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186)

作者:金笔帛书

“是呀!这些年多少人说这个了!连这些上等人物他都不放在眼里了,别说我们了!”

“王大户说得对呀,要是以后当官都跟他似的不用举察了,管你出身高低,谁都能去,还不乱了套?”

……

一顿子义愤填膺,替这些乡里的头面家族能不能得到吴质的照拂担忧,好似自己有关一般。

最可气的就是有一个周顺,是吴质的同窗,也是单家。因会奉承,给乡绅家里做个账房,竟不顾同窗之谊,也说:“就那个姓吴的,也不过跟我们一样的人,凭的是什么啊?他祖上跟我祖上一起当过长工呢!如今竟然连个名士都没评上,就当了大官了!也配?!”

吴质想起这些,无奈地笑笑。世上有很多人是这样的,趋炎附势、欺软怕硬,不怨世道不公,不恨世家只手遮天,只怕与自己一样的人能出头,恨不得拽你下来指着你的鼻子说“你也配”,却心安理得于高门世家占尽世间好处,还会说:“人家是什么出身,这是自然。”吴质想了很久,有一天于睡梦中恍然大悟,他们既没有勇气像自己那般不肯卑躬屈膝,也不肯为了改变处境而做出努力和尝试,把出身当做他们麻木不仁的借口,又崇拜权贵,自甘卑微。他们对吴质不仅仅是嫉妒,吴质的存在才凸显了他们的无能。得了,反正现在实行九品中正制了,乡里的意见又有用了,你们就不用担心以后再出一个完全与乡里上层合不来的人了,也该消消气了。

但是吴质理解陛下为何要设这样的人才选拔制度。曹魏一直秉持唯才是举、不论出身。不过过去毕竟势力不那么大,谁觉得自己有才,去自荐即可。可如今陛下掌管着大半个天下,那么多人不可能都让他们跑到京城来自荐。因此设立各级中正,由下到上,逐级考察各地的人才。这样就等于由朝廷的官员在各乡各里主持选拔,刺破了乡里上层的话语权垄断,但是选拔人才也要看他的人品、行为,还是要有乡议,故而这些大族门阀们,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是呀,仅就我这一个吴质不顺乡里的意,就令我们乡的人如此不满,闹得朝野皆知,要是再不让这些乡绅上层说话,绕过他们,再出几个我这样的,这天下也就没法管了。”吴质心想,自嘲地摇摇头。毕竟朝廷要想管理民间,还是要层层依靠这些各地的门阀势力的,因为天下之大,朝廷无法直接管到最底层。

最搞笑的是前番遇到过的洪胖子,从京城回家探亲,带回去的都是什么谣言?说吴质如何狗仗人事、飞扬跋扈。把崔林贬职也算在了吴质的头上。

崔林那件事吴质略有耳闻。这崔林呢,乃崔琰胞弟,拜尚书,出为幽州刺史。这幽州也在河北地界。本来呢,他跟吴质一个文官、一个武将,不相干。但因为吴质背后有天子,自己又手握军权,故而他一到任,地方官都写信笺给他示好,表示欢迎。这也算为官之道、人之常情。偏这崔林是个正直之人,不喜这些人情世故,便没有随大流。偏偏有这么一个多事的人跟崔林的别驾说:“吴中郎将,上所亲重,国之贵臣也。州郡莫不奉笺致敬,而崔使君不与之来往,倘若有日中郎将因你不修边塞而要斩你,使君能护你吗?” 别驾听了担心,便去说给崔林听,但崔林觉得,本来跟边境的胡虏相安无事,忽然修边塞,反倒惊扰他们,让他们产生怀疑,故而一动不如一静。这件事呢,就这么过去了,吴质也并未因此事惩罚那别驾。但偏偏就因为那人多那一句嘴,以后崔林迁官就被人跟吴质联系起来了。

当时崔林被贬去做河间太守的时候,仕途上的人都会纷纷打听他是为了什么,传出来的消息是好像因为不事上司。具体内情不清楚,于是就各种传闻,传来传去就传到吴质头上了。

吴质很郁闷。吴质是军职,崔林是地方文官,这两个不搭着好么?崔林是尚书,隶属于尚书台,尚书令才是他的上司好么?那尚书令桓阶才是考察他功绩、决定他任免的人好么?世人哪管这个,反正大家忌惮他与天子走得近,不知道要把他传得多么飞扬跋扈。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崔林被贬,史书上有两回提及,一次是说他得罪上司被贬,但得罪的是谁没说;一次是说尚书令桓阶贬他。因为前者是紧挨着吴质这件事写的,就有人说是吴质治他,也就是对崔林被贬,这两个记录算两种说法。可是我觉得这两条不矛盾,可以合并算是一种说法,因为桓阶才是崔林的上司,吴质跟他不是一个系统的,吴质就算仗着天子宠信而故意治他,也只能是背后打小报告,不可能用不事上司这种理由贬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