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几度隔山川(87)

作者:无聊君

池司簿按名录履历初选出近百号人,后又一一过问这些人的性格与当差情况,把风评一般的再删除了二三十人出去。其中最重要的,不管活泼与沉静,鸹噪的肯定是不合适的,池鹿鸣换位思考,经历过此般人生际遇之人,定是不愿太过吵扰的。

她又亲自看了看人,再细细斟酌了一日,至第三日方选定六十名宫人,将名单录上,并特别注明各人特点,还特别注明其中有四人可作领事,管束他人。至于这四人里谁能胜出,那就由王府去定了。

袁尚宫看了很是满意,池鹿鸣行事一向稳重,无需她过多操心。她略作了些修改,呈交上去。皇后看后,非常满意,着人将这批宫人送过宝庆王府。又问是谁具体当差选的,袁尚宫并不揽功,直禀是池鹿鸣用心挑选。皇后问是那前朝长公主外孙女池氏么?袁尚宫答正是。皇后夸赞:“善于选人。”

皇帝与皇后的长女阳邑公主亦恰好在此,好奇拿过名册一看,见宫人后面皆有备注,笑道:“母后,您这是要给伯父使美人计么?”皇后叹道:“那敢情好,我亦不用为他们操心了。”皇帝兄弟不睦,人尽皆知,皇后为此操心不已。

未几日,宝庆王进宫来,皇帝倚赖他之文名笼络天下士子,两人不可避免总要见面谈些事情,今日皇帝召(请)他更是有要事。刚用过午膳,皇帝特意留了女儿阳邑公主在此一起见他,他们二人关系极是尴尬,如有第三人在,他的兄长尚能正常些,给他几分帝王颜面;若只有他们二人,他这位兄长就完全放飞自我了。

宝庆王一向只跟皇帝一人过不去,他待皇后甚为有礼,对侄儿侄女也特别爱护,但帝后还是避免让他见到太子或其他皇子,半是体谅半是心虚,免得刺激他想起自己早夭的儿子。

阳邑公主今年八岁,极是精灵,跟她母亲一样很自觉地兼任父亲与伯父兄弟的调和人。见伯父到来,她速上前去见礼撒娇,宝庆王至今未再成亲,无子无女,对她极是喜爱。祈元帝见气氛大好,趁机说他的正事,他欲要在上京建一座天下最宏伟的藏书楼。

宝庆王习惯性地要嘲讽自己这个好大喜功的弟弟,转眼一看侄女在此,遂忍耐了些,委婉道:“所谓宏,在于书多,而不在于楼大。”

祈元帝也不气恼,道:“既要楼大又要书多,要集南北之书,聚南北大儒……”

宝庆王未容他发散,打断他道:“藏书楼在于传播,不在在于集聚,否则于读书并无益处,只是为王朝建名,供后人纸上评议而已。”

祈元帝憋了气,压住性子问:“那兄长意下何为?要博谁人评论才有用?”

宝庆王嗤笑:“若是为让人评论,还是莫要修为好。”说完欲起身离去。

阳邑公主见气氛紧张,走向伯父拉住他问道:“伯父,母后前几日送过去的宫人您还满意吗?”宝庆王颇为感念皇后,转身向她笑道:“皇后□□的人岂有不好之理。”

阳邑公主笑出声来,道:“那伯父可不得辜负母后的好意。”说完,人小鬼大的她还朝宝庆王眨了眨眼睛。宝庆王焉有不知之理,也朝她笑笑。

皇帝暗自劝慰自己,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这方面还是用自己人最好,何况兄长本有才名。是故,他忍了忍气,又道:“依兄长之见,待要如何建这藏书楼为好?”

宝庆王道:“在天下选交通便利、学子与商贾云集之地各建藏书楼,楼不在高,但一定要由朝廷拔专款供养,且不计利益回报。对学子免费开放,时日一长,还可设专人收集书籍、修订书籍,各地互通,假以时日,定能集大成也。”

这确实是为天下计,只是不会在短期有所收益或获取声名,与祈元帝原来想的建一个面子工程相背。他尚要想想,于是陷入沉默中。

宝庆王将他的沉默看在眼里,知他是在权衡计较。又嘲道:“为天下帝,非北地一首,当为天下计,不可再作北地州府事。”这几句话是劝皇帝要跳出北地狭隘圈子,行天下君王之事,倒是为兄弟着想的肺腑之言。皇帝并非不知好歹,也未反驳他,并主动向他辩解道:“南北互融,延揽天下英才,朕一直在做,现在朝廷亦有很多南方官员。”

宝庆王知朝廷现下还是习惯用北人,的确通过科举录用了一些南方的青年才俊,但普遍职位不高,且并未在核心要害之职。但他亦深知,这不是弟弟一人喜好可定,他们段家以北地三州起家,必受北地旧日官僚团队制约,需待以时日。故他未再出语嘲讽,第一次在心里也承认弟弟亦有他的不易。

上一篇:把周医生瑶回家 下一篇:民国弃妇逆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