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sure Talk(6)
林致张扬的样子就那么印在了伍泽的脑海里,由于某些相似性和另一个身影碰撞。
后来的偶遇让伍泽很意外。
那天他在等雨停,也没有等很久,但林致一出现他就不想等了。
这个男孩的邀请让他难以拒绝。
他们在路上说起了sonnet 18。
那确实是林致会喜欢的诗,热情洋溢,如火灼心。
走动时他肩膀碰着他一下,让伍泽感到久违的心悸。
伍泽选了最慢的咖啡壶,他故意给林致说那个煞风景的解读,期待他会给出什么反应。
林致却以他饱满的天真击溃了伍泽阴险的陷害。
“那就是在描写爱情。”
男孩目光如炬,能烧了伍泽的那间屋子。
交谈中,伍泽很容易看出林致不太了解文学方面的知识,这不全怪他。
现代翻译门类繁多,做教研的没法要求学生精通所有文本类型。
如今他们学院的翻译系侧重规范化和实际应用性,弱化个人审美,这和人文学科的衰落也不无关系。
关于翻译的话题,他只是觉得聊下去无趣,没有对林致不满的意思。
但林致没有因为伍泽的疏离而退却,他在某节课后拦住了伍泽,再来同他谈诗歌,伍泽便也耐心地引导他。
如果在浪漫主义诗人之中,林致必然会选撒旦派*,倾心济慈和雪莱,澎湃的热情和激荡的怒火。
伍泽则倾向于湖畔诗派,承受孤寂的同时获得安宁。
林致不能理解伍泽,那么他们之间也没必要走得过近。
至于那场戏剧,那就完全是巧合了。
对,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相遇的那场巧合,从不同的土壤诞生,不该在一起,却无可救药地一见钟情。
可惜“乳娘”的传呼让那场露台幽会戛然而止,去他妈的“乳娘”,该是“帕里斯”*。
不对,是“希斯克利夫”*,那个可怕的疯子。
1.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爱尔兰作家、剧作家、诗人。
其代表作有《莎乐美》、《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道兰格雷的画像》等。
放几条他的动态给大家感受感受:An idea that is not dangerous is unworthy of being called an idea at all.一个思想若称不上危险,那么它就不值得被称作思想。
I am so clever that sometimes I don’t understand a single word of what I’m saying.我简直太聪明了,有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The only way to get rid of a temptation is to yield to it. I can resist anything but temptation.摆脱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服从它。
除了诱惑,我可以抵抗任何东西。
2. 撒旦流派(Romantic Satanism)代表诗人为拜伦、雪莱和济慈。
倡导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与消极的“湖畔派”相对。
3. 帕里斯(Paris),出自《罗朱》,一位年轻高贵的伯爵,是朱丽叶的父母给她安排的结婚对象(这场婚事直接导致朱丽叶服下了假死毒药)。
剧本终幕,他在和罗密欧的决斗中被杀死。
4. 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所著小说《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男主角。
他有强烈又极端的爱情观,对旧日爱人凯瑟琳家庭成员的报复十分骇人。
顺带一提这个名字的构成heath-cliff,荒野+悬崖。
第5章 在七点前
6点24分,林致走进七教学术报告厅,先占了第二排中间,正对投影,又想到人多时进来可能不方便,就换到了稍微靠走廊的一个位置,然后开始等待。
学期过得很快,期中阶段小论文连发,还有小组课题和海外交换申请,林致又忙起来,没了刚开学那时能细细琢磨文学课的闲心;又因为伍泽这段时间看起来也不轻松,下课的提问匆匆解答完就叫学生邮箱见,林致很久没和他谈上话。
这周二下午林致去上选修,远远地在五教背后的小道碰见了伍泽,是真的很高兴,可能碰得早不如碰得巧。
他加快几步,朝伍泽打了声招呼。
“诶伍老师,好巧啊。
“伍泽看见他,微笑说,“你好。”
“您来五教上课么?”林致问。
伍泽说对。
“待会的课吗?”“不,下课了。”
“噢,那您去哪儿?”“图书馆。”
“啊,好。”
那几日气温高,人在外面晒几步就烫,林致看见伍泽额间出了薄汗发红,有点扎眼,一时忘了接下来该说什么,卡了壳。
“那个,啊对了,老师。”
“嗯?”“明天七报有个诗歌翻译讲座,是我们系蔡老师主持的,我看还有S外研究莎士比亚的教授也会来,您有兴趣不?好像会讲十四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