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58)
曹丕心说,我母亲还不至于病到如此地步吧,需要天天哭?应该像往常一样,养一养就能好的吧?会好的吧!?你能不能往好处想一想,带给别人一点好情绪?哭有什么用!你这样有点过了吧?左右差人打听消息,都劝甄姬,说夫人病已愈,甄姬不信,说:“往日在家时,夫人犯病,总要拖一段时间才慢慢好转,此次为何如此之快?定是你们哄我。”更担心了,仍旧哭,曹丕实在受不了,眼不见为净,由着她去。
可是呢,屋漏偏逢连夜雨,母亲的事正悬着心呢,前方传来邸报,稍带着四弟子建写给自己的信。曹丕正疑惑不安心在阵前学习,好端端的往回寄什么信呀,心里就有点惴惴的,打开一看,果然,四弟寄诗一首,说他也生病了,但跟随着父亲,豁出性命也愿意,希望兄长保重身体云云,看得曹丕那叫一个凄凉,哪里还坐得住?没得法,干脆出城去北园里逛逛,散散心。
所谓心中有愁看什么都愁,正赶上秋凉天气,树叶渐渐带黄,秋风一起沙沙作响,零星已有枯叶飘落。曹丕本就是诗人情怀,缱绻而敏感,更何况此时满腹心事,见此情此景焉得不悲伤?他目睹过士兵的妻子为丈夫送行时痛哭的凄凉,见识过哀鸿遍野的惨相;他也经历过亲人故交在战祸中死去的悲怆。然而经历过这么多之后,他仍然不能平静地看待这不堪的人世。他想,照说我家已算有福运了,比外头的百姓强千倍,可一家子仍逃不了受这颠沛之苦,日夜担惊受怕。远方的老母诸弟,也不知怎样了。处于这乱世之中,究竟哪里有安身之处?终究谁都不能幸免么?往事已不堪回首,眼前活得辛苦,以后呢?何时是尽头?
思及此,曹丕不由得心中大恸,竟一时呆立在这秋风枯草之间,忡怔良久,才回过神,不由得苦笑,便往回走,胸中无限思绪,便到嘴边,只听他喃喃地念道:
“秋风动兮天气凉,居常不快兮中心伤。出北园兮彷徨,望众慕兮成行。柯条憯兮无色,绿草变兮萎黄。脱微霜兮零落,随风雨兮飞扬。日薄暮兮无悰,思不衰兮愈多。招延伫兮良久,忽踟蹰兮忘家。”
曹丕不似他三弟那般洒脱,亦不似他四弟那般张扬,他背负了太多,承担得太多,这些造就了他内敛的性格;同样被人夸赞文采,他不会像他四弟那般直抒胸臆、狂放不羁,他只会用看似平静的语气,淡淡地诉说生命给予他的一切悲凉。是谁,能懂得他平静背后的波澜,胸中那深不见底的哀伤?
过了几日,母亲回信,说已平复。曹丕心中稍安,但仍有疑虑:不知母亲是果真痊愈了还是稍微好转就说强忍着病痛说好了,免得拖累大家?——他也是知道母亲以前每病必拖一段时日。倒是甄姬看到回信,便欢喜起来,不疑有他。曹丕心下奇怪,怎么以甄姬的聪明,又如此关心母亲,就不怀疑担心吗?不过后来母亲的确恢复了,平安地回来,曹丕也有许多事要处理,哪有心思计较这许多小事,那点疑惑便抛诸脑后了。
第31章 女儿伤心有谁知(八)
日子一天一天流逝,转眼甄姬进了曹家已快十年了。甄姬的日子过的还算安稳。虽说公子与她不若最初那般亲密,也陆续又有几个姬妾进门,说没失落感那是骗人的,不过谁家不是这样?既然要贤惠,就要看淡一些。毕竟她膝下有公子唯一的子嗣,又最是稳重有德,卞夫人对她很认可,公子对她也颇为尊重,任哪个姬妾地位都不可与之相比。因此甄姬还是安心过着她的日子,直到来了这个郭氏。
想到郭氏,甄姬不由得摆弄起手中的簪子。才刚卞夫人见招,叫她与郭姬同上去,原来是得了几个簪子,想着这次出征,两人服侍卞夫人勤谨,赏她们两人。看看,赏她们两个。以前这房里可只有甄姬有这个体面得侍奉卞夫人左右,看看如今,只跟着出征一次,郭姬就得以出头了。
其实第一次见到郭氏之时,甄姬心里就有隐隐地不安。那时候听人禀报,公子带人回来了,叫安排屋子,听得说是什么府里进献的乐坊女子,她还没往心里去。这些年公子身边也不乏什么年轻的、貌美的、能歌善舞的,但无人能够撼动甄姬的地位。
甄姬心里很清楚,像曹府这样的门第,需要的是识大体、顾大局、能掌得上上下下多少繁杂事务的贤内助,这也是公子看重她的缘故。她只要这方面比别人强,并留心提防小人,她与子女的日子,就安稳。说实话就这一帮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不读书不懂道理,净些争风吃醋算计眼前得失的心眼儿,一点也上不得台面,还没有一个足够聪明能做她的对手,如今不过再添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