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侠心(1)

作者:周伟逸

=================

书名:少年侠心

作者:周伟逸

文案:

在桃花村长大的乐康自幼好动,一直渴望成为一个大侠。为了实现梦想,他告别亲人,离开故乡,独自踏上拜师学艺、闯荡江湖的旅途。历险途中,他遇到了知心的好友、挚爱的伴侣、形形色色的人物,也被卷入了一场足以祸及整个武林的阴谋之中。乐康不断得到成长,并逐渐明白了“侠义”的真谛……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姜乐康 ┃ 配角:秦思君 ┃ 其它:

一句话简介:诗酒趁年华,执手走天涯

立意: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踏入波谲云诡的江湖,遭遇种种变故,始终坚持一颗侠心,最终打败武林反派,与心上人修成正果。

==================

第1章 树下讲古

碧叶亭亭,鱼翔浅底,正是南国水乡的仲夏时节。时值中午,烈日当头,直晒得田间地头暑气蒸腾。村口那株上百年的大榕树,如同撑起一把绿色巨伞,挡住火辣的阳光。微风时而吹过,树叶簌簌作响,伴以蝉虫欢快的叫声,彷如奏起一首夏日序曲。树下绿影斑驳,围坐着一群纳凉休息的村民,有已在田野劳作一朝的农夫、有在河边采莲归来的少妇,还有十几个稚气未脱的孩童,正自聚精会神地听着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评书。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是一种传统的口头讲说表演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用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这评书老者姓史,听说年轻时曾走南闯北,阅历丰富,村民们都叫他“史老伯”。史老伯身穿青布长衫,手持一把山水画折扇,端坐在一张小桌前。桌上放有一杯绿茶,一块止语木,另点有一炷香。只见他呷了一口茶,清清嗓子,朗声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史老伯道:“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这首七言绝句,说的是大旱之年,酷热难耐,把庄稼都烤焦了。农民眼看收成无望,无钱赋税,心急得像汤煮油煎一般。那些公子王孙不下地劳作,居然还摇着扇子喊热。有道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老夫昨日提到,先帝为营建北京、修治运河、北征沙漠,徭役征敛不息,山东民众首当其冲。加之连年天灾,百姓生活困苦。唐赛儿父亲被抓到卸石棚上去做苦力,丈夫林三又在讨要粮食时被官府打死,委实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话说这林三死后,唐赛儿前去扫墓,在归途中偶得一个石匣,内藏有一把宝剑、一本兵书。唐赛儿日夜学习,竟通晓诸术,遂削发为尼,自称佛母,宣称能知生前死后成败事;又能剪纸人纸马,使其互相争斗;如需衣食财货等物,用法术即可得。唐赛儿传教于于山东蒲台、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之间,贫苦农民争先信奉。正是: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里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这时,一个十五六岁、身材壮实的少年叹道:“施法术就可得到衣食财货,世上竟有如此神奇之事?怎么我就没能撞见这个石匣呢?”另一个年纪略小、黑黑瘦瘦的少年眉头一蹙,道:“不劳动就想有收成,那是不行的。别人有的东西,不必去羡慕。”壮实少年嚷道:“那是你也没有,才这么说话。若是你也有法术,难道你不施法来玩吗?”黑瘦少年一时语塞,道:“那……那也得看场合,不能乱用。”

史老伯一拍止语木,提醒听众安静,续道:“永乐十七年,唐赛儿率众两千余人,以红白旗为号发动起义,占据卸石棚寨,利用益都山区有利地形,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千余人,由此声威大震。附近等数十支队伍纷起响应,烧毁官衙、开仓济贫,打击官府和豪富地主,竟发展至数万人众。地方官慌忙写告急文书,上奏朝廷。为控制局面,先帝派出莒州千户孙恭前往卸石棚寨招安诱降,却被唐赛儿怒斩了来使。”

“招安不成之下,先帝任命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都指挥使刘忠为副总兵,精选五千精锐人马前去镇压。临行之前,先帝面授机宜:‘贼凭高无水,且乏资粮,当坐困之,勿图近攻。’可惜这柳升刚愎自用,认为‘小小贼寇,不日即可平定’,率兵再次包围卸石棚寨。唐赛儿利用官兵骄横轻敌的弱点,派人以‘寨中食尽,并且无水’为由诈降,将官兵主力调往警戒城东有水的地方,自己却集中兵力,在深夜向防御薄弱的敌营发起突袭。夜二更时,起义军攻破官兵军营,杀死副总兵刘忠。当官兵主力赶到时,唐赛儿已指挥起义军从容转移。正是:

上一篇:慕竹青 下一篇:放逐山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