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62)
卞夫人早年间卖艺,是过过苦日子的,懂得民间疾苦,可所幸没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过,遇上个比自己还惨的,真是又同情、又好奇。女王也是这些回忆憋在心里久了,遇上听众不吐不快。一屋子女人听得津津有味,叹息连连,这几日一得闲便凑在一处听女王讲她的经历,连甄姬也听住了。
路上见闻聊得差不多了,她们又问你是怎么进的铜鞮侯呀,又是怎么去学的琵琶。女王知道,这一屋子做妾的,连同卞夫人在内,有几个是出身高贵的?要么是歌舞乐姬出身,要么仆妇下人之女,平日里互相攀比,都要端着,特别是卞夫人,作为掌家夫人,越发要庄重,摆出气派来,要不怎么服人呢?因此上不太提及做舞姬的事情,别人更是避讳着。女王是个豁达之人,对没入铜鞮侯家一事,她只当是人生际遇的坎坷、老天给她的试炼,并不为耻,今见问,也不隐瞒;更何况在座的皆是长辈,自己放低姿态,讲一讲这些无妨,况别人也是有分寸的,太尴尬的问题不会问,免得郭氏难堪。郭氏便把这些年的经历,练舞怎么苦,央人找曲子找书得赔多少笑脸,平日里管家婆子又怎么管人,以及家下人等镇日里又有什么什么事情,等等等等,讲得热闹,直说到卞夫人一干人等心坎里去了,皆很有共鸣。于是都放松了心防,把自己心里的感触,借势说了出来,七嘴八舌,聊得痛快。临了还私下里议论纷纷:“可怜啊。也算是大户人家娇生惯养的女孩儿,有什么用?一场战乱下来,还不是跟我们那时候一般,受人使唤?”“是呀,幸得进了咱家门,还得个安稳。”登时对郭氏充满了同情,觉得距离又拉近了。
甄姬亦注意到相处几天下来,跟来的内眷没有不与郭氏混熟的,谁都能跟她嘻嘻哈哈亲热得不得了,而甄姬这么些年了也只能做到与她们见面行礼的点头之交。一个被夸品格不输于她的人比她还受人喜欢,说甄姬没有失落感那是骗人的。于是甄姬暗暗留心,观察郭氏是如何与人相处。她就发现郭氏确实是豁达,一点都不拿捏,敢于自嘲。说到以前在乐坊,吃尽苦受人管,讲述中并不沉湎于苦难,反倒很有苦中作乐的劲头,眉飞色舞,生动诙谐,那样的朝气蓬勃,再自怜自艾的人,听着她的讲述,都忍不住笑出声,觉得心胸开阔起来。还有一点,甄姬留意到,按说郭氏也是很懂得之乎者也、文言辞藻的。每次与自己说话,也是很注意措辞,恭敬文雅。可如今与卞夫人及一众姬妾聊起来,都是用最平实朴素的白话,亲近又自在,一点儿也不咬文嚼字,简直与众女人融为一体,让甄姬都差点忘了郭氏也是自幼饱读诗书的。甄姬暗暗反省,是不是自己平日里过于矜持,曲高和寡,与别人处不到一处去。
郭氏此次跟随出征却是收获颇丰。她出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受到大家欢迎的满足感更是意外收获。更重要的是,她与公子的心更贴近了。远离了邺城那些纷繁复杂的日常俗务,公子倒比平时得闲;营帐又聚得近,不似在家几重庭院。于是几乎每天晚上忙完了,公子便可顺路来看她,问问她今天都做些什么,与大家聊些什么,有什么进展。再跟她讲一讲外面又遇见了什么事。反比在家时亲近。于是每天从黄昏时分,郭氏就翘首盼着今天公子能早点回来,一如在家的妻子盼望早出晚归的丈夫。
这日曹丕回来,挑帘看见郭氏在读书,便问:“读的什么书?”郭氏回头看到他来了,眉开眼笑,说着“没什么,看两页闲书,打发时辰。”站起来迎他,伺候着他洗了手,两个人坐下,郭氏命人上饭菜来,两个人边吃边聊。
郭氏便把白日里的趣事说给曹丕听:“我今儿与三小君坐在一处,说到了各自老家,三小君的陪嫁何丰媳妇,在那说什么阿爸、阿爸,我还疑心,什么罢啊罢的,一问才知道,原来阿爸就是父亲的意思。原来他们江东有些地方是这么称呼父亲的。怪道人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呢。”
“可不是,像咱们这儿,俗语管阿父唤作阿翁,”曹丕道,“我以前还听一个兵士说过,他们家乡唤作‘爹’。”
“啊?这是个什么称呼?”郭氏笑起来,又问道:“这是哪里人啊?‘爹’字怎么写?”
“我忘记是哪里人了。至于怎么写嘛,我还真没深究过。”曹丕摸摸头说。两个人一行说,一行笑。
曹丕忽然觉得很温馨。难得有一个人能够陪在他身边,如同寻常夫妻那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上他出去忙,有她在家打理一切,他就没有后顾之忧;傍晚回来,讲一讲这一天各自遇上了什么新鲜事,说几句家常。有开心事,说出来彼此一笑;有烦难,两个人有商有量共同去承担。没有隔阂,不分彼此。两个人互相陪伴着,支撑着,连过日子都有了奔头。这样的感觉真是让他体验到了极大的幸福感,那是他从来不曾体验过的,那种寻常夫妻般的小日子,看似平淡却暖到心底,让他觉得不再孤单。不似甄姬那般,要做个道德典范,谨慎又犹疑;不似其他姬妾,带着曲意的讨好,或短视,或天真;郭氏让他动荡的心获得安宁,让他放松,自在无比。无需多语,郭氏就明白他的心境。她并不置身事外,而是与他共同面对风雨。有她在身边,他内心那茕茕孑立的苍茫天地间,忽然有了一缕明媚的光芒,就在他身边。郭姬是如此明丽,她看着他,笑靥如花,在那漫天遍野的阴霾里,如此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