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43)

作者:风里话


只偶尔空下来,擡首隔窗望去,或是在寺门眺望。

八月十二开始,小慈安寺中的尼姑们开始同往年一样做月团,熬热粥,布施赈济。直到十五这日,寺庙清堂,不接香客,只寺中诸人一起过节。

崔慎还是没有来。

已是夜幕降临,玉轮挂天,白兔穿梭桂树间。

韦玉絜裙衫轻摆,披帛如练,提着一盒月团走出寺门,和自己说去看一看是否还有流浪的乞儿没有分到月团。

这是个可笑的借口。

月已上中天,寒露微湿,她摸着隐隐作痛的臂膀,返身回去。

“玉儿!” 有声音穿过夜色传来。

妇人回首,见青年郎君眉目如初,清俊面庞上带温润笑意,和一点来迟的歉意,踩一地破碎月光,走向她。

静好

崔慎踏月而来。

子夜时分,即便是赏月佳节,寺院中诸人也都就寝了。韦玉絜便没有带他拜见华阴,直接引去了自己厢房。

“近日太子入主东宫,各府衙都事多。”崔慎接过韦玉絜的帕子,擦了把手,开口道。

韦玉絜点了点头,过来桌案旁,见侍女们已经摆好宵夜,遂让青鹄和碧云领人都下去了。

寺院中都是斋饭,这会準备的是枣粥和月团,还有一些辅粥的小酱菜。

韦玉絜盛了碗粥放在崔慎座位前,又将月团推近些,“妾做的,里头放了去岁酿的桂花蜜。”

“辛苦了。”崔慎接过粥,顿了顿道,“御史台格外忙碌下些,今日不曾休沐。”

韦玉絜嗯了声,示意他用膳。

崔慎的两句话,是在向她解释来迟的缘故。

但是韦玉絜知道,这缘故是真的,却也是借口。

青鹄的口信半个月前就给他了,他一直没有明确回複说来或不来。

他在纠结。

这是可以理解的。

成婚四年,从婚前到婚后,她对他做过些什麽,是如何一次次推开他,寒他的心;尤其是这一回,即便青鹄送去的理由是她因感动之故,弄巧成拙,听来心是好的,但所行愚蠢至极。

如此面对一个名节败坏,对他又无爱意,生养机会渺茫,且举止任性无脑的妇人,换作旁的男子,大抵早就将她休弃了。

但终究,他还是在这日即将结束的半个时辰前,上了山。

是怎样的半月思量,独自彷徨亦或是寻人商讨?

又是怎麽样地一日日迫近选择?

这最后一日的上值,他又是如何心神不宁挣扎至下值?

下值至府中换了衣衫,是否又徘徊不前,最后眼看皇城就要宵禁,城门就要关闭,终于出城而来?亦或是更衣之后直走城门,原是夜幕降临前便到了山下,只是踌躇是否真的要上山?

这些崔慎都没有说,他既然来了,那麽在他的意识里,之前种种皆不再重要。

她的荒诞,他的纠结,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

他想要的是当下和未来。

他只是为自己的犹豫优柔而抱歉,抱歉迟迟不给回複,累她夜风中候了许久。

他若说不来,便算是让她死心,她亦不必出来。

他说一声会来,她自然可安心在屋中等候。

他在这十余日的纠结思虑中,只觉自己心绪难捱,竟忘记了她宿疾在身。入秋后,吹不了风,也受不得寒。

他看她苍白无血色的面容,被风吹得微散的鬓发,心生不忍。

于是在用膳到一半,问了句,“臂膀痛不痛?”

韦玉絜摇头。

他却还是不放心,咽完两口粥后又道,“你不必在这陪我,让她们先侍奉你休息吧,顺道按一按手臂。”

韦玉絜笑了笑,“真的没事。”

崔慎不再说话,只赶紧用膳,好让她早去休息。

韦玉絜又说,“我午后歇晌睡多了,你慢些。”

崔慎顿下看她,这是寻常夫妻间最寻常不过的话,但崔慎还是觉得她话多了,也有人情味了。

只是仿若有些快,他不觉得好,只觉反常。

韦玉絜被他看得有点尴尬,脸上浮起一层红晕,烛光下整个人柔和了许多。她咬唇沖他莞尔,“用膳吧。”

崔慎三两口用完,漱口净手后重新坐下来,问,“是不是岳母斥责你了?”

韦玉絜闻言,一时诧异地看他,搁在案上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战栗了一下,缩去袖中。

“你让青鹄作出面作僞证那事,我已经处理好了,明日便和岳母讲,不打紧的事,别再吓着你。”

原来他以为的是这事,韦玉絜拢进广袖的手虚虚展开,放松下来。

“今日太晚,本想明个与你说的。”崔慎瞧着韦玉絜对他态度,确实这般认为的,以为她为这事担忧,被母罚后方才讨好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