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逆天改命(78)

作者:小蛮无细腰


胡笙说, “肯定喜欢啊,你要能做出琉璃,卖给京城的勋戚贵族他们还会更喜欢,也能出得起更高的价格。”

胡笙说这话时,用了肯定的语气,因为他早就已经发现赵安身上有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赵安做陶瓷下水管道和淋浴赚了一些钱,可是那东西其实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赵安听冯少平说,府城已经有大的窑炉在开始仿制了。这让他不得不想办法另辟蹊径,烧出一些特别的东西来,起码不能让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窑炉空置。

今天胡笙提起瓷器在国外还是非常受欢迎的高级货物,他突然想到可以烧制玻璃,二氧化硅应该很容易就能烧出来。

————————

走过路过的小天使,求收藏,求评论,多多互动啊~

第四十三章

烧制玻璃需要用到石英和硼砂,在这个时代都能买到现成的原料,因为石英是作为陶瓷釉面的主要材料,硼砂也经常会用在金银首饰的锻造过程中。

所以赵安想烧制玻璃的话,不用从最原始的寻找矿石开始,而且这个时代本来就已经有了琉璃器皿,可是因为性状不稳定,杂质太多无法成形的原因,价格非常昂贵。

赵安知道这个时代的玻璃之所以会出现这麽多的问题,原因还是在于窑炉的温度不足,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用煤炭烧炉。

因为用木炭烧炉,就免不了需要加柴,当然就会造成温度的流失,煤炭则不需要额外添加柴火,窑炉也能长期保持在一千三度以上的高温。

而且他想要用煤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最近一个月他向附近的村民收木材,以至于附近的山都秃了好几座。

只能说一切的发展都是有代价的,即便是灵气複苏这样听起来就很好的事情,依旧造成了大灾变,全球死掉了将近九成的人口。

可是不向这些村民收购木材,他们许多人今年冬天都要过不下去,所以木材还得继续收下去,大不了再多开几座烧砖瓦的土窑,砖头瓦片这些东西很容易就能消耗干净。

当然煤炭也必须要去买,他知道临近蜀州的黔州就有很多露天矿,只是比较分散,所以不像山西的煤矿那样出名。

而且就像他跟胡笙说的那样,他想把玻璃器皿卖到国外去,而不是卖给旭国的上层阶级。

主要是他现在的身份不适合进行高端奢侈品买卖,或许可以利用南越国做周转,然后出口转内销。

但那都是玻璃器皿烧制出来之后的事情,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要去找煤矿,这件事情他全都交给了胡笙去做,因为他手下有那麽多人,就算每次派两支上千人的商队出去,都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山寨里留守。

閑着也是閑着,不如帮他做点事情。

等到胡笙的人出去之后,赵安也就空閑下来,时间也终于来到了九月下旬,常溪县地处西南,这边的山林基本上都是常年青翠的,不会有红叶的景色,然而天气还是一天天的冷下来,赵安身上的衣服也从单衣变成了夹袄。

他终于可以悠閑的坐在院子里,用一个小炉子,一边烤板栗,一边烤自己催生出来的大个甜心红薯。

板栗很甜,红薯也很甜,胡笙的嘴唇就更甜了。然而这种无事一身轻的生活,只过了三天,赵安就觉得自己的骨头轻的发飘,如果不找点什麽事情来干,就要飘到天上去的感觉。

然后他终于想起来,自己要在冬天修房子这件事,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入冬,可是村民们手头的农活基本上已经干完了,最多就是撒点冬小麦。常溪县这边种麦子也并不是作为主粮,而且许多土地的肥力不够,所以村民们手头基本已经閑了下来。

当村人听说赵安要修房子的时候,所有的人都非常积极的表示要来帮他干活,还不要钱的那种。

因为村里集体的砖瓦窑出産的砖瓦,已经让村中八成以上的人住上了新房,他们也都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既然享受到了赵安带来的好处,也想要给他一些回报。

当刘浣拍着自己的胸脯告诉赵安, “这次你必须让村里的人来帮忙,不然村里的人一直占你的便宜,以后就会变成习惯了。”

如此一来,赵安也就没有拒绝。

他让琴童和海伯暂时住到给窑工们住的宿舍,自己则跟胡笙回了山上,然后让胡笙每天早上送他下山来看自家的施工进度。

然后他第一次看见了村民们用来粘合砖块的材料,竟然是煮熟的糯米饭,舂烂之后混合到粘土中。

有个曾经服过徭役的村民曾还对赵安说, “府城的城墙就是用糯米加粘土修的,据说边塞的城墙也全都是这麽修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