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81)

作者:陈之遥

但这一刻却又不同。

不知道为什么,言谨忽然有点难过。有些人,有些故事,不甜也不完美,想要被看见,就必须被篡改吗?

第41章 【41】

2012 年 3 月,言谨来到美国。

项目团队一行十几个人,从上海飞洛杉矶。先按照计划,分组去了几个城市做现场尽调,最后再到卖方总部所在的堪萨斯城汇合。

飞机降落,目的地只是个小城市。美国地理意义上的最中间,还有个著名的梗,那就是堪萨斯城不在堪萨斯州,而在密苏里州。

她想起毕可欣申请学校的时候也拿到过此地法学院的 offer,但中国留学生流行管这类地方叫玉米地,连同玉米地里的大学也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可欣当然没有来,最后还是去了美东。

小城市平坦、空旷,似乎一眼就能从边缘看到中心,路上布满龟裂修补的痕迹,车流倒是不断,极少看见行人,但总能听见有轨电车当当当的铃声。

入住酒店安顿下来,卖方公司招待他们,去了当地 1925 年建造的第一家电影院,每人发一杯冰可乐和一桶爆米花,一起看了一场数字修复版的《绿野仙踪》。扎双马尾的多萝西就是从这里被龙卷风刮跑的,可能算是本城特色吧。看完电影,又在旁边购物中心里的一家餐厅吃了顿饭。同样是本城特色,玉米薄饼配烤牛肉。典型的美式家庭周末娱乐项目,替他们收官尽职调查的最后一站。

因为马上就要进入约束性报价的谈判,买方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也到场了,是个年逾五十的集团高管,姓陶。估计对这安排有些不适应,陶总全程露出礼貌却又不失尴尬的微笑。言谨倒是觉得比国内吃席敬酒好得多,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地方真的是旧了,设备、装修、经营方式都急需更新。

在卖方提供的信息里,标的企业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连锁电影院,拥有近百年历史,最早把放映厅开进商业中心,最早尝试一家影院多块银幕。但截至此时,已经连续亏损四年,债台高筑。

此次收购的目标是企业 100%的股权,卖方最初报价 15 亿美金,再加上 15 亿的债务。

项目第一阶段签意向书的时候,股权部分的价格被压到了 12 亿。

第二阶段谈判开始,已经在讨论具体的交易条款。

但进展却很慢,拉扯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卖方提出希望买方承诺接管企业之后不解雇员工。但买方陶总表示,以标的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造,不裁员肯定不可能。

言谨参加了每一次会议,却觉得情势有些怪异。

原本是买方志在必得,这笔交易是他们集团行业布局的需要,走向世界的标志,民企多少都有一点这种情结,但现在又好像真的就不着急了。

协议条款一条一条慢慢磨着,律师这边讨论,起草,陶总那里还要向国内总部汇报,等待批准。后来更是说临时有事,飞回北京去了。

谈判索性叫了暂停。

周其野和投行的负责人也离开本地,号称去美东看另一个项目,只留了言谨和一个分析师,在堪萨斯城充当联络人。这下反倒是卖方追了他们好几次,问中方的审批进行到哪里了。

等再回到谈判桌上,形势已经发生改变。

不裁员的要求,退一步成了承诺一旦辞退员工,按照当地工会的规定进行。甚至就连原本 12 亿的报价,也成了 7 亿的现金,外加 5 亿的设备更新资金,且可以分阶段到位。

这时候谈的已经是具体的协议文本,很多细节都是双方的律师在商定,发言最多的也是律师。

言谨看着周其野砍瓜切菜似地拿下这一切,简直觉得他熠熠生辉。但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告诉她,她也只有个大概的猜想。事情还未尘埃落定,也不敢问。

交易条件谈妥,一切忽然又按下了加速键。

项目团队包了酒店商务中心的一间会议室,要求律师在两天之内完成协议的起草和定稿,然后安排签约。

接下来的两天,几乎不眠不休,买方代表和投行的人还能回房间睡几个小时,律师真就是在商务中心连轴转,将协议条款逐条商讨、审查、再一条条地固定下来。

言谨知道这时候就怕夜长梦多,再生变数。既然定好了签署正式协议的时间,就必须在那之前把一切都准备好。

一个通宵之后,周其野问过言谨:“还行吗?要不要回去睡一会儿?”

言谨摇头,精神集中的时候,倒是不觉得累,只是眼睛会不舒服,她早摘了隐形,换上框架。

等到协议定稿,交出去给卖方确认,所有人都疲惫不堪,回房间去洗澡补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