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关系户(31)

作者:猫腿子

岳珈摘了满满一筐的杏花,缓缓爬下来,将竹篓给了玉露。玉露抱着竹篓去厨房,薛声扬声朝她喊着:“记得给我留些。”

岳珈收好**,拍了拍手心,问薛声道:“国舅爷找我?”想起那天他把她留在郊外,害她不得不乘元荆的马回来,岳珈语气里并不太和善。

薛声知她恼了,和颜悦色说:“那日把你丢下了,这不是赔礼道歉来了。”说着从袖袋里掏出一个精巧的小木盒,道:“这是长安城最出名的香料,叫月宫香。”

岳珈并未理他,从一旁的水井里打了水洗手,说道:“奴婢哪敢怪国舅爷,这东西您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薛声走过去,说:“你若不喜欢香料,我换别的给你。你说说,想要什么。”

岳珈刚想说什么也不要,嘴巴刚张开,忽又改了主意,问他:“国舅爷能不能送我支笛子?”

“你会吹笛?”

“不会。”庆州时局动荡,谁有功夫附庸风雅。那夜在千竹苑墙边是她第一次听见笛声,那般悠扬,比梅花酒还醉人。

“那光送你笛子有什么用。”薛声把小木盒收回袖子里, “走,我带你去找个师父教。”

若能有人教她自然求之不得,可薛声这人怕是信不过。岳珈狐疑看他,问道:“找谁教?”可别是颂王府的人。

“平康坊的公孙姑娘。”薛声道,“她的笛音是长安一绝。”

岳珈半信半疑,薛声竖起三只手指:“我发誓,若不安好心你,就把这条胳膊也摔折了。”这回真没诳她。

见他信誓旦旦,岳珈便再信他一回,擦干了手随他出府。

薛声说的那位公孙姑娘全名公孙屏,是平康坊佳音楼的清倌人。虽说相貌平平,但在音律上造诣颇高,不少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豪掷千金只为听她一曲。不过公孙屏却并非来者不拒,不是知音人当不了她的座上宾。恰巧,薛声是她的知音之一。

因春闱将近,长安城里多了不少书生。千里迢迢来一趟长安,除了贡院之外,平康坊也是必游之所,公孙姑娘的曲子更是必听之音。是以,虽是白昼,佳音楼前却被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薛声是常客,直接领着岳珈从后门上了楼。

公孙屏似乎与薛声交情不错,一听说他来了,便把后头等着听曲的人全晾了,先到薛声这儿来。

公孙屏身形瘦弱,脸蛋不过巴掌大,一双细眼别有韵味,左颊上生了颗泪痣,更添一抹风情。见薛声带了个姑娘来,公孙屏甚是意外,猜不出她的身份,便问薛声:“这位姑娘是?”

“你徒弟。”

公孙屏与岳珈皆是一讶,她们一个还没决定拜不拜师,一个还没决定收不收徒,倒教他先给定下了。

薛声又取出了袖中那盒月宫香,放到公孙屏手里:“她叫多福,是肃王府的丫头,想学吹笛子。放眼长安,哪还有比你更好的师父。”

公孙屏收下木盒,打量了一眼岳珈,并没细问别的什么,吩咐丫头去取笛子来。

“多谢公孙姑娘。”岳珈欣喜不已。

“谢他吧。”公孙屏一甩袖子,坐到椅子上,捧起了茶杯,问薛声道,“胳膊怎么伤了?”

“摔的。”薛声吃着花生,那不光彩的往事不提也罢。

公孙屏善解人意,他不愿说她便不问,喝着茶等丫头送笛子来。

笛子还没送来,倒是有个莽撞的书生闯了进来,扫了一眼屋内三人,径自走向岳珈,质问道:“公孙姑娘,你不是答应要给我吹曲,怎能言而无信?”

岳珈闻言看向公孙屏,公孙屏又看向了薛声,毕竟是因他来了,她才把这书生给晾下的。

“你出了多少银子,双倍赔你。”薛声家底厚,一点也不觉心疼。

可这书生也是不差钱的,铁了心要听公孙屏的曲子,扬着下巴冲薛声说:“别以为有几个阿堵物就了不起,你可知道我表舅是谁?”

薛声一挑眉,他还真不知道。

“当朝驸马爷、怡国公府嫡长孙,宋锴!”

薛声算了算,论起辈份宋锴当喊他一声舅父。

那书生自以为唬住了薛声,得意洋洋朝岳珈说:“公孙姑娘,走,咱们换个地方说话。”以前听人说过,公孙屏样貌普通,今日一见分明是光艳动人,把隔壁春风楼的花魁都压下去了。

“公子认错人了,我不姓公孙。”岳珈解释道。

书生不肯信,以为是她为了骗他离开故意不承认,立时生了几分恼意:“怎么,人人都夸清高的公孙姑娘也是个只认钱银的俗人?”

公孙屏闻言只是笑笑,继续悠闲喝茶,仿佛一切与她无关。

“公子真的认错人了。”岳珈无奈,指向薛声,“不信你问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