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词汇里的中国(4)
作者:余华
畅游长江更是显示了这位领袖的独到风格。一九六六年七月十六日,毛泽东突然出现在武汉革命群众畅游长江的活动之中,在两岸群众的欢声雷动里,在高音喇叭里唱出的《东方红》里,七十三岁高龄的毛泽东和五千名群众一起乘风破浪畅游长江。与毛泽东一起畅游长江的群众激动万分,他们一边游泳一边在波动的江水里使劲高喊“毛主席万岁”,肮脏的江水呛进了他们呼喊口号的嘴里,又灌进了他们的胃里,可是他们上岸后都说江水“特别特别的甜”。毛泽东畅游长江以后,爬上轮船,穿上浴衣,风度翩翩地向两岸黑压压的群众挥了挥手。毛泽东只是短暂地挥了挥手,就钻进船舱更衣去了。后来的新闻纪录片将毛泽东挥手的情景经过剪辑,变成了毛泽东长时间向人民挥手。宣传画上的毛泽东挥手情景,更是不知疲倦地定格了长达十多年。
第一天的《人民日报》这样说:“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这样健康,这是全中国人民的最大幸福!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最大幸福!”关于自己畅游长江,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里写道:“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就是我所说的领袖,轻描淡写之间,就将文化大革命推向了疯狂的境地。
毛泽东畅游长江的情景摄制成了纪录片,在中国和中国以外的地区反复放映;也制作成了宣传画,贴满了中国从城镇到乡村的墙壁。身穿浴衣的毛泽东在宣传画上被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和商业工作者簇拥着,毛泽东微笑地挥手,工农兵学商幸福地做出了奋勇向前的动作。想一想,哪位政治人物会身穿浴衣向人民挥手?只有毛泽东有此不同凡响的风度。
其实抗战时期他就具有了这样的风度,当时他还没有成为中国的领袖,还在延安的窑洞里过着苦日子。我行我素的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手一直在自己的裤裆里摸索着,一边捉着虱子一边畅谈中国的抗日战争必将胜利。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毛泽东每次挥手出现时,尾随其后的共产党领导们不再是鼓掌了,他们的右手也轻轻挥动起来,因为他们的右手捏着《毛主席语录》,当时称之为红宝书,红宝书让他们也有了挥手的机会。当然,他们的手举得没有毛泽东高,挥动的幅度也没有毛泽东大。
文革期间,就是没有毛泽东出现的场合,这些领导们也是右手轻轻挥动红宝书,向革命群众致意。就像现在的女明星没有化妆绝对不会出现在公众场合一样,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们手里没有红赍书也绝对不会公开亮相,红宝书是他们的政治化妆品。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是集体领导,当九个政治局常委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时,他们同时向记者们挥手,他们的手举得一样高,挥动的幅度一样大。这时候我就会想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旁人鼓掌他一人挥手的情景十分突出。抚今追昔,我感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国家领袖了,只有国家领导人。
正版的领袖毛泽东逝世多年之后,山寨版的领袖在中国如雨 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九九〇年代以后,选美比赛风靡中国的同时,评选领袖的比赛也是接踵而至:时尚领袖、风采领袖、魅力领袖、美女领袖的评选与选美比赛争艳斗彩。选美比赛虽然花样翻新,可是始终局限在“美”上面,比如参赛年龄在六十岁以上 “银美人大赛”,漂亮姑娘们疯狂喝酒的“醉美人大赛”,还有经过整容手术以后“人造美女大赛”等等。
领袖的比赛没有局限也没有边界,于是各个领域的领袖们层出不穷了。青年领袖、少年领袖和未来领袖等等;创新领袖、地产领袖、IT领袖、传媒领袖、商界领袖和企业领袖等等……今天中国的领袖之多,令人眼花撩乱。领袖一多,各种领袖峰会自然也多了起来,商界领袖高峰论坛、企业领袖高峰论坛、传媒领袖高峰论坛等等,这些山寨领袖的高峰论坛,其装模作样的程度可与G峰会相媲美。与此同时,领袖的评选还涉及到了地理和物质的领域,比如风景领袖和电梯领袖。这就是毛泽东之后的今日中国,连电梯们都有自己的领袖了。我不知道明天天亮以后,还会在哪些角落里冒出一堆新鲜的领袖。
