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49)

作者:无字惊鸿

只是郦食其听懂言下之意后,比没听懂前还要惶恐。

这种诛杀贵族的事情,还要一口气搞死那么多人,他郦食其何德何能啊?公子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了?!

扶苏安抚道:

“你放心,我只需你出使齐国。等得到齐王的信任之后,说服对方动手。”

郦食其:“……”

你不要说得那么简单好不好!好像我过去了就立刻能取信齐王一样!

“自然,大秦会帮你获取齐王的信任。我也不要你杀光所有贵族,大秦会抓走大贵族,剩下的都是小鱼小虾。”

只要大鱼留着,下面的鱼虾死多少都不起眼。

大贵族是最容易管的,就那么几条翻不起风浪来。当真开始闹事时,反而是那些抓不完的小人物层出不穷,反反复复地折腾。

扶苏还承诺郦食其:

“魏国人不需你动手,我们自己解决。”

不用和故国闹翻,郦食其确实松了口气。他对魏国虽然没那么忠心耿耿,但也不是很乐意招惹故国权贵。

左右现在已经被抓了,逃也逃不掉。秦国还有了很详细的计划,那倒不如老老实实地配合。

主要是秦国人忒不要脸,直接把他全家都抓来了,就留一些族人还在魏国。

就算是为了家人,他也不能反抗暴秦啊!

更何况魏国眼看着不成了,他还得为全族的未来考虑。

他在秦国混得好了,郦氏就能被秦王放过,他自己的子嗣还有族中子弟,也能尽快在秦国朝廷占有一席之地。

原先郦食其还会担心一下秦王继承人的问题,现在看来,继承人挺有手腕的。大秦短期内崩不了,不如先上船,等船有翻的迹象再找机会走人也不迟。

郦食其于是态度认真起来:

“公子此言确实有道理,只是我听闻齐王身边的相国后胜是他舅父,二人关系密切。有后胜在,只怕我说动不了齐王。”

扶苏悠哉地喝一口水,道:

“后胜已被大秦买通。”

郦食其:“……”

郦食其不明白:

“既然已经买通了后胜,还要在下过去做何?”

扶苏摇头,后胜和郭开不一样。郭开可以为了跳槽搞垮齐国,后胜却只是单纯地贪财。

现在秦齐之间没有冲突,他自然乐得行方便。

等秦国开始攻齐的时候,后胜可就不会犯傻了,会坚持出兵抗击。直到发现一点胜算都没有,才会劝说齐王建投降。

这种人可以让他帮忙做点小事,大事却不能谈。那样容易引起他的戒心,反而导致他劝说齐王建联合别国抗秦。

所以齐王身边还是得有点自己人的。

郦食其眉头紧皱: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去齐王建身边不难,以秦国使者的身份过去,自然能够得到礼遇。但后胜也会因此担忧他是过去分功劳的,于是防备他。

要怎么成功达成目的,不是目前这个粗浅的计划就能行的,还要细细琢磨,加以完善。

扶苏笑着安抚道:

“此事不急,你先去看一看武信君的手书吧。”

有张仪这位名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想必能助力郦食其更上一层楼。这段学习的时间足够他们完善计策了,左右距离攻齐还有八年。

作者有话要说:

读音是这个:郦li食yi其ji(利益机)

第26章 军事小白

郦食其就这么在咸阳住了下来。

张仪的手书算是他入秦得到的意外之喜了,像这样的好东西,以前他作为普通求学者是想都不要想能接触到的。

郦氏在魏国可以说是基本没什么水花,郦食其一家的离开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战国末年举家搬迁的人不在少数,大家只当他们是去其他地方避祸了。

郦食其原本还想把族人留在魏国以防万一的,但是在秦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秦国是真的安全啊。

人丁兴旺的家族怕的是什么,不就是战乱流离失所么。郦食其没法保证到时候秦国攻魏时自家能不能躲开祸乱,倒不如赶紧搬走得了。

旁人避祸都往齐地跑,但郦食其知道齐国迟早也得被打下来。所以算来算去,还是巴蜀最太平。

要不是巴蜀被秦国牢牢把持着,多的是人想躲那里去。

就在郦食其给族人去信让他们赶紧入秦的时候,大秦终于开始点兵了。

灭赵之战,正式打响。

秦王政点王翦为主将,预备趁赵地饥荒一举拿下赵国。

商议军事战略时,将领们最终决议兵分两路。

一路由王翦和羌瘣带兵,由井陉出发(河北井陉);另一路由杨端和带兵,从河内出发(河南新乡)。

南北夹击,直逼赵都邯郸。

除却这三位将领之外,桓齮、李信等也随军出征。

羌瘣是羌人出身,看名字就能看出来。他率领的是羌兵,这类游牧民族出身的兵将作战勇猛,极善骑射。

赵国厉害的兵也是代地的骑兵,骑兵对战步兵算是降维碾压,是以秦国这一次调集了不少骑兵应对。

羌瘣平时在朝中没什么存在感,这次战前决策倒是说了不少话。

他道:

“赵国铁骑常年与匈奴作战,十分厉害。不过我们大秦也不差,匈奴被打得不敢侵犯秦地,只好转头去欺负关东几国。”

要不是秦人太难对付,匈奴何至于整天跟燕赵死磕?燕国那么弱鸡,随便打打就行了。

倒是赵国,是块难啃的骨头。要不是燕国苦寒捞不到什么好处,想必匈奴是更愿意只打燕国的。

“我们须得防备匈奴趁机作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秦赵两大防备匈奴的主力开始互殴,匈奴只要有脑子就会想法子捞好处。要能一举重创两国,以后他们入侵中原就能毫无阻力了。

王翦捻着胡须笑道:

“我秦地北境的驻兵自然是不会动的,但他赵国就不好说了。”

若是赵国一不做二不休,撤了代地的驻兵,让他们都回邯郸支援。那么秦军恐怕不得不自己派兵抵挡,到时候驻守代地的秦军就要遭受两面夹击了。

李信有点担心:

“赵王昏聩,或许真能出此下策呢!”

李牧的人品是信得过的,不会为了支援邯郸调动边军。可是他们已经决定要除掉李牧了,没了李牧压着,赵王迁不一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众人对视一眼,意识到这件事还得劳烦郭开。

“想要阻拦边军北下倒也不是做不到,只需陈兵于代地和赵地之间,遥遥对峙就行。”

这样一来,在没有外力的干扰之前,两方军队都不会轻举妄动。赵军怕自己打过来会遭遇南北夹击,秦军也担心开打后没法及时支援后方的攻赵部队。

但这么做的话,就要牵制走很大一部分秦军了。

攻赵的部队自然是人数越多越好,这么多人放在对峙上太浪费了。所以在众人心里最完美的状况,莫过于用一小股部队营造出大军列阵的假象,吓住边军。

假象终归是假象,正式开战一定会暴露。那么为了一直骗下去,就得阻拦边军南下。

“正常情况下,代地的边军是不会主动南下支援的。所以只要稳住了赵王,就能哄骗边军一直在北境待着。”

至于怎么哄骗赵王,这是郭开的拿手好戏。

让郭开告诉赵王这次秦军攻赵并不顺利,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退兵。赵王根本不懂军事,只要防住了其他人跑来告密,赵王就能一直被瞒在鼓里。

这个说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赵王迁觉得:既然秦军没那么厉害,那干掉李牧也无所谓,赵国有的是大将可以抵御秦军。

杨端和忍不住感慨:

“此次若能灭赵成功,郭开当居首功。”

打仗分明是将领的工作,但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庙堂之争。这让身为大将的他们心情十分复杂,总归有点不那么爽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