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182)

作者:无字惊鸿

这个相关人员,显然就是弟妹们了。

传话的侍者一脸郑重地告诉他们:

“王上与太子因这等官场乱象苦恼许久了,一直难以处理。如今诸位总算能够独当一面,希望你们能处理好这些琐事。”

众人对视一眼,心里有了计较。

等侍者走后,所有人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其实不是每个弟妹都听明白了的,有些人只浅显地理解为自己要去某个部门实习。说是实习,大概率就是去给九卿打下手,能学到多少本事都靠自己。

阴嫚看弟妹们懵懂的样子,无奈地说:

“你们怎么听话只听表层的?”

就这样的傻子,去了官场不知道得给人玩弄成什么样。幸好他们会投胎,当上了大秦王室子弟,否则哪怕脑子聪明会办事,进官场打拼也是送菜。

想着九卿应该不敢太欺负他们,阴嫚稍稍放下一点心,开始掰开了揉碎了给他们分析大兄的用意。

阴嫚提醒:

“你们要始终记住,自己是秦王的儿女,身份和那些臣子是不一样的。”

弟妹们点头。

这个他们当然会记住,但是记住这个有什么用?

还有傻一点的就直接问了:

“可是长姐,之前我们跟着王相公修律法的时候,你不是叮嘱我们不能仗着王室身份就作乱吗?还要我们多听重臣的意见,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阴嫚:……

阴嫚扶额:

“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你们的身份没什么用,只会添乱,当然不能仗势行凶。现在不一样,现在需要你们用王室的身份去压人。”

公子高连忙帮着进行详细解说:

“方才侍者说了,有些部门会拖延着不给别的部门办事。九卿过去催促也没有用,毕竟大家顶头都有九卿一类的高官。”

要是自家部门的长官来催促,还得给点面子。你一个其他部门的九卿,你又没办法给我穿小鞋,我怕你什么?

而且敢拖延的,基本都是请示过自己这边的上司。所以别的九卿跑来施压完全没用,与其找底下的官吏催促,不如直接和上面的九卿谈。

那么这就扯回来了——你我都是九卿之一,官位平级,我给不给你面子都可以。

反正官场上嘛,只要话不说得太死,拒绝的时候多打打官腔打打太极,就不容易得罪人。

将闾平时咋咋呼呼的,在这方面倒是异常敏锐。

他直接告诉傻弟妹怎么操作:

“你们府衙有什么需要其他府衙配合的事情,你就直接代替九卿去对面催。你们是秦王子嗣,大兄不在那谁的地位就都高不过你们,必须给你们面子加紧处理了。”

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大兄是想让我们做这个,早说嘛!”

阴嫚:……

她本来是想给弟妹们细细解释里面的权利博弈的,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次只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进步会很缓慢。

奈何这群弟妹都不想动脑子,真是让人发愁。

最后阴嫚只能警告一句:

“记住你们是替父亲和大兄去盯着他们好好干活的,不要待久了之后把自己当成是他们部门的人了。”

弟妹们不解:

“长姐,你这是什么意思?”

阴嫚瞥了一眼众人:

“有些人就是容易胳膊肘往外拐,在一个衙门待久了,站队就歪了。其他兄弟姐妹过来催进度,反而选择为自己所在衙门的官吏说话,帮忙拖延。”

人都是感情动物,相处久了有偏向很正常。天天和本部门的人待着,大家和乐融融的,官吏再卖个惨说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很难不偏心。

这个时候再遇到其他部门来催促,就会下意识帮着解释,说不是不做事只是真的没有空,再宽限两天。

阴嫚不担心比较傻的那波弟妹。

他们单纯是容易被人忽悠,容易上当受骗。这种弟妹态度不算很坚定的,也没坏心眼,很好解决。

阴嫚告诉其他人,登门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就直接来找她,她帮着去催。

长姐的威压还是很好用的,不信到时候弟妹们不妥协。哪怕再同情自家部门的人,也不敢和长姐对着干。

散发同情的前提是面对的敌人不够强大,否则自己都是被欺负的小可怜,哪有闲工夫同情别人,老老实实猫着吧。

但是倘若弟妹们拒绝配合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同情,那情况就棘手起来了。

阴嫚没有当着所有人的面直说,没那个必要。撕破脸皮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而且这种事情也不用让傻乎乎的那部分弟妹知道。

“荣禄、毓秀……你们几个先去衙门当值吧,我和你们二兄他们还有话要聊。”

阴嫚把傻不愣登的弟妹都点了出来,让人先撤。等人走了,又把几个有异心的弟弟打发离开。

剩下的就都是安分的聪明人了。

将闾迫不及待地说道:

“长姐,他们几个肯定会借机捣乱的,怎么办?”

好不容易可以接触实权部门了,有心往上爬的公子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若是能趁机结交几个臣子,或者把权利给捞到自己的手里,就能为自己增添不少筹码。

怀着这样的心思去衙门办差,他们肯定不会为了大兄的叮嘱就配合其他兄弟姐妹们行动。

将闾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自己要是去找他们的部门催促,他们绝对会打哈哈糊弄过去。然后转头去找部门里的官吏卖好,借此拉拢对方。

将闾被自己的设想气到了,眉头倒竖:

“这群家伙真是讨厌,大兄为什么要对他们一视同仁?大兄就是人太好了!”

阴嫚嘴角一抽:

“嗯……怎么不算呢?”

放任弟弟们接触权利不去打压,确实是人好。但将闾这把大兄当圣父小白花的语气大可不必,不至于,真不至于。

公子高干咳一声:

“将闾你冷静一点,大兄肯定有他自己的考量。”

将闾就问是什么考量。

在场的其余几个弟妹小声讨论了两句,其中一个妹妹大胆发言:

“我感觉,大兄给他们安排的府衙好像没什么实权?”

阴嫚赞许点头:

“没错,大兄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到能捞油水的地方去。”

扶苏怎么可能不防着点和他异心的兄弟,真当他是傻白甜呢。

朝中不是只有实权部门的,清水衙门也不少。看着清贵说着好听,其实就是混日子的,但又不能裁撤掉。

比方说管修史书的部门,能有什么好处可以捞?塞钱给史官,让他把自己描写得光明伟岸一点吗?

将闾没忍住:

“噗!二妹妹你不要在这种时候讲笑话!”

二妹妹眨了眨眼:

“但是,但是大兄不就干过让史官把他写得英勇一些的事情吗?”

当初刺客荆轲伏诛的时候,史官在旁边奋笔疾书,她可是听见大兄一本正经地叫史官把他写好点的。

将闾:……大兄原来干过这种事。

学到了。

将闾开始认真思考:

“难道真的可以给史官塞钱改这个?”

公子高打破了他的幻想:

“想多了,大兄又没给史官塞钱。能让史官放弃原则的,只有权势。”

说放弃原则其实也不恰当。

并不是所有史官都讲究秉笔直书,这个主要看个人。私人修史最爱随着自己的性子来,而哪怕是官方修史,有时候也得看君王的意思。

为了记载事实宁死不屈的,几千年来也就那么些人,绝大多数史官还是屈服在君主的命令中了。

秦国就不讲究完全遵照史实。

否则也不会出现昭襄王请赵王击鼓助兴之后,秦国史官直接把它艺术加工成“秦王令赵王鼓瑟”了。

孔子当初撰写《春秋》的时候也认为,记载历史应当有所取舍。对于英明的君主,要多记录他的功绩,回避他的过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