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289)

作者:樱花荷塘

方芳羞红了脸说:“哎呀妈!人家明家都还没说呢,你着什么急呀?再说了,我和如星商量好了,我们还有大事要办呢!”

明如星怕方芳一不留神说漏嘴了,赶紧扽了扽她说:“妈,这事我们肯定当成大事来办。眼下要先让小芳适应一下新的生活环境,等她心理上、生理上都适应了,我们一定抓紧。

我和小芳商量过,她毕竟也是个大学毕业生,真让她过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阔太太、娇小姐日子反而会把她憋坏的。

家里的丝绸和服装生意与日本人打交道比较多,现在我们还请了懂日语的业务员。

小芳去了,有些不想让外人知道的生意,正好由小芳出面来办,生意上还是有许多事情是要保密的。

今天大家也都看见了,小芳穿丝绸旗袍有多漂亮,我们要是推出新面料、新服装样式,由她穿着这样一亮相,生意一定好得不得了。”

熊倩玉笑笑说:“好是好,你说的这些可都不是轻松的活,我们小芳从小可没有受过这样的累,也不能完全把她当个伙计来用。”

方芳撒着娇说:“哎呀妈!瞧你说的,尽是些动动嘴、穿着衣服摆个姿势的事儿,哪能把人就累坏了?

我又不是泥巴捏成的。您要知道我上大学时做的事情,还不得心疼死了?再说了,给自己家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再累也是愿意的。”

熊倩玉砸吧砸吧嘴说:“老方,你瞧瞧,真应了老话说的,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还没进明家的门儿呢,就再累也愿意了?”

方志庥反而严肃起来了。“这就对了!年轻人,有愿意为之付出的爱人,有愿意为之付出的家庭,有愿意为之付出的事业,就一定会幸福的。

很长时间以来,我看着小芳整天忧国忧民、愁眉苦脸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一两个月不见,现在看到她阳光灿烂,满脸幸福的样子,我们还奢求什么呢?”

听着爸爸严肃的口吻,方芳接过话题说:“爸爸,您何尝不是经常叹短嘘长呢?现在全国的形势……”

明如星捏了一下妻子的手,打断她说:“现在全国无论什么地方,生意都不好做了。不过,我们做的是和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布匹、服装生意,影响不会太大的。

有机会,您带着妈妈和爷爷奶奶们去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上海看一看,顺便也到我的老家大徽州地区去看看,就更加放心了。”

说到徽州熊倩玉似乎想到了什么,她用咨询的口气说:“听说徽州那边,男人们都在外面闯荡去了,娶个老婆往家里一放丢,生儿育女,自生自灭,到处都是从朝庭到乡里奖励守活寡而抑郁而死的贞洁烈女的贞洁牌坊,是不是?”

明如星也不回避。他说:“妈妈说得对。确实在徽州的大地上到处矗立着石头的、木质的,现在还有了洋灰的贞洁牌坊。

但是,那都是几千年封建历史的见证。自从中山先生提倡妇女解放以来,情况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

方志庥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如星,请你把这方面的情况说得具体些。”

明如星看了看妻子,方芳点了点头。

这个小动作被坐在一旁的方芳妈妈看得清清楚楚。她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假装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

明如星迟疑了一下说:“这可能和自然、历史都有些关系。从自然上说,徽州是一个多山地、少良田的地区,人口密度又非常高。

如果都在土地里刨食的话,生活肯定是过不下去的。但是,这一地区又紧邻中国最发达的两个大商圈的边缘地带,到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宁波、杭州、南京都不算太远,到泉州、厦门、福州这些海运中心港口码头也很便捷,使以商养农、以贸易带动手工业成为最现实的养家糊口的路子。

“从历史上讲,鸦片战争后,沿海的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外国人的势力渗透很厉害,许多挣了钱的徽商,并不把家室安在沿海,还是愿意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徽州山地丘陵地带造屋置业,再加上女人们在「无才便是德」的价值观念之下,大多数女人都只会女红,不能识文断句,出门后就成了睁眼瞎。

还有,和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一样,那里的女人基本都是小脚,出门行动也不方便,只能在家守活寡。

当然也有守不住红杏出墙的,难免闹出些乌七八糟的事来。

时间久了,为了男人们的名节,为了男人家族的名声,最后就找到了这个以褒奖妇人贞洁和气节的遮羞布的冠冕堂皇的法子,来掩盖这个扭曲人性的社会。”

方芳好奇地问:“那现在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