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逆天改命(77)

作者:小蛮无细腰


帮忙办事的书吏也收拾捡好了名录,和自己的文房四宝一起放进竹编的篮子里,看到赵安坐上了骡车要回去了,赶紧跑到他的车前来笑着说, “赵公子要回去了吗。”

赵安对他点点头, “张书吏也早点回去吧,接下来还要麻烦你帮着一起劳累。”

“不累不累。”张书吏摆摆手之后,说出了自己来找赵安的正事, “不知道赵公子家的淋浴和下水管还有没有多余的,我家也想安装一套。”

张书吏家从曾祖辈开始,就世代在常溪县当书吏,他们家在常溪县的人脉可能比冯县令还要广一些,只是他们家也算是本分人,从来没有仗着资历老就做些欺上瞒下捞取好处的事情,最多就是分一点县衙里该得的份额。

就这样几代人积攒下来,也算是有几千两银子的家私。说不上巨富,但也能说得上家境殷实,吃穿不愁,还能有几个伺候的下人。

反而是这样的中等人家对于淋浴和下水道的需求更大,因为他们家里帮着干活的下人不会像巨富人家里那麽多,同时能够掏得出几十两银子来改善生活。

赵安面对这样送上门来的买卖,自然不会拒绝,他看着张书吏手上的书篮说。 “你给我留个地址,明天我让人把东西送来,再帮你安上。”

“好好好。”张书吏应承下来,写了自家地址给赵安。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常溪县的人生活逐渐平稳下来,赵安又让修了一段时间路的人可以选择回家换个人来,当然不想换人也可以。

为了忙交接的事情,他当天晚上直接住在了县城,等到他第二天回家之后,却看到胡笙搬了一个大箱子放到他的房间里,打开一看竟然是满满的一箱银子。

南越国那边种出来的甘蔗很甜,熬出来的蔗糖也很受旭国这边的人喜欢。虽然如今糖的价格已经不像前两个朝代那样,昂贵到只有最上层的贵族才能吃得起。但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日常消费的东西,最多就是结婚生子的时候用来待客罢了。

所以胡笙手下商队这次运回来的糖,还是卖出了很高的价格,让他一下子就赚到了将近两千两银子。

赵安最近也赚了几千两银子,可是他的手太松了,根本留不住钱,还从来没有一次性见到过这麽多银子呢。

他擡头看着胡笙说, “你真的要把这些钱全都给我,你还要继续做生意,难道不需要成本吗。”

胡笙笑了笑,其实真的不需要太多成本,只需要花个两三百两银子,买一些款式过时的丝绸到南越国那边,就能换到几万斤的甘蔗,不过还需要耗费一些人力自己熬糖块。

这样听起来其中的利润堪称暴利,为什麽没有其他人来做这可生意呢。那当然是因为其他人都没有强大的武力,或许以旭国的国力,国家方面可以来开通贸易。

可是旭国对待南越和乌斯藏,这种不能构成威胁的附属国的态度非常敷衍。还不如常年跟旭国打仗的匈奴,至少朝廷还想从匈奴那边换来战马,对于南越这种小地方,旭国朝廷方面就完全看不上眼了。

以至于从胶州通往南越国的道路全是丛林荒野,想要从南越国购买粮食和蔗糖这些本地特産,还得从海上绕路去做生意,从陆上走的话,别说是心怀歹心的匪徒和山寨了,就连那些虎豹豺狼都能让一个上百人的商队在从山峻岭中消失的无影无蹤。

也只有胡笙才能想得到,用行军打仗的方式做生意,每次出动都是以千人以上的队伍组成军阵前进,将沿途一切障碍用暴力的方式扫平。

况且他们去往南越那边的目的,除了贩糖回来赚点钱之外,更主要的是交换足够的粮食,那边的气候实在很适合种粮食,每年能成熟三回。

但也可能是上天的馈赠实在过于丰富,那边的人都很懒散,并不愿意用心的侍弄田地,李大可带队过去想要交换粮食,还得去找南越国的边军统帅,用丝绸换取他们的军粮。

这也算是贪腐罪行了,可是那是别国的事情,李大可不会指责那位边军统帅的罪行,而且还会狠狠地夸赞对方的英明,又跟他谈成了一笔买卖,下次再过去的时候要带更鲜亮的丝绸给他夫人做新衣裳,还要带全套的白瓷餐具。

为了得到这些丝绸和白瓷,南越将军愿意付出十万斤糖块。他可以让手下的兵卒现在就开始熬糖,等到李大可他们下次来的时候直接取走就行。

赵安听胡笙说,南越国那边很旭国的喜欢丝绸和瓷器,就看着装钱的箱子,双眼冒光的说, “那他们会不会喜欢琉璃器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