如果评选中国这三十年来贬值速度最快、贬值幅度最大的一个词汇,我觉得“领袖”将会毫无悬念地当选。
在文革时,“领袖”是一个神圣和伟大的词汇,是“毛主席” 的代名词,或者说是毛泽东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胆敢声称自己是什么“领袖”,即便是在梦里也没有这个胆量。“领袖”一词,对于毛泽东之外的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禁区。当时流行过这样一句话“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然后“神圣不可侵犯”常挂在了我们的嘴边。“领袖”就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词汇,除此之外, “毛”这个姓氏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我的妻子告诉我,她过去生活的小镇上有一位工会主席姓毛,小镇的群众也叫他毛主席,他自然而然地答应了。结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打倒了,他的罪行是让世界上出现了两个毛主席。这位姓毛的小镇工会主席从此倒霉。他十分冤枉,眼泪汪汪地申辩,是别人这么叫他的,不是他自己这么叫的。打倒他的革命群众说:
“别人可以这么叫,你不可以这么答应,你答应了就是反革命分子。”童年时,我曾经对自己姓“余”而没有姓“毛”深感遗憾,心里经常埋怨我父母的家族里为什么没有姓“毛”的人。我当时不知道,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毛”既是一个神圣伟大的姓氏,也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姓氏。
当时有一个流行的比喻,就是将共产党比喻成人民的母亲。我心里暗暗思忖,如果有母亲,必然有父亲,谁是我们中国人民的父亲?理所当然是毛泽东。我童年的逻辑将中国共产党变成了毛夫人,可是毛泽东的正宗夫人江青怎么办?当时我是文革时期的红小兵,只知道男女平等和一夫一妻制,不知道中国过去的男人可以有几个夫人,更不会想到今天中国的男人会有二奶和情人。年幼的我左思右想,把自己的脑袋想疼了,也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我小时候心目中的领袖除了毛泽东,还有四位外国领袖。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前面黑板上面挂着毛泽东的肖像,后面的墙上并排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肖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是我最早见到的外国人。我们曾经好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长头发,比我们小镇上女人的头发还要长,当时 的中国女人都是一样的齐耳短发,列宁和斯大林在我们看来还算属于正常的男人发型。童年的时候,我们是以头发的长短来区分男女的性别,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发型令我们好奇。尤其是马克思,他蓬松的鬈发差,不多遮住了耳朵,我们小镇上女人的耳朵就像马克思的耳朵那样,在头发里时隐时现。好在马克思还有一脸的络腮胡子,阻止了我们对他性别的继续猜想。可是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竟然无视马克思脸上络腮胡子的存在,公然宣称: “马克思是个女的。”
这个同学差点因此成为小反革命。那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小学有一个一年级的女生,因为把毛泽东的肖像折迭了,让毛泽东的脸上出现了一个十字架的影子,她因此被打倒,我们都叫她“小反革命分子”。她在全校的批判大会上痛哭流涕,口齿不清地交代自己的反革命罪行。
批判会后,我们一年级的学生被老师召集到一起,要求我们揭发其他隐藏在其他同学中的小反革命分子。记得有两个人被同学们揭发了出来,第一个名字我们不熟悉,老师问了很久才知道那是一个三岁的男孩,是揭发者邻居的孩子,这个男孩说过一句反动的话,就是在某一个黄昏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太阳掉下去了。”当时流行把毛泽东比喻成红太阳,因此我们不能随便说到“太阳”。就是在黄昏的时候也只能说“天快要黑了”。这个男孩说太阳掉下去了,等于是在说毛泽东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