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错过与没错过(121)
以上事件是集团新的行政办主任找我借资料时,绘声绘色讲述的,过后我又找他要了当时的会议记录,知晓了何老师在学习会上的具体指导意见。我在想,如果我事先知会史总裁:书名已报给何老师审看过了。他还会不会开如此不严肃的玩笑呢?
七十四
我在家乡曾听一位领导朋友讲过一个笑话,八十年代初期,社会治安形势不是太好,有些小年轻“混混”无所事事,整天东游西逛打架斗殴,除了互斗之外,拳脚还会挥向无辜的行人,无辜的行人有时会不解地问:我又没有撩你,你干嘛打我?小年轻“混混”就会说:听你的意思,如果你一直不撩我,我就一直没机会打你咯!我讨厌你在我前面走路的样子,就能揍你。
所以,流氓的行为逻辑,我们不能以常人的心态去对待。对于职场,类似的故事同样也会发生,你无意中碰了人家的手臂或擦了人家的衣袖,你可能歉意地微笑之后马上忘却了。但对方如果是“混混”,他就会一直盯着你的背影,要么冷不防地扔块砖,要么偷偷地跑到你前面挖个坑。
浦生集团科技公司获得了一笔市级财政扶持资金,柯董比较满意,朱总很有成就感,决定乘势而上申报省级项目。申报材料送给集团盖章,史总裁不同意,意思是需要董事局分管领导签字才行。材料又报给了何老师,何老师认为,以往怎么办的就怎么办,没必要多此一举。见两方僵持不下,朱总不乐意了,因为有前面的“成就”作托底,于是理直气壮地向柯董申诉,柯董对公司利益当然是异常重视,迅速召见了何老师和史总裁训话。
何老师强调说:“科技公司先前申报项目,是集团全程协助办理的,现在却要董事局签字了再盖章,明显人为地增加了一个流程,从工作效率上来说,这是没有必要的。”
史总裁辩解说:“我考虑这次是申报省级项目,材料盖章是次要的,主要是请董事局分管领导对材料把把关,看看是否符合相关政策,以便保证项目顺利申报。”
何老师说:“当时送材料给我,只是说需要签字了再盖章啊,没有提到材料审核呢?”
史总裁说:“我特地让人呈报给董事局分管领导签字的用意,就是对材料不放心啊,我以为你会想到这一点的,我们平时盖章,没有动不动就请示吧?”
“……”
史总裁打的是有备之仗,何老师猝不及防处于下风。柯董发毛了,狠狠地骂了何老师一通。这起事件是史总裁与朱总的“联合行动”,还是史总裁的“个人谋略”?无从考证,但据平总分析,这肯定是个“坑”,谁挖的不知道。
何老师遇上“混混”了,“混混”不可能大度,他们的信条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何老师无意中成了“穷寇”。
秦总“被贬”之后,王副总裁接任了浦生股份公司的总经理,王总上任之后,想急于做出点成绩,拟定了一份关于独立组建股份公司销售团队的方案。她依据“鲶鱼效应”的原理,拟定了“鲶鱼计划”,也就是通过自建销售团队,刺激宏川集团的销售积极性,两边开展竞争和比赛,达到提升销售业绩的目的。
应该说,这份方案的出发点没有问题。问题是在具体实施中,如果一味地顾及到柯董的爱憎好恶,方案就会“变味”了。王总与史总裁是老乡,又在浦生集团一起共过事,于是王总拿着方案与史总裁一起磋商。史总裁给王总的建议是:销售团队就从整个浦生集团内部挑选组建。理由是:其一、重新扩招人员会造成人工成本增加,这是老板不太乐意的;其二、新人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需要时间成本,但老板是急性子,这个因素要考虑;其三、采取优胜劣汰机制,可以借此机会把集团的一些不老实不听话的员工组建进去,行就留,不行就淘汰掉,这样减少了集团的劳资纠纷,这应该符合老板的想法。
此方案报送给了何老师审核,何老师持保留意见。他的理由有两条:一是宏川集团的主营业务是药品营销,他们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机制,现在突兀打破这种格局,有没有必要?如果出现恶意竞争,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不良影响和结果,怎么办?二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产品销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营销经验,才能立足市场打开局面,如果采用简单省事的内部调剂和拼凑的办法,人员素质势必参差不齐,这既不利于团队管理和建设,又可能会影响市场拓展。
迈不过去何老师这道坎,影响了史总裁和王总的“高明计划”,他们没有放弃,直接绕过何老师找柯董汇报。史总裁站在集团的高度阐述了制定方案的“良苦用心”,柯董听了有所“感动”;王总从旁侧击,指出了干部之间有个人矛盾,不能影响工作正常开展。言外之意,何老师对史总裁有成见,所以不支持工作。柯董听了大为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