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三万里(182)

作者:吴若离

那“鬼”到底是什么呢?

她抬脚跨过门槛时,听见身后有碎碎的响动,一扭头,就见那六角窗上露着个淡淡的影子,有人在那呢。

莒绣照着原先的步伐往外走,到了外间,一把拉开门,往左侧看去,人影早不见了。

她在心里纳闷:大白天的,谁又会这样无所顾忌地偷窥这没人住的空屋子呢?

她在门口一迟疑,正屋走出个范雅庭,远远地叫住了她:“张妹妹,你这是……”

她一面说,一面往这边来。

莒绣不好躲,便笑道:“正要寻我的丫头呢。姐姐今日好气色。”

范雅庭正是刚得了好料子,做了几件新衣裳,垂头欣赏了一下裙摆,又仰脸笑道:“多谢妹妹好言,贵人赏的,不算违制。”

莒绣便知她误会了,忙道:“姐姐多虑了,我好像听谁说过:新律里边,放开了衣裳制式限定,除龙凤金冠外,平民百姓,只要出得起钱,也可以用金线锦绣。”

若放前朝,四奶奶和方姑娘没有品阶,都不该用那样名贵的料子。

范雅庭显然有些意外,扬眉道:“多谢妹妹,是我孤陋寡闻了。娘娘赏我这个,我还忐忑不安,原来是这样!”

莒绣笑道:“姐姐聪敏好学,自是我们比不得的。我不过凑巧听了句闲言。”

她垂头,腼腆笑笑,又道:“我愚笨,读书上不行,也就爱这些热闹事。”

范雅庭笑得真挚了些,大声道:“妹妹若有空,可以过来坐坐。”

莒绣摇头,道:“多谢姐姐好意相邀,只是姐姐是要做大事的,我怎么好打扰。”

范雅庭却不知哪来的兴致,非要拉上她,热情地挽着她胳膊,往正房引。

莒绣不好用蛮力挣脱,只得跟上她,好在此刻冬儿已经回转,站在廊道上看着她。

莒绣朝她略点头,冬儿便点头致意,匆匆赶回去守屋子了。

莒绣捉摸不透范姑娘是何意,不过青天白日,又有他人在,她倒是不怕的。

她进了屋,见姑太太身边还坐着个方姑娘,心里大安。

姑太太见了她,很是高兴,起身拉她,她只好跟着坐到了姑太太的另一侧。

鸿雁木着个脸帮忙倒了茶,莒绣知她不情不愿,也就不白给那句“劳烦”了。

姑太太热情地招呼她俩吃点心,说了两遍:“这是新出的方子,尝个鲜。”

莒绣大大方方取了一块入嘴,用帕子接了碎渣,等吃下了,才道:“果然好吃。”

方书音跟着取了一块,左右看过了,才道:“这有竹子的清香,又不见竹叶,倒是不常见。”

范雅庭跟着坐下,笑盈盈道:“是用竹沥做的,这个吃了好,镇咳祛痰。味道也好,淡淡的,不腻人,口齿留香。”

莒绣没听明白,方姑娘却是懂的,点头道:“我只在书上见过,道是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意阴,利窍明目。这是好物,不想还有做成吃食的。”

她吃下一口,又道:“甘淡清香,不错不错。”

这便是读书多和读书少的差别。

莒绣笑着看她,眼里有她自己不曾察觉的羡慕。

方书音看在眼里,笑问:“莒绣妹妹,如今西厢没有别人,你……怕不怕?”

莒绣心里一暖,他果然托付了她,因此笑道:“多谢姐姐。子不语怪力鬼神,我不信这些的。”

方书音笑笑,又和范雅庭说起这糕点里边的另一样材料。

莒绣自知比不得她们精致,便安静地听着。

第72章

范姑娘和方姑娘相谈甚欢,莒绣原本只坐坐就起身的打算落了空,便一直听她们从茶酒中药说到了诗词歌赋。

范姑娘说得眉飞色舞,方姑娘为照顾她,偶尔也拉她说上几句。

只是莒绣文墨不通,便笑着说了实话“不曾听过”、“未见过”……

她虽羡慕她们底蕴深厚,却不会因此难过,只专心听着,有听明白了的,就记下来,多学些东西总是好的。

姑太太怕碍着她们,悄悄起身避了出去。该走的已走,莒绣不必再担心她去告诉老太太,阻拦美绣返乡,便只当没看见。

期间三姑太太过来了一趟,看一眼,她们还来不及起身见礼,她又转身走了。

范雅庭挑眉抿嘴,方书音好心解释了一句:“她就那么个性子,谁都不爱搭理。”

范雅庭附和道:“就是,珊妹妹和瑚妹妹这样乖巧,也从来不得她一句好。我这姨妈呀,是真惜字如金。”

方书音笑道:“昨儿我还听她夸你呢。”

范雅庭瞧着挺意外的,随即笑道:“受宠若惊啊!多谢多谢。”

想来只是客套一句,让方书音和她多往来,少扰她亲近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