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始乱终弃后(386)

作者:裴怀瑾

赵潜把长命锁也放在枕边,手轻轻搭在她腰身上,感到她的呼吸渐渐平静,直到均匀起来,是睡着了。

赵潜睡不着,掌心总是烙着长命锁的轮廓,许久之后,他动作极轻,再次把长命锁拿过来。

心中不停地想他们分离的那些年,他不知道的一切。

.

东宫半夜有动静,皇帝一醒就有人跟他说了,不知道步凝白又闹什么幺蛾子,早朝上,他第一眼就看向太子,太子眉目垂着,看不出来什么倦色,但别人不知道就罢了,他能不知道吗?太子这显然是没睡好啊。

皇帝倒想说点什么,只是一想到太子会是什么反应,又都咽回去了,心里劝服自己,夫妻哪有不磕磕绊绊的,睁只眼闭只眼算了,不然总像恶婆婆似的,将来阿璃知道也不高兴。

他只能当没看见,听人奏事,只是他心里有数,别人心里可没有。

奏着奏着,瞧瞧太子,便出列说起了历来礼制,洋洋洒洒,最后才扯到依制,东宫应有正妃一名,良娣两名,太子婚前便没有良娣,成婚多年,东宫太子妃更是独得太子宠爱,迄今膝下又只有一位皇孙,今年才将将又听兰兆,如此子息不丰,是太子妃之过云云。

皇帝一听,就知道不好,他看向太子,太子听他们说着应早日择选良娣,容色冷淡,还未动怒。

心里才松了口气,道:“太子妃早年病弱,无力操劳俗事,休养了这些年才见好。”

这话一出,他们也早早料到似的,立刻就说那更是东宫众臣的失职,理应在太子妃初现病兆时就择下良娣,为东宫开枝散叶,怎能因太子妃病弱就耽搁下来。

话里话外,都是这规矩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关于这事,其实东宫属臣是最冤的,自太子妃未听消息以来,太子极其勤政,他们一个人都当两个人使,转得跟陀螺似的,那段时间皇帝都有些吃不消,何况他们?又哪里能想起来东宫后院这事??

后来太子妃病得愈发重,太子又将小皇孙带在身边亲自养着,那么上心,他们看着也觉得□□无术,当然又忘了太子后院的存在。

再后来,就更不必提,太子妃垂危,众家蠢蠢欲动,都瞄着太子妃的位置,他们心里说不瞄也是假的,有即将空出来的太子妃的位置,谁还会去在意区区良娣呢?说句不好听的,将来皇帝殡天,太子继位,太子妃可就是皇后,良娣只能屈居妃位,这辈子也无法企及啊。

谁知道太子又离京了,这一走就是两年多,还把在外静养的太子妃带了回来,看起来确凿药石无医,太子心中神伤,别人也只能按捺下来,这一按捺,好嘛,长睡不醒的太子妃,她醒了。

其实早有人怀疑,太子离京,根本是带着太子妃求医问药去了,也许得了什么指点,才放弃求医,将人带了回来,果不其然,这一回来,重病多年的太子妃没多久不就醒来了?

可恨他们当局者迷,太子妃已经好转起来,有什么打算,都只能落空。

本来就白白错失良机,现在又被拉出来指摘,心里不可谓不憋着气,只是别人占着个礼制,太子又还没发话,他们也不能擅自还口,免得平白给太子惹事。

指责完东宫属臣,见太子不理不睬,心觉这也没拒绝,不由便有几分希望,又重新提起择选良娣一事,还说望早日提上日程,谨遵礼度,也好丰盈皇嗣。

这话皇帝最近已经听了不少,不说最近,十几年前,他下旨不选秀的时候,当初那些人也是这样说的。

但太子一定是第一次听。

皇帝想起当年,太子年少,也是依制,需教引宫女教导,只是那时是太子脾气最坏满脑子和他对着干的时候,大发雷霆,他心力交瘁,翌年从东宫属臣那里琢磨了点口风,忙恩允太子入朝,结果一入朝,从此就没让他放下一点心。

他看向太子,太子已经完全不是那时年轻气盛恣意妄为的模样,眉眼淡淡,转过身看向进谏的那人。

他们长篇大论,许久才引入正题,太子就不一样了,上来就开门见山,东宫属臣多年来鞠躬尽瘁未敢有一丝懈怠,洋洋洒洒,十几年前的事他如数家珍,最后说他倒不知有何处失职。

此话一出,东宫那些老臣们感动得无以复加,立刻就精神抖擞还起嘴来,据理力争证明太子圣明,他们自然不会有失职。

早朝毕竟时间有限,吵吵闹闹这么一耽搁,皇帝瞧着时候差不多了,让都差不多得了,别人还有事要奏呢。

只是下了朝,却让人叫住太子,让太子随他用个早膳。

太子看了他一眼,而后交代别人给东宫传话。

上一篇:沈氏女 下一篇:缘定三生-帝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