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且慢(89)
周母和沈母是结婚之前就认识的好朋友,不是发小,但两人一见面就很投缘。无论是沈母还是周母,在之后的人生中都没有遇到过比对方更投缘的朋友了。
周父去世,周母决定长期搬去S市照顾周景桉的时候,最难过的人就是沈母。即便是十三年后的现在,两人交集变少,不常见面,联系只能靠手机;也仍旧是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沈父沈母选的茶馆就在他们住的酒店附近,叫竹语堂。
顾名思义,这是一间以竹为主题的茶馆。店内栽有手指粗细的观赏竹,充当古代园林门前的照壁,将原本一览无余的视线稍加规划遮挡,有种清幽又含蓄的美。
走进去之后,店里是浅原木色的装修,隔间与隔间之间设有白色的纱帘,纱帘很轻,人走动时带起来的风就能撩动些许,整体环境颇有魏晋时期的清雅飘逸。
上午人并不多,客人们坐在用纱帘和竹子隔开的小隔间里,边品茶边小声地聊天,也还算安静。
周母到时沈父沈母已经坐下了,是一个比较靠角落的位置,桌上摆着一壶茉莉花茶。
周母当然理解为什么要选角落的位置。看到沈父也跟着沈母一块儿来了的时候,周母就明白过来了。这次聊天要讲的话,确实不适合被其他人听到。
周母这天没怎么梳洗打扮,就是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即便不做什么表情,脸上的担忧和疲惫也力透纸背。
周母勉强笑了笑,跟对面两人简单打了招呼;沈父给周母面前的茶杯里倒上了茶,周母道了谢,拿起来喝了一小口又放下。
“你们……这次见过他俩了?”毕竟彼此这么熟悉,对现在的情况心知肚明;周母也不多绕圈子,开口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
沈母有些紧张地吞了下口水,声音有种说不上的不自然:
“是。昨天去了沈思博的公寓,景桉也住在里面……”
周母忽而有点感伤。想起之前在老家的时候,最初跟沈母聊天时,两人聊的是人生志向,生活意趣;但结婚有了孩子之后,也不知道怎么,见面时就只会讲柴米油盐和孩子的事情。
到现在,两个已经五六十岁的女人,见面是居然还是聊孩子,操各种心。
周母其实能猜到周景桉和沈思博已经在同居了。毕竟那天周景桉来家里时态度那么坚决,她都已经骂到快气昏过去的程度,周景桉还是一点儿不动摇;应该是在一起很久,感情很稳固了。
毕竟为人母亲,不管发生什么,周母仍旧是很关心周景桉的。只是上次见面的时候情绪太差,也太激动,两人根本没法好好聊,只好此时再忐忑地问沈父沈母:
“你们看俩孩子过得好吗?”
沈母跟沈父交换了一个不确定的眼神,有点犹豫地说:
“我们感觉还……挺好的。起码房子里没太乱,他俩状态也不错。其实我个人觉得……跟之前没谈恋爱的时候差不太多?”
周母眨了眨眼睛:“感情一般?”
沈母连忙猛摇头:
“不不不,他俩之前不就关系挺好的嘛,性格也合得来,在一起从来不急眼儿不吵架。现在就是俩人住一块儿了而已,感觉跟之前一样,没什么矛盾,就还是那样相处。”
周母听明白了,垂下眼睛点了点头。三个人都收声沉默了一会儿。
周母把自己面前的茶杯又举起来一次,抿掉了一小口,接着问:
“那你们昨天聊什么了?结果怎么样?”
沈父沈母再一次交换了眼神,沈母眼中有种不忍和慌乱交杂的意味,沈父看出来了,所以这次是沈父开口:
“我们就,比较理性地跟他们说了我们的观点。做父母的都不想孩子走那么困难的路,就跟他们直说我们不赞成了。”
周母听得有点懵,反应了一下,才说:
“这不是肯定的嘛,我当然知道你们也不同意了。我是问你们后来聊出什么结果没有。”
“啊啊啊”沈父赶忙解释:“结果……能怎么办呢?我们不赞成归不赞成,但明天我俩就回去了。天高皇帝远的,俩孩子自身感情又没出问题,他们该怎样还是会怎样吧,好像也没什么用。”
沈母也巧妙地附和:“其实我们现在也有点不确定了,利害关系都跟他们讲过了,态度也传达过了,他们过自己的日子,我们总不能用什么强制措施吧?感觉这事儿……有点儿徒劳。”
周母沉默着听完,发现好像确实是这样。又仔品了品沈父沈母说的话,尝出了些不对,警惕地抬眼问:
“你们是……不想管这事儿了?”
沈母脸上的表情肉眼可见地僵了一下,随即有些刻意地出口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