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呸(48)
我咬咬牙,梳好头发,将文书揣进怀里,跟着某人去洗漱,末了又被赶去吃了早饭。少年很难得地动用了府里的马车,我刚爬上去,便看得少年也跟着上来了。
我一愣:“你跟来做什么?”
“顺路。”
“……”好像是的。
他递过来一条毯子,抿了抿唇道:“睡会儿罢,到了我会喊你。”
我拿过毯子,打了个哈欠便蜷进角落里睡觉。半醒半睡间做了一个仓促又潦草的梦,仿佛是滴入清水里的几滴墨,丝丝缕缕扩散开去,最后便是一缸黑水,什么也瞧不见。
我揉了揉太阳穴,赵偱看我一眼道:“天亮了。”
我伸手撩起厚厚的车窗帘子,熹微的晨光在冬日清早显得异常冷冽,我打了个哆嗦,集贤书院就在不远处。
我这醒来得可真是时候。
拿开身上的毯子打算下车,少年却又重新用毯子将我裹严实了,不咸不淡道:“天冷还是带着罢。”
下了车,我裹紧身上的毯子闷头就走。他一把拉住我,吓了我一大跳。
“午时会有人来接你去校场吃饭。”他顿了顿,解释道,“早上走得太急,忘记让人给你送食盒了。”
“……”好吧这不是你的过失,我自己也没想到,“那、我就先……”我指了指书院大门,咳了一声便往里走。
我往里走了会儿,外面响起马蹄声和车轱辘滚动的声音,这才确定他已然走了。
上回来集贤书院还是几年前了,每年到深秋时节,书院里便是满地落叶,一场雨悄悄路过,便添上几分清冷萧瑟。如今入了冬,四下尽是光秃秃的枝桠树干,枯槁之余还显出一丝颓败的气息来。
这是个清静地儿,平日里人也不多,除去几名佣工,就只剩两个人。
一个是我入国子监前的师傅,另一个则是我祖父的昔日至交。据闻两位长辈都是过来养老的,集贤书院的存在感可见一斑。
我以前的师傅姓乔,在礼部耗去了大半生。乔师傅为人严苛谨慎,不苟言笑,当真是我见过的最负责最一本正经的朝廷命官了。可惜,他教出来的小孩子却没有一个同他一样。我就是个典例。
说起我祖父的那个至交,乃是西京城里有名的神叨叨。话一箩筐,好像怎么也讲不完。我记得初见时,连翘很乖地喊了他一声“徐太公”,结果他乐呵着念叨了整整一天,最后连我祖父都看不下去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祖父过世的时候,徐太公过来吊唁,一把鼻涕一把泪,害得后面的吊唁者都等得不耐烦了。
那时我便想,我祖父好歹也是个安静持重的人,怎么会搭上这样的损友。但后来却逐渐明白,朋友之间并不一定要气味相投,只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一样可以相处得很好。
走了一段,到书院德业堂,一个小佣工给我开了门。屋子里没有人,长长的桌子上虽说堆满了书,倒也算得上有序,几把椅子分两边放着,面前是一厚叠宣纸,石头镇纸安安静静压在上头。
我随手拿了一本书翻看,刚打开书本,便听得一声熟悉的声音传来。
我搁下书,挤出个笑来:“好久不见,徐太公身体倒还是健朗啊。”
太公瞧瞧我,咂嘴道:“这以前你刚从东斋出来的时候,我让你来这儿吧,不肯来。如今倒好,自个儿送上门了。可见这国子监是个多么无情无义的地方,说话间就将人踹得远远的,往日情面什么的,国子监没这玩意儿罢。”
“是是。”我竭力扮演狗腿子的角色。
“要说你爹也是个没用的,自家闺女让人给踢来踢去的算个什么事。”徐太公又嘀咕两声,紧接着话锋一转,道,“哦不,这还不是你爹的事,这一嫁出去便是你娘家的事了。赵偱这小子怎么还能让你继续出来瞎晃悠呢,俸银和赏赐敢情还不够花呢?是不是在外头养了什么人呐?”
您真能噎死我。放任徐太公继续说下去估摸着到天黑都没个头,我连忙拿了文书:“太公,我今儿就来报个到,您给我盖个章子就成。”
他“噢”了一声,似乎是从滔滔不绝中回过神来,道:“章子还不在我这儿,在你乔师傅那儿,他骨头疼,说今儿不来了。”
“……”我只好收回文书,颓着脸同徐太公道,“那我就先回去了,改日来补成么?”
徐太公指了指长桌子最外面那个椅子:“章子以后再补,今天你乔师傅不在,刚好你留下来帮忙。坐那儿吧,昨天才收拾的。”
“这……”集贤书院不是养老的地儿么,竟然有正事要做?我果然本性太懒了。
然事实证明,徐太公只是希望对面坐个人可以听他唠叨,我埋头痛苦地做了一上午的校注,他老人家就说了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