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172)

作者:金笔帛书

因在私室里,没有外人,女王也就偶然这一次不讲规矩,也不行礼,只是坐起来往里让了让,曹丕坐下,女王便笑着问道:“忙完了?”曹丕答应着,又问她:“怎么样?我说叫你放心。你看,这里没大动吧?”女王点点头,笑得甜蜜。

曹丕得意地打量着这屋子,又说道:“哎呀,不知怎的,我一来这里就特别轻松。真想躲在这里,多待几日,什么都不管,清静清静。”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要不然,我也想跟陛下在这里多躲几日清闲。我也是只要一来这里,心里真是轻松不少。可惜~”女王亲昵地环住曹丕,靠在他的肩头,嘟嘟囔囔。

曹丕便道:“我们得闲就来。我想好了,开春就搬几盆迷迭香放在中庭。那枝叶就能满院飘香,等开了花,又香又美。就不移栽了,那东西畏寒,载在地下到了秋冬要冻死的。直接拿花盆摆在那里,还有,咱们在窗台也摆几盆,这样屋里也有香气……”两个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些废话,要是让外人听见,肯定会觉得好没意思,可是他们两个却乐在其中,永远也说不完。

待安顿好了,曹丕又开始了忙碌,二月便有番邦使者前来奉献。定好了他们朝见的日期后,曹丕少不得又暂时回洛阳去。一边忙着这些事情,一办筹划给儿子和兄弟们封王的事宜。果然,三月初一乙丑,立齐公叡为平原王,帝弟鄢陵公彰等十一人皆为王,而且给诸王庶子也封了爵位,独闪下了曹植一家。

为何呢?曹植又被人告了。

毕竟朝堂上封王拜将的也不是帝王一时心血来潮,曹丕考虑这些事情也有些时日了,如何安排也听了朝臣不少意见。只是曹丕事情忙,这事也不急于一时,于是就按部就班先忙更紧急的事情。曹植是有罪之人,前番没有处罚他,只降了他的级别,而当时他的兄弟们被封了公爵。这一回为兄弟们封王,曹丕不可能忽略曹植,但是这次该怎么安排他,曹丕一时犹豫。再加上前番的事情之后,太后就一直记挂着曹植,曹丕倒是听说,曹植回去就下了道令,命人将灌均告他的奏本、三台九府的意见以及陛下的诏书全让人誊写出来放在他的坐隅,日日读了自省。曹丕心想他既然老实了,顺便给他封王也没什么。正寻思间,就收到告曹植的奏本。

不过这次曹植挺冤枉。他这个人,心思单纯,不太防人,对左右没有猜忌,一不小心说过一两句话能找出点茬来,就被人接着由头添油加醋揪着告了御状。这次告他的倒不是监国谒者,而是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写在奏本上的可就严重了,什么大放厥词、什么有不轨之心。听说这事的朝臣都觉得这要是真的可也太过分了。曹丕对曹植还是了解的,对此心中有疑虑,便招他来京觐见,总得听听被告的说法。

陛下不可能因为曹植一个人耽误别人封王拜侯,再说这种消息哪里藏得住,早传出去了。故而别人各自在封地等着领旨封王,曹植他老先生作为嫌犯又踏上了上京城洛阳的路,其内心的百般滋味,无需多言。

曹植到了京都又等了几天,他兄长才有工夫搭理他,曹植便申辩他的冤枉。不过是说了几句家常闲话,提起以前,就被他们告了个对陛下不敬。曹丕听说,也没多大事,便力排众议,免了他的罪。卞太后一看没事了,便留他住了几日,享一享天伦之乐。再加上曹丕赶着要出巡,便又诫勉了他一番,便打发回去了。

回鄄城的路上,曹植的心情五味杂陈。这一关算是有惊无险的过了。他一方面受人诬告,心有余悸,另一方面又感恩兄长没有听信一面之词,还了他公道。这让他心怀安慰,虽然不可能将这几年的境遇所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不过这不耽误曹植回去的路上心情舒缓了一些。带着这复杂的心情,看着沿途的风景,忽然灵光一闪,又发挥了他张扬而浪漫的想象力。

他路过洛水,看着那波澜壮阔的风景,忽然想起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又想起当年宋玉对楚王说起神女的传说,一时感怀,倘若这洛水的神女为我所遇见,该当如何?

于是,他一时兴起,拿起纸笔,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他心中的故事,便成就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果然夏四月戊申,陛下下旨立鄄城侯植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这个户数在当时的诸王中,不算少的。曹植上表奏谢,后来还下令拆了鄄城的汉武帝殿,并在令中写“汉氏绝业,大魏龙兴”,又是含蓄地称颂了当今一番。曹丕看到他的令时,笑笑叹息着摇摇头。这是后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