就遇到了一件盛事——两江总督亲自来学堂里巡视。她入学要比别人晚,不巧一位堂姊刚刚退学,要回家待嫁,还有位堂妹跟吕氏去了外祖家,同学们大致只知道她是盐政于老爷的外地亲戚,并没有格外关注,令年很自然就落了单。

她是从帮厨口中得知,总督要训诫讲话,还要召集大家去合影,赶紧换过新领的校服。这时师生们和总督已经呈众星拱月的姿势,在校舍外排列好了,前头架了照相机。令年悄悄走进队尾,占据了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

她们摆出昂首挺胸的姿势,等了好一会,照相机还没有响。是校监之间发生了小小的争议。有人说:小松老师缺席了,没有人告诉她。有人说:她在两枚铜钱那个案子里惹得总督很心烦,不来正好,省得总督看见了又要生气。又有人说:怎么说也是东洋才女,为了彰显两国敦睦,还是把她叫来吧。这时有知道内情的人便说:什么才女,她不就是去东北找她丈夫,丈夫被俄国人打死了,她没有旅费回国,才流落南京的吗?来了几年了,也不见得有什么真学问。

令年听懂了,小松是斯国一的姓。

大家莫衷一是,又不敢惊动总督,等得不耐烦了,校监说:不等了。话音未落,斯国一小跑过来,她穿的布褂长裙,头发在脑后挽个圆圆的发髻,和别的女教员没什么区别,嘴里说着“请等一等”,又冲众人很郑重地鞠了躬,说自己来晚了。

显然前排并没有给她预留出座位,斯国一也很识相,自己绕到后头,像个低眉顺眼的女学生,站在了令年身边。

令年的余光看到她的短褂浆得笔挺,衣襟上别了一束黄灿灿的桂花,香得沁鼻——她大概对照相很重视,所以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打扮,完全没有想到,对校监和总督而言,她其实可有可无。

照相师傅招呼大家往前看。令年便把目光收回来了。这一天,她和所有的女同学一样,穿的窄身蓝褂,洋布裁的黑色百褶裙,新剪的刘海下,一张脸是洁白安静的。应照相师傅的要求,她微显严肃的脸略微缓和了些,因此定格在镜头前,是个很含糊的表情。

两江总督巡视过后,学堂里颁布了几条新的校规:非本地的学生,必须寄宿在校舍里,家在南京城的,则要派父兄或者仆人每天接送上下学。另外,本学堂的学生一律严禁参加校外的集会、诗社,或在公开的场合及报纸发表任何与朝政、民生相关的言论。

南京的街头巷尾,也出现了同盟会、共进会的踪迹。本地女学昌盛,还有女子禁烟会,卫生讲习所,妇人红十字会,连娘子军事团都有了。因为各个学堂、衙门每年送许多人去东洋留学,这里的东洋风又格外盛行,人们喜欢日本产的洋纱洋伞,毛巾胰子,认为他们很擅长仿造西洋货,便宜精致,又很耐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