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忌(497)
她没有娘了……
……
“赵夫人去了,昨天夜里走的,你要去看看么?”
姜遗光一觉醒来就被告知了这件事,穿衣的手一顿。
“为什么?”姜遗光手上的动作快了些,洗漱后,往楼下走去。
近卫换了一个,是个陌生面庞,告诉他:“她早就病了,昨晚没撑住,走了。”
“现在她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操办后事,还有人要闹事,上门讨债,你要去帮忙么?”
姜遗光盯着他看一会儿,摇摇头:“说好了今天要走。不过,可以请你们去帮忙么?”
近卫奇怪地反问:“她又不是入镜人,做甚要我们?你当真不去?”
姜遗光缓缓摇头:“不去。”
“如果你们没有监视她们,又怎么会这么快知道赵夫人离世?”
他语气冷淡地戳穿对方试探:“你们可以放心,不用试探了,我和她没有任何私情。”
那近卫为他的回应一惊,笑道:“就知道瞒不过你去。”
“不过……或许过不久,你就能见着她。”
要是赵瑛连丧礼上闹事的人都解决不了,要她也没什么用,若她能顺利解决,才算过了近卫们那关。
姜遗光直直地看他,半晌,问:
“你们想让赵瑛成为入镜人?”
似赵瑛这样,胆子不小,有几分聪明,又家中无亲,没有负累的人,是近卫们最爱找的入镜人。
这话却没人回答,那近卫恭敬地向他行一礼后,下楼去准备马车。姜遗光走下楼,就见马车堵在门口,看着他的近卫笑容温和,示意他上车。
以免他跑去通风报信。
姜遗光沉默地上了车,一言不发。
他记得,裴远鸿以前程诱他为皇帝效命。
以黎恪、容楚岚为例,他们也可为了家人奔波拼命。
换做是赵瑛……近卫们又会用什么手段?威逼?利诱?
马车从柳平城离开,往京城外的庄子上去。
街道两边,仍能见纸张灰烬。今日天不大好,阴沉沉,灰扑扑厚重云层闷闷地罩着天。
等到了庄子上,马车直接驶入他所在的小院,姜遗光没见到其他人。
问起来,只说有人死了,有人去海津镇,还有些人入了镜。以至于偌大一处庄子里,入镜人只有姜遗光一个。
他刚坐下不久,正要去找闫大娘习武,仆从就递来了好几份拜帖。
面上第一份拜帖的日子在昨天,是黎恪递来的,可那时姜遗光不在,去了柳平城,庄子上的仆从们便先扣下,等他回来了再递交。
姜遗光打开帖子。
黎恪的拜帖上口吻轻松,先问过他身体如何,若有不适及时看大夫,又到自己先回了家,让他不要见怪,最后才说起,他家中似乎有什么怪事。
下一封来自凌烛。
凌烛那头也很简单,先是同他为镜中的行为道歉,而后又邀他入京一叙,说有重要的事和他商量,请他赏面。
他大概是问过近卫们姜遗光的去处,拜帖上约定的日子正是今明两天,帖上也提到,若暂时不便回庄,就在京中小住两日,这几天他随时恭候。如果不去了,也请托近卫转告一声。
姜遗光把黎恪的帖子放在一边,对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下人说道:“可以给我一匹马吗?我现在要进城。”
入镜人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近卫们都能做到,很快,院子外就牵来一匹马,姜遗光侧身上马后,一扬鞭,打马向京城奔去。
藏在暗中的两个近卫连忙同样策马跟上,进了城,才换人继续跟着。
到约定的酒楼中已是申时末,姜遗光下马叩门。
不一会儿,门里传来凌烛的脚步声,那扇门打开了。
凌烛请他进去,比在信上更加诚恳百倍地道歉,说他一时糊涂,他在镜里看见幻境太多,迷了眼。而后,他才小心地问起海津镇一事。
“我寻思着,这海津镇的事就发生在前几天,恰好你们回京的路线,也要从海津镇走,在那里换船后才能入京。这海津镇的事儿,你们估计也知道不少,或者说,正和你们有关。”凌烛道。
“我原来也不想打扰你,可是唐垚也去了海津镇,我实在有些放心不下,左右这也不是什么机密,还请小兄弟告知。”
“我可以用其他消息来换。”凌烛压低了声音,“一些你一定感兴趣的消息。”
第235章
姜遗光问:“你能告诉我什么?”
凌烛笑道:“看你想知道什么, 我可以确定,我能告诉你的,定和我们有关。”
“海津镇派去了一批人,这些地方或许也会派去一批人, 到时, 可能你也会在里面。”
他说着话, 慢慢从袖子里取出一张折叠的纸,在桌面铺开。
上面写了三个地点。
两广、北疆。
姜遗光抬眼看他,凌烛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疑惑。
“不知你坐船上京来, 有没有看见路上的流民,两广地今年大旱,滴雨未落,听闻那儿热得可怕,河道干旱, 已经有些百姓开始吃观音土了。”
“至于北疆……今年北边蛮族有异动,屡屡侵犯我大梁边境……”
陛下任太子时就能披甲上阵,打退外敌。明眼人都知,大梁的几个皇帝和前朝都不一样, 卧榻之侧, 绝不容他人酣睡。
“大旱,战争……”姜遗光注视着他, “天灾人祸,百姓必定死伤无数,到时, 又有冤魂。”
至于边疆战事, 更不必提。
如果说那些因旱灾而死的小老百姓们这辈子大多都浑浑噩噩的,没读过书, 不明事理,地主欺压还有三分怒气,这天灾只会让他们麻木地怨在自己身上,他们更宁愿怪自己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