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带着侍卫逃婚了(24)

作者:百里虽

分明只见其正面金底烫字,凤凰纹路,背部篆体镌刻着公主的封号以及姓名,边角之处也无不彰显着皇家至上的尊贵。

嘉回能放心交给自己,想来也是存了不少的信任在的。

他攥紧着往怀里放去,继而随口问道:“殿下是否还有其他吩咐。”

小太监摇了摇头,道:“大抵是没有了,荷月姑娘只留下了这几句话,交代大人不必赶时间,可在府上短暂歇息几天,便是得了空再回宫也不迟。”

“嗯,我知道了,有劳公公特意相告。”

“诶,那奴才就退下了。”

宴绥等着小太监走远,这才重新回屋,换上一身便服,捏着那块宫牌,缓缓往宫门而去。

近来他也时常噩梦连连,多了些似是而非的古怪记忆,折磨了他许久都不得消停,因状况欠佳,他已有两月都不曾再回过府上。

但今日却不一样了,老太太亲自派人往宫里递话,嘉回又特意差人过来送腰牌,他再胆大,也不敢违背两人的旨意。

否则,御史台便一个折子往圣上面前递去,参他一个不忠不孝,这乃是为人臣和为人子的大忌。

思虑到此,马车已悄然驶入长安城东宣义坊,离宴府高门显然很近了。

宴绥掀帘朝外看了一眼,对着赶车的吩咐道:“绕个路,走侧门。”

“这似乎有点不太符合郎君身份。”赶车人有些犹豫道。

“有什么身份不身份的,如今我还是告假出的宫,更是不能太过于招摇。”宴绥回道。

“那便听郎君的。”赶车人鞭子一甩,调转车头往巷尾而去。

宴绥步下马车,缓缓入了正院。

宴府,也称宴国公府,乃是先帝为嘉奖镇守边关数年,屡次大破西凉,捍卫大梁疆土的宴绥祖父而设。

国公赐爵位,按世袭制,不同于王府和郡府等皇家显贵,但在长安城一众高门望族中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豪门世家。

宴老夫人孕育两子一女,长房宴凛,其妻韩氏;二房宴询,其妻文氏;还有一位小姑姑宴禾,不过早已外嫁。

长房从武,宴绥父亲早年间从已故的老国公手里继承了国公府的爵位后,便一直留在边关,镇守大梁疆域,直至每三年返京述职时才回家待上半月,对于家族之事关心甚少,以至于所有生活重担全部压在宴绥母亲身上。

二房尚文,宴绥二叔在朝为官,就任于门下省正四品左谏议大夫,掌谏诤得失,为官清廉刚正,隶属于朝野顶顶有名的中立一派,效忠天子,不参与任何皇子党派纷争。

宴绥的两位弟妹,二房长子宴行测,就读于国子监,欲行科举入仕之路;次女宴行语,尚不足十六,还待字闺中。

至于小姑姑宴禾,已于四年前远嫁至西南,便是如今的宴绥也不曾见过她的面,所以知之甚少。

第十二章

而幼时的宴绥则深受父亲教诲,三岁学文,五岁习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此都不曾间断。

他作为长子,自然得在父亲百年之后继承府中爵位,若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那无异于是将多年荣誉拱手让人。

但好在原身本就聪慧过人,不仅文中学识破万卷,武力也远高于普通世家子弟。

八年前的那场武试,他能于众人之中突出重围,成功入选公主随侍,不但破除了世人对宴国公府的猜忌,还证明了自己少年惊才的能力。

这也使得进宫后的宴绥愈发的顺风顺水,上书房做公主陪读,校苑里与内侍过招,前有东宫太子结交为友,后有家族子弟加官进禄。

长安百姓都说这是老天爷都要上赶着喂饭吃的程度,便是再经历两朝也难得找出如此的奇才。

可就是如此天降紫微星的宴家郎君,也终究难逃家族命运的桎梏,宴府早就不复从前,所谓盛极而衰,想来便是这个道理。

此刻的宴绥也不知是为祖辈感到惋惜,还是为自己的走运而感到庆幸。

他只能加快脚下的步伐,顺着熟悉的路径,往老夫人的房中走去。

宴绥还没走进门,就能听见里头低声闲聊的声音,等他再踏进屋,声音便又戛然而止。

宴老夫人,长房的韩氏,二房的文氏和三妹宴行语,还有一众丫鬟婆子,皆停下嘴边的交谈,侧头朝他望来。

他稳了稳心神,几步上前,笑道:“孙儿来给祖母请安,不知祖母近日来身子可好?”

宴老夫人自打他进屋时,眉眼间的笑意就没断过,还不等人把话说完,忙把人唤到身前,道:“汤药天天往房里端,还时不时有宫里的太医过来,便是没病都得折腾出病来。”

这股子神似童稚一般的抱怨语调,引得屋内的众人瞬间哄笑开来。

上一篇:大长公主不嫁了 下一篇:明镜花月

同类小说推荐: