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69)
秦王政的目光从众人有苦说不出的表情上一扫而过,愉悦地勾了勾唇角。
捉弄人确实不太厚道,但着实有趣。
不过此举只能偶尔为之,毕竟是劳苦功高的大秦肱股之臣,不可总是戏耍他们。
扶苏顺从地点头答应下来,就是答应得太快,总让秦王政觉得儿子又是积极认错死不悔改。
罢了,回头多给将军们一些赏赐权作慰藉吧。
秦王政父子在邯郸逛了几天,正事那是一件都没做,纯粹散心来的。幸好秦王不是单独一人来的咸阳,还带来了即将分派给邯郸郡的大小官吏。
新郡守上岗,没让王老将军多费什么心思,很快就接过了事务的处理。邯郸郡上下很快就运转起来,开始推行秦国的政令。
赵人自然是很不适应的,尤其他们还居住在赵国腹地,日常没有经历过太多苦日子。一下子让庶民遵守严格的秦法,简直是强人所难。
秦赵本就有世仇,秦法激化了这个矛盾,想要让赵国归心,难度极大。
这件事急不来,只能用时间一点点消磨掉赵人的抗拒心理。
扶苏能做的也不过是利用商业手段让利于民,给庶民一点甜头,把他们拉上贼船。
只有秦国来了,庶民才有获取利润的机会。为了自身利益,赵国黎庶只能选择接受秦国的管束。
这是赵国给不了他们的。
而且秦法虽然比较严格,却也用明确的律法保障了所有人的利益。哪怕秦法里同样有贵族犯罪惩罚比庶民更轻的规定,也比赵国那种律法混乱、庶民被贵族打死都是白死要好得多。
在赵国,你想要贵族按律受罚?想得美,即便赵国有这样的律令,也根本执行不下去。
严苛的秦法约束的不仅是庶民,更是贵族。
指望一下子就过渡到贵族与庶民地位平等太不现实了,黔首们也没指望过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要贵族能受罚,对黔首来说就是莫大的安慰。
但,庶民苦日子过惯了,自然能很快习惯新的律法。贵族却不行,所以他们沉迷复国。
秦律推行下去之后,各地的小贵族立刻收拾细软举族搬迁。
赵地是待不下去了,他们要去齐国。
郦食其受扶苏的安排刚学完了张仪的手书,即将赶赴齐国。这群人过去就是自投罗网,秦军于是没有阻拦。
不过小贵族数量太多了,指望齐王全部杀光不太现实。
秦王政对扶苏说道:
“郦食其想要获取齐王信任并不容易,后胜会因地位受到威胁,排挤他的。”
郦食其是秦国使者,一开始后胜自然会礼遇他。但时间一长,当后胜发现郦食其可以越过自己左右齐王的时候,肯定就坐不住了。
后胜之所以在秦国眼里还有利用的价值,愿意重金贿赂他,不就是因为他能说动齐王做出有利于秦国的行为吗?
