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后院通现代(182)

作者:重玖

王奶奶点点头:“以后不像以前了,以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也是东家小姐读书才认识几个字的。你妈小的时候村里还组织扫盲班的,这几年这事也没人抓了,刚好轮到春花这一拨人,都给耽搁了。”

可以说,全村或者说整个阳澄湖公社,没有一个人是比王奶奶更重视读书一事的,现在经小美提起,忽然发现整天忙忙碌碌的,把春花给忘掉了。

心里有点觉得愧对这孩子了。

而且,春花将来是要在家里招女婿的,读书明智,她大字不识一个,以后怎么把田家发扬光大?

又一想,孙女今天提到这事,肯定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结合刚才说的大女儿找徒弟一事,心里一动:“乖囡,你的意思是叫春花去你大姑妈那里学雕核雕?”

现代的春花姐姐有没有去学核雕小美不清楚,反正她在苏博没看见介绍,但这里嘛,可以改变的呀:“我是觉得春花姐姐去学挺合适的。这边现在不是不让学吗?我们自家亲戚,偷偷去学,外人又不知道的。

再说,学核雕的话,就一定要学文化知识。春花姐姐刚好没读过书,趁这机会就可以读点书啦。

我还想好了,夏花、我、我爸爸都可以教她的呀。

等她学到和我妈妈一样的水平了,让爸爸两个一起教。”

王奶奶闻言老眼都亮了。

小美这话真是说到她的心窝里了。

顾花娥这媳妇什么都好,干活一把好手,村里第一;家里活计也干得勤快,特别自留地整的菜都吃不完;对老公是爱到骨子里,夫妻感情非常好;对婆婆呢,非常地敬重,那是王奶奶指东她绝不往西的,这么多年,婆媳之间从没红过脸。

什么都好,倒也不是,唯一让王奶奶不满意的,就是媳妇的文化水平太差了点。

媳妇从小就是假小子人设,亲家母也没让她读书,只是参加了扫盲班。

这些年除了读读语录,根本接触不到文字,王奶奶估计媳妇的字都还给老师了。

儿子现在做了老师,王奶奶年轻时在沪市跟着东家小姐在大世界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人家里面的师母,那是大家闺秀,断文识字的。学生们都喜欢跟师母谈心,祝英台连那么大的婚姻大事都交付给师母呢。

现在媳妇字也忘得不认识几个了,怎么当好儿子的贤内助?!

这些想法一直在王奶奶脑中转啊转,就是不知怎么办。

现在孙女无疑给她指了一条明路啊。

王奶奶笑着拉过小美,“啪”地在脸上亲了一口:“乖囡你怎么这么聪明呢?”

“象奶奶呀。”小美笑道。

王奶奶呵呵呵地笑了一会:“也不要辛苦你和夏花了,就让你爸给她俩上课。你妈的字我估计忘得差不多了,就和春花一起学,会的就当复习了。这事秋收一过,就弄起来。”

小美也呵呵地笑:“不知春花姐愿不愿意学核雕?”感觉自己三言两语就决定了春花姐姐的人生,小美有点小心虚。

王奶奶翻了个白眼:“她要不傻肯定喜欢的,多好的机会,人家求还求不来呢。而且我跟你讲啊,你两个姑妈性子象她们的亲娘,温吞水。春花又象你二姑妈,也是三拳头打不出个闷屁的性格。后面夏花、秋花、小四倒是一个比一个泼辣。

这温吞水性格的人,坐得住,人还心细,我想想就觉得春花适合学核雕。

再说了,即使学艺不精,但通过学艺这事,让她读点书,也是一件好事啊。

还把你妈也带上了,唔,真的挺好的。”

王奶奶嘴上说这事不急,等秋收后再决定,但她是个急性子,这天田水官送鸡过来,就忍不住跟女婿说了这事。

田水官是第二个顾花娥,对丈母娘的话和老人家的话一样看待的,那就是绝对不折不扣地执行。

闻言激动道:“老话讲学到一门手艺,走遍天下都有饭吃。这做核雕又不吃力的,素英姐又是春花嫡亲的姨妈,肯定用心教她的;培根书读得多,水平又高,让她识点字,不像我做睁眼瞎,这些好事让孩子都占全了。就是要辛苦素英姐和培根了。”

王奶奶拍拍额头:“你看我这急性子,我还没去舟山村跟素英夫妻俩提这事呢,培根也不知道我给他找了两个学生。”

田水官也忍不住笑了,丈母娘是急性子,这也是为了自家女儿着想,虽然还没跨出一步,但已经让他很感动了。

“妈妈不急的,马上就要秋收大忙了,大家都要下地的,累得很,等这阵子忙过了,我们夫妻俩和你一起去找素英姐。”

学手艺的态度先要拿出来。

这个时候学徒的规矩还是很大的,象裁缝的话,要学三年才出师,有的师傅真的让徒弟承包家里洗衣服扫地的,甚至还要倒师傅的夜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