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与我俱未眠(49)

作者:史今朝


李申川心里满意,却没将情绪外露,而是沉着脸继续出题:“来一段晚会主持。”

这个题,不免让她想起,她曾于一段日子前,阴差阳错地站上了跨年晚会的舞台。

于是面对这一段,她更是自信满满,信手拈来。

接下来,从大型晚会,到国际播报,从临场反应的考察,到采访人物的起稿。

他不留情面地刁难,她驾轻就熟地应对。

从中文到英文,从小事到大国,李申川用几个问题,把她考察了一个遍。

除了放心,也有惊讶。

他惊讶的点在于,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但疑问归疑问,他的考察还没有结束。

最后,他把命题落在了:“朗诵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第二段。”

说是朗诵,当然是脱稿。

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连这点知识储备都没有,在他这儿,肯定是要被冠上不合格的。

陶醉明显没有被难到,目视前方,红唇轻启: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一段下来,行文流畅,咬字清晰,字正腔圆,轻重得当。

观众听起来丝毫不会费劲,不用看字幕都可以听得一清二楚。

她就这样,用温柔与学识,在荆棘中开辟了一条玫瑰路。

不卑不亢,自带弧光。

像是终于对她放了心,李申川没有再提问,而是眸光一转,倏地起了个新话题:“还记得枕与阔老师吗?”

听到这个名字,陶醉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记得。”

说完,又重重点头,语气里满是钦佩:“当然记得。”

这是她心中最优秀的记者,是在支教时给她开启全新人生的领路人,亦是枕风眠的父亲。

“那你应该还有印象吧,我在你大学入学之后,也跟你说过这件事。”李申川以回忆的口吻说道,“中考的时候,枕老师给你写了一封信,我当时正好要去临川县附近做节目,他就把那封信转交到了我手里,但那次我没找到你,再加上工作忙碌,以至于忘了这封信的存在。”

直到三年后,在朝大播音三试,他在面试名单上看到一个名叫陶醉的名字,才想起来自己有封信忘了转交。

但时间太过久远,那封信已经被他不知道放在了哪里,怎么找都找不到。

李申川想跟枕与阔表达一下歉意,但那时,枕与阔早已离世。

你看看,命运多会弄人。

可命运弄人的,何止是这封信。

两年前,李申川搬家,从城西搬到城东,才于无意间找到了这封信。

这才想起,那次,在去临川县之前,他要先去云贵山区做一个节目,节目地点阴雨连绵,道路湿滑,他也是怕这封信弄丢或者弄坏,于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塞在了一个三防面料的冲锋衣里,但他没有记得,再加上之后,他工作性质发生变化,没有再去过环境那样恶劣的地方,于是那件冲锋衣就被压在了衣柜最底层,再也没有拿出来过。

直到上次搬家,他终于“失而复得”。

可是,他找不到人了。

四年,陶醉的名字,在他的世界里杳无音信。

她站在漫天风雨里,消失得彻彻底底。

于是,这封信,整整迟到了十一年,才被递送至她手中。

看她双手接过了信,李申川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把偌大的会议室留给她,给她时间和空间,让她能静静观看。

但临了,还是觉得有些话得说。

于是,走了两步,还是转身。

他看着她,目光深邃,却难掩温情;嗓音沉肃,却饱含希冀:

“陶醉。”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陶醉才后知后觉地体悟到他之所以让自己朗诵这首诗的弦外之音。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意为:过去不可挽回,但所幸,未来依然可追。

他在告诉她:只有你愿意,未来仍可追。

刚才,严厉归严厉,惋惜归惋惜。

但他对她的期待,从来不是昙花一现的花瓶摆设。

日月如梭般转了这么多圈,但她还是当初那个少年。

一如既往的热忱、精进、谦逊、专业。

甚至比过去,更能举重若轻,更加游刃有余。

培养一个主持人,或许没那么难。

但培养一个好主持人,太难了。

培养一个能镇住大场面、得到国民认可的好主持人,更是难上加难。

一代人里才能出几个。

容貌、气场、文化、视角、胸怀、格局、临危不乱、敢于担当。

这些都缺一不可。

她从人群走过,自动收获目光灼灼。

他是惋惜这四年的消磨,但只要她还愿意,往后的职业生涯,还长着呢。

毕竟,主持人从来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

随着李申川脚步的渐远,陶醉手中的那封信也终于完全展开。

在这一刻,她要感谢三防面料的衣服,感谢京溪城干燥的气候,让这封信得以完好保存。

泛黄的纸张上,是行云流水的一行行钢笔字,棱角有力,运笔却温柔似水。

若见字如晤。

那这封信的书写者,想必,既有情怀,又有风骨。

确实,他是这样的人。

陶醉坐在那里,看着面前的字迹,一字字地往下阅读。

陶醉同学:

你好啊,我是你的老师枕与阔。

很抱歉,因为工作需要,老师提前回了京溪,没办法送你上中考考场了,所以特意写了这封信给你,想给你打打气。

一年前,因为一些原因,我选择来临川支教,却没想到,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堂外。

见面的场景老师就不赘述了,因为老师知道,陶醉小英雄一定也记得。

当时我看着你挡在我面前,心想那样小小的身躯,怎么会有那么巨大的能量。

谢谢陶醉同学当时对老师的维护,老师觉得特别感动,原来,一个中学生也能像个小英雄一样,带给一个成年人那么大的勇气。

对了,在这里提一个画外音,刚刚我在写信的时候,风眠进来了,说他也要给你写一封信,我说行。

结果,不到一分钟,他就把信写好给我了。(你看吧,我就说他没什么文学细胞哈哈。)

所以,这个信封里还附带着风眠送给你的一封信,放心,他写得虽然快,但胶水粘得倒是挺牢,老师可没有打开看。

写到这儿,我脑海里总浮现他时不时来临川,然后你们一起唱歌、一起看电影、一起数星星。

那个时候,我看着你们,就觉得青春真好啊。

所以,陶醉同学,不要觉得自己暂时不够闪亮不够优秀,不要因为自己出身在山村里起点比别人低,就不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上天偏爱的东西。

命运让你出生在不那么优渥的环境,但命运赋予了你坚强、勇敢、执着、乐观。

你要相信,你被命运赋予的这些东西,比那些金银财富都宝贵。

希望我们最聪明最努力最敢梦的陶醉同学可以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播音梦。

老师等着在舞台上看到你的那一天。

当然,那天的到来,肯定不会那么容易。

我当时支教,之所以选择来到中原这块土地,就是因为我知道这里有最广袤的平原,却有着最高的分数线,这里有最庞大的学生基数,却有着最少的重点大学。

我知道走出这座大山,会有困难,会有无数个想要说放弃的时刻。

但我也知道,抵达那片大海,会有心旷神怡,会有成功摘星的激动与喜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