现在多了个郦食其,人家本身就是秦国派来的。对秦国来讲,这就是去掉了赚差价的中间商,后胜这个中间商本人不可能坐以待毙。
扶苏笑道:
“后胜此人目光短浅,恐怕要等很久才能发现不对了。”
后胜的手段可不如郭开,郭开灭赵不单纯是为了拿钱,人家有更长远的考量。
后胜有什么?他什么都没有。
灭齐之战打响后,他才惊觉自己收的贿赂是个烫手山芋。齐国没了他也就没了利用价值,没办法继续过好日子。
所以齐国开始积极抵挡秦军,直到后来发现实在是打不过,才放弃挣扎选择投降。
可这个时候再投降已经晚了,一开始投降还能落个识时务的印象,走投无路的投降没有任何价值。
因而最终后胜和齐王建都没什么好下场。
若换了郭开,郦食其抵达的第一时间就会意识到威胁,暗中打压这位秦国来使。但后胜嘛,他是玩不过郦食其的,不足为虑。
秦王政赞同了儿子的分析,不过还是提醒了一句:
“只是郦食其毕竟是后来者,恐怕很难彻底取代后胜的地位。若要说服齐王杀死太多贵族,在后胜的阻挠下很难成功。”
后胜再怎么也是齐王建的亲舅舅。
是以秦王政认为,郦食其恐怕只能说动齐王杀掉一些跳的比较高的贵族。要杀灭所有贵族,难度太大。
这些贵族着实让人棘手,不事生产只知享受,还要为了自己的享受霸占一大批奴隶家仆伺候自己。
秦王政本来就嫌国内人手不足,实在眼馋贵族们的部曲扈从。
至于贵族本人,除了读书识字没有任何优点。又没法进入官场为大秦效力,留着只会生乱,还不如杀了呢。
扶苏也道:
“贵族确实太多了,杀是杀不光的。好在我们只需要杀鸡儆猴即可,那都是小家族,过两代也就没落了。”
杀鸡儆猴这件事上辈子的始皇一直在做,可惜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没有彻底打灭那群旧贵族的心气,他们总觉得被杀的义士失败了,不影响自己下一次成功。
光杀人不诛心,杀再多也没用,反而容易激起民愤。那群贵族一扯着这件事卖惨博同情,立刻就得到了不少旧地庶民的响应。
所幸那时扶苏的怀柔政策初见成效,被鼓动的庶民只有各国腹地的一小部分。
扶苏展开自己写的卷册,一一同父亲分析起来。
父亲对这些旧贵族的了解不够深入,才会走入只要杀得够多就能震慑得他们不敢妄动的误区。
无妨,这些疏漏自己都能替父亲补上。等父亲了解了全貌,以他的雄才大略,收拾旧贵还不是手到擒来?
“贵族表面看来是依仗出身才能高人一等,但出身只在面对黔首时才具有效力。若双方同为贵族,另一方就不一定买账了。”
贵族之间看中祖上的荣光和个人的本事,如果你祖上没什么出彩的人物,哪怕你是贵族,大家也懒得搭理你。
而且祖上显赫也不见得好用,周天子出身够显赫吧?你看现在还有人搭理他吗?像曲阜孔氏那样能一直吃先祖老底的,毕竟是少数。
贵族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
如果你本人没有优秀到让人忽略你的家世,那你还能依靠什么呢?自然是金银财帛这类的身外之物了。
秦王政恍然:
“贵族可以逃亡齐国,却须得将财帛和仆从留下。”
让那个他们带着钱和人去齐国继续当人上人,想都别想。没了钱和人傍身,他们就只剩个出身了。
战国时期大家还算淳朴,你说自己出身哪个大家,很多人不会怀疑你在吹牛,还是会选择相信的。
可是如果你吹牛的时候身边连钱财和家仆都没有一个,那再好骗的人都得在心里打个问号。毕竟当前时代,这些东西就是辨别一个人出身的重要凭证。
先不谈养尊处优、身无分文的贵族能不能活着抵达齐国,就算他们到了地方、也想法子让人信了他们是值得投资的贵族,一直寄人篱下也翻不出风浪。
上辈子某些旧贵们能肆无忌惮,仰仗得不就是家资和仆从都没受太多损失吗?有钱有人,可不就有造反的底气了,毕竟不用为生计奔波呀。
扶苏认为父亲的手段还是太柔和了。
贵族都说杀就直接杀了,还不如干脆点,走到哪儿把哪儿的贵族抄家了呢。同样都是令人诟病的行为,好歹后者还能捞到好处。
扶苏微笑着说出魔鬼发言:
“贵族搜刮民脂民膏,导致黎庶苦不堪言。不如取其一半家产分发给庶民,其余的充归府库,以后用于改善民生。”
——他们大秦可没有当强盗抢人家财,弄来的钱都用在庶民身上了。
别管庶民信不信剩下那一半钱也会用到他们身上,反正发下来的那一半是实打实的。钱都到手了,谁也不清白,那大家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