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云——曹丕和郭女王的相伴人生路(16)

作者:金笔帛书

于是曹操便将他手下的势力中心渐渐转到邺城,况且袁绍经营邺城多年,邺城已颇具规模且一应俱全,离前线又远,是个理想的安身之所。而许都这边只留下若干心腹日常管理。但是毕竟帝居于此,因此曹操对许都一刻也不肯放松警惕,或有什么大事比方说这次封魏公或行军路过,皆会过来,顺便过问一下许都的日常防备与管理。

这次要将曹操两女送入宫中,虽非正宫皇后,因着曹操显赫,其中各色礼仪不可减慢,如同明媒正娶一般,帝欲派人去邺城下聘,自然从礼物到人员,要精心安排挑选,曹丕五官中郎将之职便是执掌宫廷宿卫,便直奔许都做接应和安排,以防宵小趁机作乱。

说到曹丕这两个要进宫的女弟,一曰曹节,一曰曹宪,原本还有一个,共三个要送进宫去做贵人,只是那一个还小,不到婚配年龄,因此还要在家里养几年。

要送女儿进宫,那曹操也很是下了一番决心。怎么的?曹操向来很疼儿女,原本但凡是有目的的要联姻,都是去把别人家的女儿娶进门,比方说东吴孙家的闺女和降将张绣的女儿;自己家嫁女儿,都是选自己身边或是乡党或是老亲或是亲信,比如夏侯家或是荀彧家的儿子,总之都是自己一派的稳妥人家。虽说贵人的封号仅次于皇后,貌似尊贵无比,然则谁都知道进宫就是个牢笼,况且又是个无权的皇帝,况且又不是正妻。可有什么办法?当年董承的女儿为贵人,董承哪是什么忠君爱国的忠臣?自己的小算盘也是打得啪啪响。可就是因为他女儿在宫中,他就不希望皇帝被曹操辖制,便矫诏跟刘备几个密谋想暗杀曹操。虽然被曹操发现逃过一劫,可是对于外戚,那是严加防范。

看看如今皇帝身边除了伏皇后也没什么像样的人了,可若要选人进去充填后宫,选谁合适?首先必然是要自己人,可他手下谁愿意把自己女儿送进那牢坑去侍奉一个失势的皇帝?挑谁都是得罪人的,更何况挑了谁家谁就成了外戚,难保不站到曹操对立面去。因此,自董贵人死后这么多年,后宫就没添什么人。

如今曹操得封魏公,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公名正言顺地有了自己的封地和一套臣属体系——以前他所有的下属,名义上都是汉朝廷封的官员,尽管皆以曹丞相马首是瞻,但名义上与他只不过是上下属的同僚而已,而如今,他可以魏公名义而非汉朝廷名义为魏国招贤纳士,忠于自己,因此尽心经营邺城去了。

况初封魏公,有许多大事要办:一是要组建魏国的官员系统,设立丞相到将军等等文武百官;二是要立宗庙、起宫室。事情纷繁杂芜,哪有那许多精力再顾及许都?然而魏公操乃非常警醒之人,并不能安心弃许都不顾,尽管那里皆是自己心腹掌管——当年董承密谋之时,许都不也在他掌控之下?那时候他还未迁到邺城呢,不照样差点让董承在眼皮子底下寻着缝隙?再严密的掌控,也不可能一点疏漏也没有,因此绝不可以放松警惕。

而现在最大的漏洞在哪儿?当然是在宫里。外面看得再严,宫闱私室岂能面面俱到?董承之祸不就是与后宫串联?再者让皇帝与伏皇后两个相依为命一条心,也怕再生事端。因此曹操只要眼睛一离开许都,便觉如芒刺在背,不得安宁。思来想去,如今之计,也只有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宫才稳妥:一来可以分伏皇后之宠;二来连后宫都是自己人,省得生变;况如此一来,自己与皇帝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也能安抚陛下的情绪。

想想也是舍不得,这一进宫,就难有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了。可也无有两全之策。现如今得顾全大局。在这乱世中求生存,曹家儿郎也是出生入死,才有了闺阁中的安逸生活,如今用得着她们了,也该承担起来——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想了。幸好送进宫里,也是在我的羽翼之下,不会受为难,曹操这样安慰自己。于是狠下心肠也不计较女儿愿不愿意伤不伤心,这事就定下来。以感谢得封魏公的名义,向皇帝进献三女。

路上不记时日,展眼曹丕一行已来到许都的北门。郭氏悄悄向外望时,只见城门皆有兵士把守,十分肃整。马车直奔相府,只见大门紧闭,门前并无人影,马车并未在大门停留,径直走向西边的角门,有苍头敲敲门,开门的见是曹丕车架,赶忙闪身让进去。一行人进了角门,随从护卫等便退下,只有贴身仆人使女并几个舞姬的车跟随着曹丕车架向东走,路过了直冲相府大门的三间正仪门,曹丕便跟她说道:“这门里即是相府正房,不过我是单独一个院落,还得往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